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辜負市場的普遍樂觀預期,4月16日,中國經濟今年“一季報”出爐,以高達24.93億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同比上漲18.3%。即便是剔除去年基數低的影響后,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仍增長10.3%。
這一靚麗的開年數據,再次印證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與活力。而隨著國內市場的加快恢復,多家服裝上市公司2021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也紛紛超預期。
其中,安踏體育旗下各品牌2021年一季度銷售增長達40%以上,最高增幅甚至可達115%~120%,與2019年同期相比亦有雙位數增長;特步2021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也有大幅提升,品牌在內地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約55%;2020年實現營收和凈利雙增的李寧,在2021年一季度繼續發力,實現線下渠道銷售增長80%~90%;利郎在2021年一季度的零售額已超過去年同期3成以上;歌力思也表示,2021年一季度企業經營獲得較好的恢復,實現營收5.36億元,同比增長30.61%,其中主品牌歌力思服裝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8%;美邦服飾預計2021年一季度實現盈利0.88億元~1.32億元,同比增長140%~160%;安奈兒在2021年一季度市場銷售恢復明顯,預計一季度盈利0.4億元~0.45億元,同比增長4 403.85%~4 941.83%;七匹狼2021年一季度經營狀況明顯改善,預計一季度盈利0.56億元~0.73億元,同比增長233.17%~273.12%;森馬服飾預計2021年一季度盈利3.2億元~3.8億元,同比增長1 730.4%~2 073.6%;報喜鳥的市場銷售同樣逐步恢復常態,2021年一季度預計盈利1.63億元~1.95億元,同比增長150%~200%……
記者注意到,為扭轉實體銷售下滑,向電商發力成為服裝企業們的一致動作。在新消費變革倒逼下,服裝企業線上與線下渠道加速融合,帶動線上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文|Yoyo)

>>2020年4月8日,隨著武漢的“解封”重啟,武漢三鎮重新回歸正常秩序和生活,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推進。時隔一年后,全國的目光再度聚焦武漢。如今的武漢在經濟復蘇下,處處顯得生機勃勃。圖為4月12日,在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舉行的畢業作品發布會上,其形象設計班畢業生帶來主題為“重啟”的開場首秀,而作品的設計靈感正是來源于時尚產業的復蘇與重啟。
4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相較1月上調0.5個百分點,并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4%。
IMF預測,2021年發達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5.1%(相較1月的預測上調0.8個百分點,以下同),其中美國經濟將增長6.4%(上調0.6個百分點)、日本經濟將增長3.3%(上調0.2個百分點)、英國經濟將增長5.3%(上調0.8個百分點)、歐元區經濟將增長4.4%(上調0.2個百分點);2021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GDP將增長6.7%(上調0.4個百分點),其中東盟五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將增長4.9%(下調0.3個百分點),印度經濟將增長12.5%(上調1個百分點),南非經濟將增長3.1%(上調0.3個百分點),中國經濟將增長8.4%(上調0.3個百分點)。
當前,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主要特征。在4月25日舉行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年)》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為38.6%;數字經濟增速達到GDP增速3倍以上。地方上,已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上海等13個省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北京、上海數字經濟GDP占比超過50%。
國家發改委、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等相關負責人齊發聲,圍繞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數字經濟釋放了密集利好,包括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機制、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骨干龍頭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等。

>>4月13日,在江蘇蘇州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女足亞洲區預選賽附加賽第二回合的比賽中,中國隊通過加時賽以2比2戰平韓國隊,從而以總比分4比3勝出,晉級東京奧運會。這一賽事結果也引發全國人民的極大關注,截至4月17日,“中國女足晉級東京奧運會”相關話題閱讀量達36.9億次,視頻播放達1.82億次。
伴隨著注冊制的全面推進,我國IPO發行進一步市場化,這一戰略機遇期無疑為紡織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新引擎。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簡稱“中國紡聯”)發文向全行業征集“2021—2022年度紡織行業重點培育擬上市企業名單”。據悉,中國紡聯自2018年開展該項工作以來,在培育和推動、推薦企業IPO過程中,已協助12家企業實現上市,8家在會或過會。
據悉,中國紡聯在匯總符合條件的企業信息后,將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評審,最終確定行業重點培育擬上市企業名單向社會公布,并配合工信部等部門向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擇優推薦。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我國境內外上市企業達145家,同比上升79%;總融資額2 045.66億元,同比上升124.6%。
近日,英國品牌咨詢機構Brand Finance公布“2021年全球最具價值服飾品牌50強”榜單。從榜單來看,受疫情影響,2021年上榜的50個服飾品牌總價值同比下滑8%,由2020年的3 019億美元降至2 764億美元。
不過,運動服飾品牌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平均品牌價值增幅達9%。其中,運動服飾品牌安踏由2020年的第18位升至2021年的第17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品牌。其旗下品牌斐樂上升勢頭迅猛,品牌價值同比增長68.4%至27億美元,排名較2020年上升17位,名列第33位。此外,羽絨服品牌波司登首次上榜,排名第50位。
電商平臺天貓日前宣布,從4月19日起推行試運營期,降低商戶開店門檻。據悉,這是天貓創立以來在商家開店規則方面的重大變革。根據天貓官網發布的“天貓商家入駐規則調整公示”,此舉是為讓商家有更多機會展示其經營能力,更公平有效地遴選出優質的商家來服務消費者。今后,在商家申請試運營成功后,即進入到天貓試運營期,試運營期的店鋪與正常店鋪無差異,但試運營期最長210天,商家在通過6個維度的考核后,即可正式開天貓店。“簡化書面的資質審核,而以商家的實際運營能力作為商家開天貓店的標準,既降低了開店門檻,也讓商家更容易開店。”天貓有關負責人表示,天貓試運營期先從美妝、母嬰等4個行業開始試點,包括美容護膚、童裝、嬰兒裝、親子裝等多個類目。

