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珊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掌握英語基本語言已然成為日常工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教師如何正確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困生、差生提高學習成績,已經是大部分一線教師的研究課題。文章通過分析學生英語學習情況,以此為提高差生、學困生的及格率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重要性;自覺性;實際策略
英語學科在中國基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但同時也是初中學生薄弱的短板科目之一。特別是個別地區英語教學起步較晚加上教師引導不正確,所以造成學生基礎差、學習方式錯誤等問題,而恰好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整體英語水平。新課標“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為有效提高學生綜合教學水平,教師應根據學生狀況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在教學中掌握英語學習方法以此提高英語及格率。
一、 影響學困生英語成績的重要因素
學困生與差生本質上是具備與普通學生相同的學習能力,相比正常學生他們缺乏的是對英語學習的目標和學習英語的方式。因此要根本地解決差生和學困生及格率的問題,首先要了解此類學生面臨的學習困難。
(一)初中單詞量增加,導致不容易記憶
加強學生詞匯量是學好英語的第一步,小學到初中階段英語單詞詞匯量有明顯的增加,據統計仁愛版初中英語的總詞匯量達到2658個,但根據教材要求的掌握程度來計算,學生實際上只需要熟練掌握其中的1501個就足夠。學生在沒有足夠詞匯量的情況下,無論是對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還是作文都無法取得有效的進步。在目前學業繁重、知識難點堆積的情況下,漫無目的地死記硬背,容易給學困生造成更大的負擔和困擾,因此整合雜亂的教材詞匯,形成系統化的單詞匯總才能有效幫助學困生提高及格率。
(二)語法較枯燥,缺乏學習動力
初中英語語法是學習語法的重要階段,學生初步接觸語法必然會覺得乏味,部分學困生在基礎階段就已經與正常學生拉開差距。在語法學習階段,學生對語法課的興趣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上課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除了梳理出語法板塊,還要采用互動的教學方式深入淺出的方法給學生進行講解。教師要在教學上突破難點,上課應適當穿插調整課堂節奏使學困生不會產生分心和厭學情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三)英語閱讀能力差,考試題型不適應
英語閱讀在英語考試中占非常大的分數比例,是拉分項。很多學困生在閱讀題型失分非常嚴重,主要的問題在于學困生沒有掌握簡單的邏輯問題和答題技巧。中學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很關鍵的,如果不重視就會造成許多不良的閱讀習慣。例如:有的學困生喜歡把整篇文章默讀嚴重浪費考試時間,導致作文沒時間寫。有的沒有做重點詞標記的習慣,答題到一半喜歡復視文章,導致思維斷片等問題。所以糾正學困生答題習慣才是最有效直接提高分數的手段。
(四)聽力基礎差,缺少專項練習
聽力是英語教學最容易忽視的專項領域,因為課堂上時間有限,再加上語言學習本身是枯燥無味的,學生普遍存在聽力水平低下的問題。因此關于聽力方面教師不應該完全遵從教材節奏。教師要利用自習或課間的時間合理地進行聽力專項練習,例如:課間播放英語趣聞等給學生創造多聽多學的機會。
二、 提高學困生成績的重要性
(一)打造良好語言基礎,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提前關注初中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才能有效地解決學困生后續產生的學習困難。針對及格率的問題一線教師一定要有“從源頭杜絕,從基礎抓起”的教學理念,幫助學困生夯實基本知識,保證在考試上提高成績。良好的語言學習基礎一方面堅實的英語基礎有利于幫助學困生培養“舉一反三”的探究精神,能在考試失利的題目上快速地找出錯誤,另一方面扎實的基礎還能夠為后續進一步的成績提升提供巨大的空間。
(二)提高整體英語水平,提高英語學習氛圍
初中學生應該把英語教學當作學習交流的平臺,英語考試有很多技巧,學困生多跟優秀的學生交流收獲他人經驗,縮短自己學習英語所消耗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才能把握住考試及格甚至高分的機會。教師通過傳達互幫互助的教學指導方式,在提高整體學習氛圍的同時,也能減小學生英語的平均水平,在提高整體水平之后,學困生明顯地看到與他人在縮小的差距也是幫助學生提高及格率的方法。差距一旦減小,就會讓學困生成績不合群的心理障礙得到疏通,就會主動積極地參與題型討論和錯題分析,以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樹立單元考試信心,提高英語學習興致
對于輔助學困生和差生來說,短期收獲可見的效益才更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致。相比要求教師改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針對性地提高學生英語考試成績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最大動力。根據調查學生平時的學習規律可以得出,成績相對理想的學生,普遍都有提高成績的空間,成績一直差的學生,信心不足有破罐子破摔的現象。所以樹立單元考試信心,每一次進步都能給予學困生爭取好成績的信心,當然在成績提高的同時教師還要持續跟蹤差生和學困生的成績浮動,杜絕“高開低走”的現象。
三、 提高初中英語成績的實際策略
(一)從基礎抓起,注重高效教學
畢業班的學困生,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前期的基礎學習沒跟上,導致知識點累積。要解決基礎知識就必須重點的抓,但是由于畢業班特殊時期,短時間不可能從頭抓起,所以應該針對性處理。教師把基礎練習放到課后甚至是課間的自習課上,例如:分組教學法,教師首先通過成績要落實學困生基礎,再分析和了解學生失利原因對學困生和普通學生進行分組,再安排具備強項的優秀學生對學困生進行專項指導,遇到難以解釋的題目,教師再施以援助。教師采用具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法,除了“精準扶貧”學困生以外,還能有效地提高全體學生整體的學習水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普通學生自成一組,自習過程中可以相互討論相互學習,而幫助學困生的優等生還能進一步地夯實自己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師除了提高學困生的整體及格率,還可利用團隊學習的教學方式,遵從“先富帶動后富”的高效團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