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綢繆AI時代的失業潮

2021-06-30 02:30:40韓東屏
江漢論壇 2021年1期

摘要:在AI時代,將出現由AI技術運用引發的失業潮問題。這個問題關乎三個層面的思考,即它會是什么樣的失業潮、對之應如何評價和如何應對?由于這些思考既要做事實判斷,也要做價值判斷,而做價值判斷時還會關涉對未來應有社會的設定,這就只能由哲學來予以觀照。這里給出的哲學思考是:AI性失業潮是不可逆的絕對失業潮,同時也是我們所期盼的自由王國即將到來的象征,因而對之根本無須惶恐,更不要加以阻止,而應積極推進。只是在推進過程中,也就是從必然王國加速向自由王國駛入的過程中,要通過縮短工作時間、輪換工作和尊嚴保障金為主的制度安排,來防止社會就業機會的不平等分配和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維護社會公正,從而實現向自由王國的平穩過渡。

關鍵詞:AI時代;AI性失業潮;專職智能機;價值考量;制度安排

中圖分類號:B025.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01-0065-08

AI(人工智能)技術在當代日益廣泛的應用,意味著我們如果不是已在AI時代,就是正在步入AI時代。這個時代會給我們帶來不斷的驚喜,主要體現為生產越來越高效且輕松,生活越來越舒適且便利。但同時也會引出諸多社會問題,而其中一個甚為重大的問題,就是已被人們意識到并廣泛談論的失業潮問題。這個問題需要我們進行三個層面的思考:一是由AI技術導致的AI性失業潮將是何種性質的失業潮?二是我們應當如何評價AI性失業潮?三是我們應當如何應對AI性失業潮?

現在還不知道AI性失業潮究竟會在未來的什么時候發生,但既然遲早會來,那就還是早作綢繆為好。

AI性失業潮問題似乎與以往的失業問題一樣,屬于經濟學或社會學的問題,可是一旦涉及到對它的評價和“應當如何應對”的價值判斷,并且若做這種價值判斷還勢必要以對未來應有社會的設定為依據時,它在整體上就變成了哲學的問題,只能由哲學來進行觀照。確切地說,是要由價值哲學、社會哲學和政治哲學用超驗思辨的哲學方法來對它進行研究。因為科學的經驗實證方法,只能用來研究對象本身的事實或事實問題,卻研究不了由人基于自己的需求所賦予對象的價值以及由此而來的價值問題,自然也研究不了人和社會應當如何的問題①。

因此,以下就AI性失業潮三個層面順序展開的論述,就屬于哲學觀照的綢繆。

一、AI性失業潮是什么性質的失業潮?

在對AI性失業潮將會是什么樣的失業潮的預判中,人們是既有共識,也存在爭議。

人們的普遍共識是:AI性失業潮將導致大量的傳統職業甚至傳統行業消失,因而必須做好應對大面積失業的準備。早在2015年,國際會計業巨頭普華永道發布的研究報告就指出:“未來15年內,英國約有1000萬個工作崗位可能被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取代。到2030年,約有30%的英國職位將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德國為35%,日本為21%,而美國高達38%。另據麥肯錫預測,到2055年全球經濟體的有薪工作中,49%將實現自動化,受影響最大的國家為中國與印度。”② 而最近的相關調查和研究結果是:“在當前傳統行業全部820種職業、2069項業務(工作)中,有710項(約占34.3 %)工作可被機器人替代。”③

在此共識之下,人們的爭議是:AI性失業潮究竟是相對失業潮,還是絕對失業潮?在此問題上,絕大多數討論者都是相對失業潮論者,他們認為,AI性失業潮只是一個時期的大規模失業而不是永久性的大規模失業,隨著新的工作崗位、職業和新的行業的誕生,人們的就業狀況就又會逐漸恢復到常態,并且他們還從多個方面給出了多種論證。而絕對失業潮觀點持有者則不僅非常罕見,而且還是只有觀點而缺乏論證的情況。具體說來,盡管有人指出AI性失業潮與以往不同,“因為人工智能和以前的生產工具有本質的區別”,卻沒有進而告訴我們這種“本質的區別”究竟是怎樣的區別?更沒告訴我們,為什么這種工具方面的本質區別就會使AI性失業潮不同于以往,變成絕對失業潮④?

