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好火。街頭或景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身著漢服;社交媒體,關于漢服的話題熱度持續升溫;電商平臺,漢服銷量節節攀升;資本市場,國風品牌不斷獲得各類投資;專業活動,關于漢服的論壇、走秀、大賽層出不窮……
這一切說明,本來屬于小眾的漢服已經“出圈”。
艾媒咨詢2021年1月30日發布的《2020-2021年中國國潮經濟發展專題研究報告》稱,2020年中國漢服愛好者數量達500多萬人,漢服市場銷售規模高達60多億元。同時,CBNData《2020漢服消費趨勢洞察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天貓上已有1 800萬名漢服消費者和4.15億名潛在消費者。
這不只是服裝時尚的社會現象,本質上更是新時代中國消費者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也是民族文化復興訴求的一個側面,這無疑是值得肯定和發揚;但與此同時,漢服熱的背后也要有冷思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在近期的一次演講中就表示,中華服飾文化的復興,是傳承中的當代創新與重塑,不是簡單的概念和形式上的復古與回歸,也絕不是符號化的復制,而是新時代中國人精神與風貌的展現。
守正創新,立足和尊重傳統文化,同時又要結合現代生活的方式和習慣。追求短暫的經濟效益催生出一大批各類商家,在沒有經過文物考證和專家鑒定的情況下,在產品上使用不恰當的元素。這樣雖然獲得了經濟價值,但是卻極大地損害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對年輕人的傳承教育,而且關于漢服的規范包括形制、生產和穿法等還沒有相關標準,產業本身也亟需更加規范。關于這個問題,在本期雜志的多個欄目都有提及和討論。
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結合的探索,我們也一直在努力。“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作為一個已經成功舉辦十屆的服裝設計類大賽,我們始終堅持以東方文化與現代潮流的結合為設計主線,形成了獨有的賽事品牌IP,目前已成長為國內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服裝設計人才資源型平臺。
十年來,大賽不斷為行業發掘和輸送優秀的新銳設計力量,致力于從設計角度推動中國服裝產業,特別是女裝產業的發展,以及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服飾文化和東方美學的世界傳播。2021年“大浪杯”于4月28日正式啟動,也歡迎更多的優秀設計師加入大賽,用設計共同為中國的時尚文化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