>>4月15日,會期10天的第129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開幕。本屆廣交會繼續“云上”舉行,按16大類商品設50個展區。據悉,參展企業上傳產品超過270萬件,較上屆總量增加23萬件,創歷史新高。圖為廣州紡織工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運用綠幕進行廣交會直播。

>>進入4月以來,柬埔寨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確診病例連日激增。為應對疫情,柬埔寨已關閉全國的學校、體育場、博物館、電影院等公共場所,首都金邊和干丹省的達克茂市則從4月15日起“封城”兩周。圖為柬埔寨金邊獨立紀念碑附近的街道空空蕩蕩。受此影響,申洲國際4月16日公告稱,暫停企業在柬埔寨生產基地的運營。
在美國新一輪疫情紓困刺激計劃實施后的一個月,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大幅攀升。4月15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美國零售銷售環比上升9.8%,在經歷2月零售銷售環比下降2.7%之后實現反彈,創下2020年5月以來的最大漲幅。而隨著經濟重新開放,體育、服裝、食品、汽車等商品零售額均出現激增。同期,美國勞工部也表示,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出現下降。據統計,截至4月10日,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降至57.6萬人,創下2020年3月14日以來新低。
近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在產品上添加‘碳排放分數’標簽”的修正法案,并且將先在紡織服裝行業試行。該法案的目的是清楚告知消費者,相關產品在原料生產、產品制作、包裝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同時敦促品牌和生產商采取符合環保要求的措施。根據法國生態轉型與團結部公布的數據,每生產一件T恤平均需消耗2 700升水,可供淋浴70次;每生產一條牛仔褲平均需消耗11 000升水,可供淋浴285次。
據越南工商部的統計,2021年一季度越南紡織成品出口7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纖維及紡織紗線出口增長31%;帆布及工業用面料出口增長8.8%。此前,越南證券公司Vndirect曾表示,隨著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越南紡織主要出口市場的經濟復蘇,越南紡織品出口額也將逐步恢復增長。其預測,2021年二季度越南紡織業出口有望較2020年同期增長8.4%。據悉,2021年越南紡織服裝業計劃出口額達390億美元。
2021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3.4%,拉動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1.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2021年一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4.5%,拉動GDP增長4.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2.2%,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4%,兩年平均增長6.8%;經季節調整,2021年一季度環比增長2.01%,略高于2020年四季度水平。
2021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651億美元,同比增長44%(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34%),低于全國貨物出口貿易增速5.3個百分點,較2019年一季度(疫情前同期水平)出口額增長15.6%。其中,紡織品出口318.1億美元,同比增長40.3%(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30.6%);服裝出口333億美元,同比增長47.7%(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37.5%)。
2021年3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全球出口189.3億美元,同比增長22.8%(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13.4%)。其中,紡織品出口96.7億美元,同比增長8.6%(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0.3%);服裝出口92.5億美元,同比增長42.3%(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31.4%)。