若依筆者之見,AI性失業潮的確不同于以往,將是不能再回到常態的不可逆的絕對失業潮。并且,這個判斷也是可以得到充分論證的。這種論證可以從相反觀點即相對失業潮觀點的所有論證都不能成立開始說起。

時下人們對AI性失業潮是相對失業潮的各種論證雖多,但概括起來看,在理論上仍然不外乎運用經濟學中早有的兩個套路。

一是運用大衛·李嘉圖的套路,根據其技術進步在取消舊的工作崗位的同時也會創造出新的崗位和新的就業機會之觀點,證明AL性失業潮也是如此。比如,雖然機器翻譯在飛速發展,但翻譯行業的從業者不降反升,因為“越來越先進的翻譯工具反而使從前不能翻、不敢翻的大活兒,變得稀松平常”。又如,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客服“小蜜”雖然淘汰了一座樓的客服話務員,但同時面向各種細分功能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卻成為了國家認可的新職業。從自動駕駛到自動客服,體驗、評測、訓練這些環節都需要大量對需求敏感,又懂得機器的勞動者完成⑤。再如,“無人超市將催生智能物流管理員、智能倉庫揀貨員、數據分析師等職業,而這些職業都將有望成為非常緊缺的新興工種”⑥。因此,“所謂‘技術創新毀滅工作崗位只是一種短期內的局部現象,技術對就業的創造性增長效應遠超其‘創造性破壞效應”⑦。

二是運用薩伊的套路,根據其供給會創造自己的需求,提升生產率會擴大產品需求,進而會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因而不會產生長期的技術性失業之觀點,論證AI性失業潮也不是絕對失業潮。美國當代經濟學家亨利·黑茲利特就為之舉例比喻:如果有位制衣商購買縫紉機后效率提升,他可以裁掉一半的員工。表面看就業流失了一半,但實際情況是也會從其他方面增加就業機會。首先,制衣商因應用機器降低勞動力成本可獲得超額利潤,他無論是把它用于擴大再生產還是增加個人消費,都會增加就業機會。其次,其他制衣商為了市場競爭也會購置機器,這就使競爭加劇,于是制衣行業的產品價格全線下滑,由使用機器節省的成本一部分被轉移到消費者方面,加上衣服越便宜越能刺激消費,于是消費者在衣服上的消費會比以前多,這時整個制衣業所雇傭的勞動力也會多于使用機器之前。最后,由于使用機器,假設一件大衣的價格從150美元降為100美元,購買大衣的消費者就可以將省下的50美元花到其他地方,從而增加了其他行業的就業機會。因此,“機器必然導致失業”乃是一種最頑固的“經濟錯覺”,每當一次工業革命到來,它都會跑出來影響經濟決策⑧。

