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野
摘 要:公路橋梁工程作為基礎性工程,是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由于存在較多影響因素,工程施工會對周邊環境帶來較大損害,難以滿足現階段的綠色環保理念要求。為此,在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就有必要融入綠色施工內容,選用合理的施工技術,以凸顯其綠色環保性能,優化總體建設效果。
關鍵詞:綠色施工;公路橋梁工程;應用技術
綠色施工要求在工程作業中從綠色環保、節能降耗角度展開分析探討,合理應用綠色節能技術開展施工作業。將其應用到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可降低污染量,緩解工程作業對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在保障公路工程質量的基礎上,達到綠色節能目標,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 綠色施工概述
綠色施工是在環境保護理念基礎上開展的施工活動,通過對資源、能源的科學管控,降低施工中污染物產量,減小污染系數。在綠色施工影響下,施工方案設計將環保內容融入其中,做到工程與環保的協調處理。公路橋梁作為我國基礎建設項目也是關鍵項目,融合綠色施工內容已成為必然,從而保護周邊環境,穩定生態系統,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同發展。
2 綠色施工的作用
現如今,人們對環保的重視力度有所加大,但每個人對環保的理解是不同的,這其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偏差或直接忽略的情況。為此,我國需逐漸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力求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積極的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
公路橋梁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環保意識不斷提升的當下,對于公路橋梁環保性能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將綠色施工融入到公路橋梁建設中,成為人們考量的重點內容[1]。綠色施工堅持以綠色環保理念看待工程建設活動,要求建筑材料、施工技術等符合環保要求,避免工程建設中垃圾廢物的產生,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另外,綠色施工在公路橋梁工程中的落實,加大了工程管理和防護力度,降低了施工對現場及周邊環境的威脅,及時處理了存在的廢水廢物,解決了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而減少了自然資源浪費,提高了工程建設質量。綠色施工的前提是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資源的科學配置,保護現場環境,降低危險系數,達到長遠發展目標。在公路橋梁工程中融入綠色施工概念,不僅可解決以往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削弱施工的危險性,還能發揮出施工技術最大效用,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進步。
3 綠色施工背景下公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應用技術
3.1 節能技術
綠色施工背景下,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應開展資源能源的科學管理,采用合理的節能技術,實現資源能源的科學配置和劃分,且注重每個環節資源能源使用情況的監督,以此規劃公路橋梁建設中現有的資源能源,降低消耗量,達到綠色目標。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注重材料的科學把控,按照項目內容及操作要求,對材料用量實行合理規劃,編制清晰的材料用量清單,減少材料因不規范操作或其他原因導致的損耗問題,控制材料成本,實現資源能源的有效節約(如圖1)。
在施工過程中,還應有節制的利用水資源,嚴格監督施工中廢水的科學處理,優先選用高節能、高環保的綠色施工機械設備及低耗能的施工工藝。此外,在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對于所需電能也應該展開科學控制和管理,按照生活生產及辦公需求確定用電指標,做好電量監測與匯總核算,從而規避電能浪費,達到節能目標。
3.2 污染控制技術
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常見的污染問題以光污染和噪聲污染為主,并對周邊環境及人們健康安全有著嚴重影響。在綠色施工背景下,需采用合理的污染控制技術,實現光污染和噪聲污染的防控,降低污染問題出現的可能。公路橋梁施工復雜性較強,涉及專業知識及項目較為繁雜,但工程建設時間短,因此在實際作業中,經常會存在追趕工期的情況,如此就導致夜間施工的產生,并引起了強光和噪聲問題,這對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及健康造成了干擾,會激化施工團隊與居民間的矛盾。
