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申
前幾年,我連干了五年的班主任,在這期間,我的管理風格就是倆個字“嚴”“愛”。往屆學生曾說我“老板的眼神能殺死人”。我給他補充說“是殺死人的缺點”。想想這幾年,我的嚴格管理確實“殺”掉不少學生的惡習,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我的愛心教育也贏得了不少學生的感恩與思念。但干班主任給我的感覺是倆詞“累心”“生氣”。別人沒人干,學生不能舍著啊。我干,理由:事越多越難辦,越能提升一個人的能力,越能考驗一個人的智慧。我想再鍛煉一下自己,不過我不想“累心”,更不想“生氣”,最最不想像有些老師說的那樣“干班主任工作得少活十年”。所以這幾天我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一、給學生拉關系套近乎,做他們的“老大”
我問學生說”你們離開家在學里是不是老想找個朋友,找個依靠。煩心的時候給你聊聊天,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幫你,受了氣的時候給你出氣……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朋友,你們的依靠。學習有困難找我,生活有困難找我,受了氣更要找我!“這時突然有個學生說”,你就是我們的老大!“我說:”對,我就是你們的“老大”,既然是“老大”咱就有“老大”的規矩。一、照顧好你們;二、聽我的。同意嗎?學生異口同聲大聲喊:“同意!”我接著補充說:“不過,我不是黑老大,我是紅老大。黑老大行惡,紅老大行善。我是引領你們向善,做好事的。”
我是在學生午休時間接任上崗的,下午晚飯前就有七八名學生找我“老大,我沒碗。“”老大,我沒筷子“我一看,這幾個就是前段時間,朱老師做工作強留在學里就餐的學生。”沒事,包我身上!晚飯準誤不了吃飯。”其實筷子沒有是真的,碗就擱在教室的一個空桌洞里,臟乎乎的,滿是塵土。后來據同學說食堂發下碗來后,他們就沒用過,筷子更沒買,吃飯時,就站那里裝裝樣子,飯后就到小賣鋪買零食吃。我把碗拿回家用洗滌劑,清潔球刷的锃亮,又買了把新筷子。晚飯時給他們拿了過去。他們毫不客氣的拿過去,一個謝字也沒說。不過,這次我看他們吃得很開心。再以后吃飯時我就湊過去和他們聊幾句,時不時的表揚一下,把教育穿插在開玩笑中,一直到今天他們既沒丟過碗筷,也沒偷溜出去補過餐。
二、彎下腰來,做學生的榜樣
學校為了迎接均衡縣驗收,舉校上下師生,齊心協力,緊鑼密鼓的逐步完善學校的各項工作。班主任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帶領學生做好衛生工作。我帶領我班同學,把門窗、玻璃、墻壁、燈棍打掃干凈。教室的地面也用拖把拖得干干凈凈,可是不到一兩節課地面上就滿了,廢紙、小食品袋、口香糖、廢筆芯……應有盡有。我一連說了好多次,沒用。這天學校舉行水平檢測,我班是最后一場(全年級成績最后的)。幾場下來地面慘不忍睹,一連幾場我都督促學生打掃,可是一場過后垃圾又滿了。記得是那天下午第一場過后我還沒來得及讓學生打掃,第二場就開考了,正好校長巡視走進我班,向地面無意識的看了一眼。我當時只覺得臉一陣一陣熱,真有鉆地縫的分。校長走后我立馬拿著笤帚、簸箕把地面上的垃圾打掃了。沒想到奇跡發生了,下場結束后地面上的垃圾明顯減少了。有的同學一見我看地面,就立馬自覺主動的把看到的垃圾拾起。我好高興。彎下腰來,做學生的榜樣比起頻繁的說教管用得多。在以后的除草勞動、班費捐贈、衛生維護等工作中我力爭身先士卒,做好榜樣。辦事效果很好,質量很高。
三、高舉表揚的大旗,讓學生快樂的變乖
在年級組集體學習會上,學習的《讓年輕教師終生受益的8個教育智慧故事》中,“放大學生的利益”和“變罰為賞”這兩個故事給我很大的啟發。特別是“每個平庸無奇的生命中,都儲藏著一座豐碩金礦。只要教師樂意挖掘,肯定可以挖出一個令人驚奇的寶藏”和“轉換了思想角度,就會奇妙地竄改治理的支點”這兩句話讓我深有同感。任職以來我擦亮眼睛,高舉表揚的大旗。及時發現我們班的“文明禮儀之星”“領讀之星”“勤奮標兵”“勞動模范”“早到領軍人物”“創新實踐優秀人物”“新銳人物”“領軍人物”“進取之星”“美德少年”“綜合素養標兵” ……并把他們的名字一一寫在后面黑板上的表揚欄上,登記在素質評定表上,計上相應的積分。幾天下來,班里遲到的現象沒了;罵人的現象少了;勞動偷懶的沒了;不團結告狀的少了;地面上的垃圾少了;課上不守紀的少了;上操隊伍整齊了,口號響亮了;課間學習的多了;學生臉上的笑容多了……我感覺學生像中了魔法一樣變乖了。
大家不妨也舉起表揚的大旗,讓學生快樂的變乖,讓自己也享受一下做班主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