以上兩種論證,盡管其因果關系說明合乎經濟學原理闡釋的經濟規律,并且也與前三次工業革命即蒸汽機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和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的實際后果相一致,卻已不適用于解釋這次AI技術革命帶來的失業潮問題,因為有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將在這次技術革命中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前三次工業革命,都屬于用技術來增強生產者的體力和腦力,前兩次增強的是體力,第三次增強的是腦力。與之不同,AI技術革命已經創造出了無人超市、無人銀行、無人飯館、無人駕駛、無人倉儲、無人話務等無人的自動工作方式,接著再弄出無人旅館、無人碼頭、無人物流、無人郵政、無人農場、無人工廠、無人醫院之類自動機也不足為奇。不僅如此,AI技術的后續發展目標是要創造出通用人工智能甚至超人人工智能。時下已有的智能機,不論是非人形的智能機,還是人形智能機即智能機器人,如美國的阿爾法狗、埃及的索菲亞、日本的Shibuya Mirai,都還屬于弱人工智能,是基本上只能完成一個單純任務的專用智能機。而通用人工智能則屬于強人工智能,能擁有像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勝任人的任何工作,只是沒有創造能力和自主意識。超人人工智能更勝一籌,屬于超級人工智能,是達到了所謂人工智能技術奇點的人工智能,不僅具備人類的所有能力,包括創造能力和自主意識,而且也比人類的各種能力都更為強大⑨。這就意味著,AI技術革命最終是要創造出可以像人一樣工作甚至比人還厲害的生產者或勞動力。既然如此,所有被它們頂替下崗的人類勞動力,就再也沒有了任何工作崗位可去,因為這時即便是新技術的運用又產生出了新的職業乃至行業,還是可以由通用智能機或超人智能機來承擔。試問那些被相對失業潮論者所設想出來的新職業,即人工智能訓練師、智能物流管理員、智能倉庫揀貨員、數據分析師等等之類,和以“自雇就業、靈活就業等成為主要特征”的新產業以及以陪伴為特征的新行業⑩,哪個不能被通用智能機和超人智能機勝任?正因AI技術革命不再只是對人力的增強,而是能產出可取代人的非人生產者,所以李嘉圖的新技術會產生新就業機會的道理雖然仍是對的,但已不能用來說明AI時代出現的失業潮問題。同樣,薩伊、黑茲利特關于新技術提升生產率會擴大產品需求,繼而會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的解釋也不再好用,因為這時只要再多生產些通用智能機或超人智能機,就能解決新增勞動力的需要問題。

當然會有許多人認為,AI技術將來再怎么發展也創造不出通用人工智能和超人人工智能,AI技術只能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上進行運用,為人類承擔一些簡單的工作,而大量的稍微復雜的工作還是得由人來從事,因而用李嘉圖和薩伊的套路來解釋AI性失業潮不會是絕對失業潮的道理就仍然是有效的。

其實,我也不認為將來不斷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會造出超人人工智能,也不可能在單體機上實現通用人工智能,使之可以勝任任何工作(其理由將另文論述),但我相信將來的AI技術至少會造出比現在已有的專用人工智能更加高級的專職人工智能,它是指能獨立從事和完成一種職業崗位的所有工作的智能機,如制造智能機、種植智能機、養殖智能機、教師智能機、醫生智能機、律師智能機、法官智能機、新聞智能機、工程師智能機、經濟師智能機、公務智能機,家務智能機,等等。事實上,它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由美國科學家開發的高性能機器人FR2,會做多種家務,“被譽為全球第一種能夠完成一系列綜合性操作的智能型全能機器人”{11}。未來真正的專職智能機會以兩種形式出現,即人形智能機的形式和非人形智能機的形式。人形智能機就是智能機器人,非人形智能機則是前面提到的各種自動工作機。專職智能機的種類會隨著AI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當其覆蓋到了所有的行業或絕大多數的行業時,就形成了整體意義即單機集合意義上的通用人工智能,AI技術也在這個意義上達到了強人工智能的水準。

于是,這時社會中仍需要由專人來承擔的職業工作大致就只存在于三個行業之中,這就是專業研究行業、社會管理行業和真人演藝行業,而其他所有工作則都會是不再需要由人來做的狀況。包括還會再出現的新職業或工作,最終也還是會被相應的新的專職智能機承擔。換言之,這時社會中絕大多數的行業對人類勞動力的需求已經不復存在。由于專業研究工作、社會管理工作和真人演藝工作從來都不需要多少人來做,而且這幾個行業的從業者過多反而不容易有工作效率,所以AI技術革命縱然是產生不了超人人工智能和單機通用人工智能,但只要專職智能機器人技術或智能自動化技術不斷發展,AI時代還是必然會出現空前大規模的失業潮,并且是屬于不可逆的絕對失業潮。