>>4月12日晚,法國奢侈品品牌迪奧在上海發布2021年秋季成衣系列,這是迪奧首次為秋季成衣系列單獨舉辦線下時裝秀,也是其今年在中國舉辦的第一場大型公眾活動。作為品牌創始人克里斯汀·迪奧標志性的作品之一,豹紋印花夾克在2021年秋季成衣系列中大放異彩。
“我們需要客觀地認識到,中華服飾文化的復興是傳承中的當代創新與重塑,不是簡單的概念和形式上的復古與回歸,也絕不是符號化的復制,而是新時代中國人精神與風貌的展現。一方面,讓傳統服飾文化和當今時代構建起文化的歷史映射和呼應,形成與當代生活方式和審美價值的共鳴,達到形與神、美與用的和諧統一;另一方面,需要以開放的胸懷與視野,‘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形成以中華優秀文化底蘊為支撐的時尚語境和精神氣質,并且不失對全球時尚發展具有當代意義的態度、表述和回答,體現出對當代時尚的驅動、創造和貢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近日出席“何衣中國”新中裝價值論壇活動時表示,站在歷史發展的關鍵節點,我們要以文化自信的力量去重塑東方文化內涵和生活美學,打造中國特色、世界影響、時代特征的時尚生態,提升中國時尚文化的創造力、創新力、影響力。這不僅是產業價值創造的重要支撐,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產業使命所在。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意味著科技被擺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數學家袁亞湘日前表示,以往,我國的一些科技發展過于依靠西方,產生了現在的“卡脖子”等問題。今后,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意味著我們需要做出越來越多的原創性成果。
“如今是‘精眾’時代,這跟以往憑一個大品牌就能將營收做到100億元的時代完全不同,現在需要做10個品牌,每一個品牌的產品都要努力打造成爆款,合力才能做到100億元。”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周宏騏認為,一個品牌能夠“橫空出世”,一定是掌握了商業的“框架要素”,并抓住新時代的“環境要素”,才能成為這個時代“風口”的“弄潮兒”。
“企業如果想做到基業常青,那么,你的存在必須讓周圍的人與生活變得更美好。”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MBA項目副院長李海濤表示,此次疫情讓企業家們前所未有地意識到,企業經營不能僅僅只關注商業本身,若單純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而無視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社會動蕩等問題,企業將無法長久做下去。

明星在時尚傳播鏈條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前段時間,美國著名歌星蕾哈娜在街拍中頻繁穿著二手古董服飾(Vintage)引起時尚界和消費者的關注。其整套造型并不因為采用Vintage單品而顯得過時,反而極具當代感,這種巧妙的造型技巧也成為社交媒體上熱議的焦點。
就時尚影響力而言,人們很難找到能與蕾哈娜比肩的明星。目前,她在社交平臺照片墻的粉絲已超過9 300萬人。憑借極具特色的個人造型,以及對時尚的多維度深度參與,蕾哈娜已成為大眾心目中的時尚風向標之一。而她對Vintage服飾的青睞,可謂是將這種時尚趨勢抬升了一個高度,把Vintage文化從時裝愛好者的小眾圈層帶入廣闊的大眾市場。在互聯網時代,價值鏈條已經被嚴密地串了起來,明星的一舉一動真實地影響著市場。

4月8日,時尚跨境電商公司SHEIN通過旗下供應鏈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宣布,高端品牌SHEIN Premium正式更名為MOTF,將上線獨立網站,向中高端時尚服飾消費市場進軍,并發布MOTF的供應鏈招商計劃。
一直以來,SHEIN實現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是開發出一套模仿者難以復制的復雜供應鏈信息系統,其特點是針對不同的供應鏈環節有不同的信息系統。目前,SHEIN已經擁有300多家成衣供應商,還培養了至少100家面輔料供應商。近年來,SHEIN不斷拓寬銷售品類,并對部分系列商品進行獨立運作,其底氣正是成熟的供應鏈生態。一位了解SHEIN供應鏈運作的供應鏈專家此前曾表示,“SHEIN其實是想做外貿界的淘寶。”如今,隨著SHEIN不斷拓寬品類并上線多個品牌獨立網站,其距離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近。

過去四年來,運動品牌李寧成功實現了“破舊立新”,年銷售額從89億元一路攀升至145億元,市值也從150億港元增長至1 577億港元。在耀眼的數字背后,是李寧品牌始終執著地追尋屬于自己的“道”和“意”。在高度全球化、市場化的運動服飾市場上,李寧勇于面對激烈的競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中國傳統文化和原創設計持續發聲,并成功實現品牌潮流化和年輕化的轉型升級,這一過程恰好契合了中國年輕一代日益增強的國家榮譽感、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從排斥對立到握手合作,在糾纏多年后,奢侈品與電商網購不再保持距離。4月15日,電商平臺京東發布消息稱,京東奢品為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量身提供了定制合作模式。消費者在京東App里搜索關鍵詞,就可以進入品牌官方小程序。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合作為京東向路易·威登提供技術,而非其入駐到京東平臺。
一直以來,奢侈品品牌的觀點都認為,在電商銷售不符合其調性,但現在卻主動做出改變。對此,締凡鉆石公司副總理歷楊帆分析認為,電商消費固然不符合奢侈品定位,但中國線上消費趨勢正倒逼這些奢侈品品牌不得不放下身段。在中國龐大消費市場的吸引力下,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欲發力中國市場,開展一系列營銷活動,而通過線上與線下聯動,將在展現品牌形象的同時,促進全渠道銷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