陳亮

英語作為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語言學科,對于使用者的聽說讀寫譯技能均有著不同的要求,社會各經濟企業和生產領域也不斷分化出行業英語特有的語言使用特征和翻譯使用方式。如何進一步優化植物保護英語專業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以及教學目標等,受到植物保護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學界也陸續出版了一系列關于植保行業英語的文體特征和翻譯思維的參考書籍,以期在提高我國植物保護專業教學水平和植物保護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有效策略。
《植物保護專業英語(第二版)》是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作者為何月秋和尹新明老師。作為研究植保行業英語的文體特征和翻譯應用的學術著作,本書基于現代高校課程優化視角,對現代高校植保專業教學難點和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厘清,并結合現實教學實際案例做了多維度的理論探究和實踐總結。作者有著多年從事植物保護和英語翻譯的研究經驗,并結合自身高校一線教學實踐,針對現代大學生群體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特點,編寫了本書的章節框架和具體內容。除此之外,作者在書序部分還對植物保護專業的國內外研究理論進行了概述,并對本書的創作背景、寫作目的、研究團隊以及主要編寫方法等方面做了簡要說明,幫助讀者建立起相對多元和全面的植物保護專業英語認知概念,同時也提升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和角色代入感。此外,本書作為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按照國家最新教育大綱標準要求,嚴格按照計劃60~80個學時進行章節內容和篇幅的編排。為了保障全書的理論時效性,作者在選材期間閱讀和積累了國外植物保護核心期刊、專業書籍以及電子文稿等教材資訊,并在實際的援引過程中對所選材料進行了后期刪減和精縮,對于原著中的個別語法和翻譯錯誤做了及時修訂,整體可讀性較強。由于植物保護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因此作者在編著過程中廣泛搜集了植物病理學、昆蟲學以及植物病蟲害防治學等方面的內容,并按照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編排原則,對病蟲草鼠、生物防治、植物保護以及綜合治理等方面的知識進行了綜合討論。讀者可以根據自身學習進度,逐步學習各章節的基礎知識和重點理論,結合章節所給出問題、章節內容、固定單詞及詞組表達、注釋以及專項思考模塊,及時總結和補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植物保護專業作為高校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預防植物病蟲害、促進農作物豐產豐收、構建良性農業生態格局等方面意義深遠。在生物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防范植物病蟲草鼠害、提高現代植物保護技術和科研水平,關乎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繞不開的學術科研課題。
高等農業院校都圍繞植物保護設立了相關課程和教學體系,旨在通過系統化的植物保護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培訓,為植物保護領域輸送更多復合型人才隊伍。植保專業英語的課程設置可以幫助植保專業學生和植保科技人員掌握植保專業英語詞匯,專業用語以及專業表達習慣,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國外先進的植保理念和植保技術方法,同時還可提升植保專業技術人員與國外同行的交流能力。《植物保護專業英語》一書總共編排了30個單元,對植物常見病蟲害、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生物防治、農藥的有效利用以及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歷史發展進行了詳細闡述,不僅為植物保護專業和英語翻譯專業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參考,還為植物保護領域相關從業者提供了可借鑒的實際案例。
高校在開展植物保護專業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積極引入和加強植物保護專業英語相關理論教學和實踐培訓。全書聚焦專業英語教學實踐提升,根據植物保護專業英語教學大綱要求,按照30個單元教學課時標準,對植保專業中的常見病蟲害、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嚙齒類動物、生物防治以及植物病理學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從文章內容方面來看,書中材料全部取材于國外權威性英語專業著作、知名期刊以及互聯網中植保研究論文等,并結合了作者多年的實踐教學和科研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全書內容詳實、題材新穎,整體系統性較強。作者還在書末部分刊印了大量的植保專業英語詞匯供讀者學習查詢使用,按照首字母順序進行編排,整體可操作性和實用性較強。除此之外,全書不僅僅局限于對植保專業學生英語專業詞匯和翻譯的培訓提升,更注重通過章節閱讀指引和翻譯培訓,培養讀者養成自主學習和獨立發展的學習意識,提高對植保外文文獻,學術報告以及專著期刊的理解能力,掌握通過英語等外語媒介獲得知識的學習技能。從結構布局方面來看,全書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內容循序漸進,整體思路較為清晰。全書單元可按照討論內容和難易程度劃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其中第一個部分主要是講解植物保護專業英語基礎類知識,專業英語在詞匯、語句段落以及修辭等方面與基礎英語的異同點,讓學生對植保專業英語有一定的了解,清楚地認識到專業英語的學習重要性。隨后作者結合英語專業著作中的閱讀材料,依次對專業英語的字詞、語句等翻譯技巧進行了闡述分析,拓展了讀者的知識外延和專業外語興趣。中間部分主要是培養讀者的寫作能力,設置了對應章節,讓讀者在閱讀植保類科技論文后,利用所學的專業英語綜合技巧來進行復述總結。最后作者對植保專業外文電子數據庫和電子期刊網站進行了系統梳理,并對部分英文科技文獻的檢索方法做了介紹。全書語言通俗易懂,取材廣泛,專業詞匯豐富,整體適應性和針對性較強,與現代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的自學能力養成、素質教育理念十分契合。
作為植保行業英語的文體特征和翻譯應用的重要參考書籍,本書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的充分結合,整體具有較強的學術參考價值和實踐借鑒意義。相較于其他同類書籍,本書具有以下鮮明特點:一是作為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作者嚴格按照教育大綱要求,旨在通過固定課時安排來培養學生的植物保護和英語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文中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不僅對主要作物病蟲害、雜草、生物防治、農藥利用以及病蟲害綜合治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并結合學術前沿課題,對植物保護專業英語教學實踐路徑進行了有關探索,實用性凸顯,對植物保護專業教育團隊來說受益匪淺。二是全書內容詳實,編排緊湊。作者總共采用了30個單元結構,并按照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讓讀者能夠更加輕松地學習和掌握植物保護專業英語知識。此外,作者還在文末部分依照字母順序給出了全書的重點難點詞匯對照表,并給出了詳細的注釋和解析,便于讀者閱讀時查找。綜上所述,全書不僅可以作為廣大英語師范專業、植物保護專業等師生的教材使用,也十分適合其他英語愛好者閱讀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