至于剩下的那三個行業的工作為什么不能由專職智能機取代,道理在于:專業研究行業包括各個門類的人文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屬于對未知的探索,而所有智能機只能在人類已知的范圍內工作,即根據由人設定的算法和給定的數據做事情;社會管理行業在這時除了包括原有的那些管理內容之外,還新增加了關于專職智能機的設計、生產、分配、使用和維修的管理,這些內容的工作必須由人來從事,因為人是目的而專職智能機是手段,人和人的社會的存續與發展的決策,必須由人自己作出;真人演藝行業包括戲劇、曲藝、歌舞、故事片、電視劇之類的演員表演,這類工作也必須由人來從事,因為人們雖然也可以欣賞智能機器人的表演,但仍會更喜歡看同類的表演,尤其當表演的內容是人的故事時。

二、應當如何評價AI性失業潮?

在確證了AI性失業潮是空前大規模的不可逆的絕對失業潮之后,接下來就需要對它進行價值評估,看其客觀效果對人類社會是何影響,究竟是壞事還是好事,以決定我們是阻止它的發生,還是允許或推進它的出現。

不是說AI性失業潮是不可逆的嗎?這又如何能阻止它的發生?

這不矛盾。說其“不可逆”,是在我們不干涉AI技術的自由發展這個前提下說的,但由于人的技術只能由人發明、設計、操控,其發展也只能是人為的結果,所以只要人類社會做出了不準發展專職智能機的強制性規定,就一定可以阻止AI性失業潮的發生。這就像生殖性克隆人一樣,以人類已有的克隆技術水平早就可以造出來,只因世界各國政府均不允許才沒變成事實。

既然AI性失業潮的確是可以阻止的,我們自然就要考慮究竟要不要阻止它的問題。而對這個問題的決斷方式只能是:如果對它的評估結論是有利于人和社會,則不需阻止;如果對它的評估是不利于人和社會,才需要阻止。

按照時下人們對AI性失業潮的議論情況看,應該是絕大多數的人都視AI性失業潮為令人沮喪、恐慌的壞事或不利之事,否則那種總在想方設法找理由安慰人們說它只是可逆的相對失業潮的聲音,就不會成為社會輿論的主流聲音。而那些為數甚少的認為AI性失業潮是絕對失業潮的學者,也并沒有說它是好事,反而更多地考慮在AI性失業潮來臨之時,社會應該如何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生存生活的問題。實際上,從一直以來經濟學、社會學界和政府都把社會失業率高視為一個需要加以預防和解決的重要社會問題來看,也能知道人們對于AI性失業潮的普遍評估結論一定是“不利”的。

然而在筆者看來,在AI時代由AI技術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絕對失業潮,實在是一個令人高興和振奮的大好事!因為它意味著人類實現由馬克思設想的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渡有了現實的可能性。馬克思的這個設想集中體現在他的《資本論》第3卷的這段話中:

事實上,自由王國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于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像野蠻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維持和再生產自己的生命,必須與自然搏斗一樣,文明人也必須這樣做;而且在一切社會形式中,在一切可能的生產方式中,他都必須這樣做。這個自然必然性的王國會隨著人的發展而擴大,因為需要會擴大;但是,滿足這種需要的生產力同時也會擴大。這個領域內的自由只能是: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一種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但是,這個領域始終是一個必然王國。在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揮,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但是,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12}

在這段話中,所謂“必然王國”,簡單說,就是存在著必要性勞動的社會;所謂“自由王國”就是終止了這種勞動,從而存在于必然王國彼岸的王國,它體現的是“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揮”。而必要性勞動,就是指“為了維持和再生產自己的生命”而必須要進行的物質生產勞動。物質生產一方面必須滿足人的自然需要,另一方面必須以與自然進行物質變換為前提,這就形成了必然王國的“自然必然性”。并且,具有自然必然性的物質生產會隨著人的需要的擴大而擴大。正因為人類永遠不能沒有物質生產,所以自由王國必須以必然王國為基礎。在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躍遷的過程中,首先要消除異化勞動,即由“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它不是勞動者自愿從事的為自己的勞動,而是被強制的為他人的勞動。消除異化勞動的方法,是所有生產者聯合起來,將物質生產“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使之變成為生產者自己的生產。此后,再不斷爭取“靠消耗最小的力量”來進行物質生產,從而逐漸縮短物質生產的時間,不斷擴大自由活動的時間。所以說在這個躍遷過程中,“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