為促進光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施工隊伍應提前張貼告示,讓周圍居民了解工程項目夜間施工強光照時間,以獲取周圍居民的理解。施工單位還可以在施工場地布設擋光板,盡可能控制夜間施工的光照強度[2]。
另外,由于公路橋梁工程規模較大,施工現場會存在較多大型機械設備,一些區域施工中還會存在爆破裝置,這些設備裝置使用中,會產生大量的噪音污染,不僅對現場作業人員有所影響,還會對周邊環境構成威脅。為此,工程建設及管理人員應開展科學分析和探討,針對存在的噪聲污染,給予合理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噪音分貝,保護施工環境。筆者結合自身經驗,針對這一情況給出如下措施方案:
首先,在大型機械設備選擇上,以低頻率、噪音小的設備為主;其次,科學選擇施工技術,嚴格把控工藝流程,在特殊區域設置防護結構,降低噪音擴散的可能;再次,合理安排施工作業內容,禁止噪音較大項目在夜間施工;最后,設置隔音墻結構,縮小噪音傳播范圍,縮減噪音傳播速率和波長。
3.3 環境保護技術
一是生態環境勘測技術。在公路橋梁工程建設前,需對工程所在地區的生態環境加以勘查和測量,準確了解區域自然資源儲量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對生態薄弱地區予以詳細標注和分析,完善施工方案內容,合理控制區域生態環境,做到資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工程建設帶來的破壞和影響。同時還可引進先進的綠色施工技術,將其應用到公路橋梁建設中,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例如,日本相關法令要求公路橋梁施工單位對當地生態環境狀態進行施工前勘察,包括施工地包含的草場面積、數目種類及數量等。若施工結束后發現原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或污染,則必須按照原有規模實施補種,高效處理污染物,以最大限度地恢復破壞區域的植被。
二是化學品的科學管控。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受到地形地質條件的影響,施工中會使用到一些化學藥品,如果不能對這些化學藥品加以有效管理,很容易因化學藥品沉積或外流,導致周邊環境污染,造成生態不平衡。在化學藥品管理中,管理人員應提出隔離防護措施,避免藥水或有毒物質滲入土壤或水源中;再者,展開現場監測工作,對于化學藥品的使用情況加以準確掌控,并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化學藥品滲入的可能[3]。除此之外,相關人員必須按照相關管理技術的規定及要求開展管理工作,單獨設置相關藥品的存儲空間,與水隔離開,全面掌控存儲空間的溫濕度,以防發生化學反應滲入土中,造成危險和不必要的損失,污染到地下水。
三是土壤保護技術。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由于線路較長,施工中很可能會對周邊實物帶來影響和破壞,其中以地表裸露,土層破壞等最為常見。針對這一問題,施工單位需要落實土壤保護技術,對周邊沿線區域實施科學保護和處理,削弱工程破壞力度,減少資源損耗。常見的保護方式有,植物種植,如灌木、草皮的栽植,恢復周邊環境綠色狀態,并借助這些植物自身性能,完成土壤保護,確保生態系統的平衡性。
3.4 揚塵控制技術
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揚塵是最為常見的污染問題,揚塵過多的堆積在空氣中不易消散,損害人們的健康狀況,極大地降低了空氣質量。因此在綠色施工背景下,公路橋梁工程建設要做好揚塵的有效處理。具體措施有:
一是擋風墻科學設置(如圖2)。擋風墻是揚塵控制中效果較好的一種措施和手段,且擋風墻施工較為簡單,靈活性高,可隨時進行移動,不會占用較大的環境空間,促進施工作業的順利進行。不過在擋風墻設置中,要實行堆料起塵率的準確計算,根據這一參數指標,對擋風墻尺寸、厚度等加以科學規劃,以確保其性能的發揮。將該方面的參數應用到公式計算中,合理計算擋風墻的面積,滿足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的需求。擋風墻計算公式為:
Q=a(VV0)
公式中,Q-堆料起塵率;V-當時的風速,單位為(m/s);V0-起塵風速,單位為(m/s);a-粉塵力度分布的系數。
二是抑塵劑和噴水。抑塵劑和噴水是公路橋梁施工現場最常使用的降塵措施,主要是對可能引起揚塵污染的區域或設備實施抑塵劑或水的噴灑,以此增加揚塵比重,使其墜落在地面上,避免漂浮,改善施工現場環境。抑塵劑和水的噴灑具有靈活性和便利性特征,不會受到任何因素的限制,也不會對周邊環境帶來其他威脅,是目前較為推廣的一種除塵方式。
4 結束語
綠色施工背景下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相關技術的應用應圍繞綠色環保、節能降耗基本要求,科學選擇綠色材料、綠色設備及綠色技術,以此達到公路橋梁建設目標,削弱工程建設對周邊環境構成的威脅,確保兩者關系的平衡,最終推動現代環保型城市的前行。
參考文獻:
[1]龍梅.綠色施工背景下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城市建筑,2020(26):160-161.
[2]李彥.綠色施工背景下公路橋梁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9(12):156-157.
[3]閆秋菊.道路橋梁工程中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J].磚瓦世界,2019(2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