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曲阜學校 張思琪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新課程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被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中,注重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引導與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開展創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數學教學理念,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反饋,及時調整與優化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應該樹立創新教學意識,改變傳統單一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工具、互聯網資源,制作和引入豐富的電子課件與微視頻,采取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微課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豐富的資源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培養創新能力打好基礎。
例如,魯教版七年級上冊的“探索勾股定理”一課,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是:認識勾股定理及應用,能夠熟練運用拼圖法證明勾股定理,熟悉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學會使用面積法證明勾股定理等。結合以上內容,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圖文資料引入實際應用題,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比如:偵查員小李趴在距離東西向公路400米處偵查,此時有敵軍汽車行駛,利用紅外儀器測得相距400米,在10秒后距離是500米,那么敵軍汽車的速度是多少?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認真審題和畫出圖形,根據課前預習列出算式,得出AB2=BC2+AC2,即5002=BC2+4002,然后再根據題意繼續運算,以此導入本課教學。
對于基礎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學習,然后讓相關小組代表上臺試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需要通力合作,尋求更科學的解題方案與講解流程,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魯教版七年級上冊的“探索軸對稱的性質”一課,教學目標是:經歷探索軸對稱性質的過程,要求學生觀察、分析與操作,理解“對應點所連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對于本節課程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留出10分鐘的時間,讓各個小組進行思考與探索,要求小組代表運用圖形講解軸對稱的性質,以此更好地展示探究過程,得出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應該借助具體的題目來落實,教師可以引入相關題型,指導學生先用一種方法解答,然后再思考其他的解題方法。同時,還可以提出一些變式題,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根據當前新課標背景,結合新時期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樹立創新教學意識,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基礎知識,并讓小組代表試講基礎內容,結合一題多解與變式訓練,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