在尚無AI技術的時代,由于人類只能以提升用于增強人的體力和腦力的機器的效率作為縮短工作時間的手段,所以工作日的縮短只能被非常緩慢地推進,自由王國也只是一種關于遙遠未來的憧憬。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每周五天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普遍實施至今,已經延續了70多年未變,而以后何時能變,仍是未知數。不僅如此,在沒有AI技術的條件下,人類更不可能實現整個社會的物質生產的無人化。也就是永遠不能超越必然王國,到達物質生產的彼岸,進入自由王國。

AI時代則迥然不同,由于AI技術的發展最終會生產出取代人類勞動力的各種專職智能機,并且給人類勞動力剩下的三個行業也都不是直接的物質生產,所以只有在AI時代,才能終止由人類勞動力進行的物質生產勞動,才能最終實現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躍遷。因此可以說,AI技術乃是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加速器,AI時代乃是一個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時代。而大規模的不可逆的絕對失業潮的發生,則正是這個飛躍過程的伴生現象,也是人類社會將步入自由王國的一個象征或顯著標志。其實,由于專職智能機幾乎無所不能,AI時代不但能終止物質生產領域的人類勞動,也能終止所有非物質生產領域的那些令人感到乏味的重復性勞動,包括日常家務勞動和精神生產中的重復性勞動。顯然,如果人們還必須時常進行自己所不愿意而又避免不了的乏味勞動,那就仍是一種不自由的狀況。所以,真正的自由王國,除了要消除人力的物質生產勞動,也要消除人力的所有乏味勞動,是存在于一切必要勞動的彼岸的國度。

在自由王國,沒有了必要勞動即必然勞動和乏味勞動,不等于沒有了勞動。這時勞動還是有的,只不過全都屬于自由勞動。自由勞動就是人自主自愿進行的勞動,而不是無奈的不得不做的勞動。自由勞動的主要形式是創造。基于人類的動物祖先就是靠不斷地創造自造物才從猿變成人的事實{13}可知,只有創造性勞動才是人的本質力量之所在,才是一個人具有人的價值的體現,并且其創造力的大小也決定著他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大小。正因如此,渴望展示自己的獨特的本質力量,就成為了人的最大興趣所在和進行創造的持續動力,而創造的成功則會讓人由衷地感到快樂,獲得馬斯洛所說的“高峰體驗”。這意味著,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也就是自由王國的一個著名判斷,即“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句中的“勞動”{14},其實并不泛指任何勞動,而是僅指創造性的勞動。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想方設法地縮短工作時間,擴大人的自由時間,以消滅除了自由勞動以外的其他所有勞動即非自由勞動。相對于創造性勞動而言,自由勞動的其他形式,就是那些雖不具創造性但仍是自主自愿進行的勞動。這類勞動通常出于好奇心或某種愛好,比如通過自己動手做菜、做衣服或制作其他東西之類,來體驗其中的樂趣。

進入自由王國之后,由于社會剩余的人類職業工作只有三種,所以絕大多數人的自由勞動都是在由自己支配的自由時間里進行的,都不屬于職業勞動,但此時僅有的三種職業工作同樣屬于自由勞動。因為就專業研究工作來說,它本身就是探索未知的創造性勞動;就真人演藝工作來說,只有那些喜歡表演并有出色表演競爭力的人才能獲得在觀眾面前展示自己演藝才華的職業機會;就社會管理工作來說,由于只有最有智慧和最有德性的人才能成為公眾的代表來為公眾代理社會管理工作,并且社會管理工作需要與時俱進,進行一些必要的制度創新,所以它也是令人向往或羨慕的工作或自由勞動。

一個能讓所有人的時間都成為自由時間或近乎成為自由時間的社會,就可以讓人充分地發展自身能力,從而一方面能全面地享受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全面或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天賦潛能,進行創造性活動,以展示其作為人的本質力量。因而它是以人為目的的自由王國,是一個“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15}。而這樣的社會,豈不正是我們每個人一直以來都無比憧憬和十分渴望達到的社會?更值得我們放心向往的是,由于作為社會基本原則的“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既是個人的至善或幸福所在,也符合社會應有的終極價值所必備的四個特征,即普適性、綜合性、可行性和永恒性的特征,所以它也是唯一可以得到有效確證的社會終極價值{16}。

既然如此,當我們預估到這個社會來臨的象征即絕對失業潮時,又為什么要沮喪和惶恐?又何須阻止?分明該歡欣鼓舞地去積極促進和迎接才是。

三、應當怎樣應對AI性失業潮?

在AI時代,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渡,縱然有AI技術的加速器,也不會是在未來的某一天一蹴而就,突然降臨,它仍然會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只是其所用的整體過渡時間會遠遠少于沒有AI技術的時代。若從失業的角度說,就是AI性失業潮不會在某個時刻一下子達到最高峰,而是會逐漸地遞增至最高峰。也就是說,在這個時代,社會中的失業人員一定會越來越多,并逐漸達到近乎全員失業的頂點。

由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主要還是靠工資收入維系,所以有工作與沒工作,生活狀況就存在較大差異,這就生出一個問題:在失業潮必然會不斷加劇的AI時代,社會應當如何解決不斷增多的無業者的生活問題,以及在無業者與有業者之間勢必會出現的經濟不平等狀況?無業者既包括失業者,也包括一開始就找不到工作的人。由于無業者并不意味本人不想就業,而是社會無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或就業崗位,所以在AI時代,社會若對無業者無動于衷,無所作為,默許他們的生活狀況比有業者差太多就顯失公正。甚者,有可能導致社會的失序和動亂。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化解這個必然會出現在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渡期的社會問題呢?

我們已知,自由王國就是以人為目的并人人享有同等充分自由的國度,因而自由王國一定是“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從政治上說,就是一個由所有人共同當家作主的民主社會。既然如此,那個還在必然王國階段但決意向自由王國邁進的社會,也就同樣應該是并且只能是人人當家作主的民主社會。因為所有非民主的社會,都必定存在著要以剝削壓迫被統治階級為生的統治階級,他們絕對不會愿意放棄自己的統治特權,使社會變成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平等自由的民主社會,自然也就更不會愿意把社會變成人人擁有同等充分自由的自由王國。這就說明,當我們為AI時代的失業潮綢繆社會對策時,只能以民主社會為背景,并以民主的方式進行籌劃。

民主社會的本質或基本原則可謂制度共定,即每個社會成員都分有平等的制度安排權,所有的社會正式規則即社會制度都要由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制定,以使其符合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若從反面說,就是以使其不損害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17}。因此,對AI時代失業潮社會問題的公共決策,也要依此原則籌劃,使之符合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能被每個社會成員所接受。據此可以設想和推定,一個能被每個社會成員接受的針對AI性失業潮問題的制度安排方案,應該有三個主要規定。

其一是隨著社會工作崗位的減少程度來相應地縮短社會人均工作時間,從而使剩余的工作崗位能容納盡可能多乃至不少于以往的工作者。以一個生產單位或用人單位來說,如果由于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使原來需用90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在可以用60個人就能完成,那么剩下的30個人,也就是占原有人員總數三分之一的人員,就可以被辭退。但是,如果這時將原來每天的工作時間也縮減三分之一,那該用人單位就還是需要90個工作人員。而如果是將原來每天的工作時間縮短到二分之一,那就還得用更多的工作人員,即90+15=105人。將此道理推廣到AI時代的整個社會的層面來說,就意味當AI性失業大面積發生時,社會無論是將每周的工作日減少,還是將每天的工作時間縮短,客觀上都可以起到增加社會就業機會的效果。雖然這個縮短工作時間的規定同時也意味著由使用AI技術提高的工作效率,會被新增加的工作者的工資成本抵消一部分甚至完全抵消,但它仍然是值得做出的制度安排選項。因為在民主社會,由技術帶來的收益本來就該讓所有的人分享。就一個用人單位來說,由技術帶來的收益應該由單位內的每個成員分享,所以用人單位就不應該因技術帶來效率提升而裁減工作人員,而應是通過減少每個人的日均工作時間使大家共同分享由提升技術所減少的時間成本利益。

其二是當諸多社會行業被各種形式的人工智能取代而發展為無須人類勞動力的狀況,導致更大量的勞動力失業,并且通過縮短工作日也不夠解決失業問題時,可規定在余下的仍需人力的社會行業中,除去專業研究行業以外,實行定期分批輪換工作的制度安排。具體做法就是對于每個工作崗位,以一個月或兩個月或三個月或半年為一個周期,安排2個工作者輪換工作,從而變“一崗一人”為“一崗兩人”。于是就會使整個社會的人力工作崗位總數,在原有數量上,又多增加了一倍。不過,這里存在三個需要得到解釋的疑問。一是為什么專業研究行業不能實行定期分批輪換工作的制度安排?這是因為這個行業的工作是探索未知的創造性活動,沒有經歷長期的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專業素質根本不能勝任,何況每個研究者的思路和創造性思維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所有已經在開展的專業研究工作就不能被其他人,哪怕是同類的專業研究者所接替。而其他行業,如農業、工業、商業、物流業、服務業和一般公共管理等行業的工作,則都沒有很高的專業素質的要求,一般人只要經過短期培訓都能勝任。二是為什么設定的輪換周期只是這四個,即一個月或兩個月或三個月或半年?這是因為,在一年12個月之中,按一崗2人來計算輪換周期,無論是以一個月、兩個月、一個季度即三個月,還是以半年即6個月為周期,都能使這兩人均等地分配12個月,而剩余的其他任何數目的輪換周期設定,都無法做到這一點。三是為什么不設定更多批次的人員輪換工作,而只限定在2批次?我們的目的不是想盡可能多地擴大社會就業崗位總數嗎?這是因為,每個批次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只能按其工作期即每年中實際工作的月份給付,而不是按12個月給付,否則就會倍增用人單位的人力成本。也就是說,讓2個工作者均分原來一個工作崗位的年工資時,每個人可以各得一半。但若再增加一個輪換人員即三人輪一崗,那每個人就只能各得崗位年工資的三分之一,這就會導致收入過低,很可能難以維系正常生活。當然,兩人各得一半崗位年工資也不算多,也屬于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下降。不過由于這時是除專業研究人員以外的絕大多數工作者的工資收入都一樣下降,所以他們相互之間也不會有怨言。同時,政府還可以通過免收輪換工作者的個人所得稅的方式來減少平均工資下降的實際程度,以及通過提高非輪換工作者的個人所得稅的方式來縮小他們和輪換工作者之間的收入差距。

其三是當AI技術發展所導致的失業人數越來越多,乃至實施以上兩項制度安排仍難以應對時,就需要通過創構和實施尊嚴保障金制度來徹底解決問題。該制度的基本規定是政府定期向每個國民發放一定數額的資金,以使他們全都能夠有尊嚴地活著。而所謂有尊嚴地活著,是指既能過體面的日常物質文化生活,還有余力發展自己的潛能天賦。據此,“一定數額的資金”就大致應是那時社會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3倍。因為至少要有二倍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資金,才算能過體面的生活,而另外的1倍就可用于自己的發展。于是,這時所有的人就都生活無虞,并可自由地發展自己,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其中自然也包括自由勞動。所以,此時每個失業者同時也是自由職業的勞動者。

問題是尊嚴保障金為什么要向所有人發放?難道有業人員的收入還不足以使他們有尊嚴地活著?這是因為既然尊嚴保障金所保障的是人的尊嚴,當然每個人都應享有,若將有業人員排除在外,就構成了對他們的人權歧視。

還有一個問題是:覆蓋全體國民而又如此高標準的尊嚴保障金從哪里籌集?政府財政是否能負擔得起和持續負擔?應該不足為慮,以下的分析和制度安排將證明這一點。首先,當社會實行尊嚴保證金制度之后,政府財政開支中就不再需要支出退休金、養老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失業救濟金、高齡津貼、殘疾人補貼、扶貧資金和各種助學金等費用,只需繼續開支免費醫療和義務教育的費用。而所有被取消的原有社保開支,就都可以轉為尊嚴保障金。其次,在實行尊嚴保障金制度之后,由于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活著,個人工資收入就變成了錦上添花的東西,企業給員工的工資就無須包含養活自己和養家糊口的費用,實際工資標準就會下降,這意味企業成本的減少和利潤的增加,于是政府可以相應增收企業所得稅,由此獲得較以往更多的稅收。再次,在實行尊嚴保障金制度之后,一切慈善事業就都失去了意義,因為這時已沒有了需要其關照的對象,即窮人和弱勢群體。于是,以往人們為表達愛心而捐出的大量慈善資金和各種慈善組織的已有慈善基金,就全部都可以用于回報社會,變為尊嚴保障金的又一個巨大來源。復次,民主國家也需要有社會競爭作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這就必須重視社會競爭的公平性。因而實行尊嚴保障金制度之后,社會就應取消私人財產贈予的制度。因為對私人的財產贈予實際上是贈予者給了被贈予者更有利于其進行社會競爭的物質條件,等于前者代替后者完成了一部分社會競爭。不公平的競爭行為顯然不能允許存在,于是此時就可以規定,所有想贈予的財產只能贈予社會尊嚴保障金,由此也可以增加尊嚴保障金的來源和總量。最后,同樣基于維護社會競爭公平的考慮,政府可以通過大幅提高征收個人遺產稅的方式來為尊嚴保障金增加更多總量。“大幅提高”的個人應繳遺產稅,應以兼顧公平與效率的中庸之道來確定,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競爭的機會平等,另一方面繼續保持社會競爭對推動社會發展的效用。據此估算,個人遺產稅應增加到不少于遺產總量的95%,而遺產繼承只能在遺產總量的5%或以下。鑒于迄今“民主”國家最高的個人遺產稅率是50%,可知按新的規定,遺產稅收入之增幅少說也是接近翻倍的。由于按95%征收的個人遺產稅中除了現金之外,一定還會有繼承人無權全部繼承的土地、房屋、企業股份、知識產權、珍稀藏品等可以持續生利的資本性財富,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世代的延續,這些形式的財富還會越積越多,這就又可將它們都作為尊嚴保障金的基金保留不動,持續生利,從而實現尊嚴保障金來源總量的持續累增和基數越來越大。因此,盡管尊嚴保障金制度較之以往,既極大地擴大了社保范圍,又大幅度地提高了人均社保水平,但它還是可以有穩定而充沛的來源,不僅沒有短缺或不可持續之虞,而且其總量還會越來越大,以至可以逐步提高尊嚴保障金的標準。

對于籌集尊嚴保障金的五項制度,前四項應都能得到人們的理解和支持,唯獨第五項一定會遇到這種質疑:憑什么將遺產稅率提高到95%甚至以上?這是因為民主國家看重公正、公平,如果社會需要競爭機制來推動發展,那么在競爭起點上就應做到人人平等,其中就包括財產平等,所以就要設法避免有些人因繼承大量遺產而在個人財產方面高出其他人很多,從而擁有明顯的起點競爭優勢。何況遺產是所謂“繼承人”的前輩或親屬的勞動所得,競爭所獲,本來就只屬于他自己而不屬于任何其他人,因而當遺產人去世,結束了自己的社會競爭之旅時,其遺產就應像任何競技游戲都必然會有的“重新洗牌”一樣,收歸社會進行重新分配,以免社會競爭在世代交替中變得不公平。既然如此,政府將遺產人的遺產近乎全部收為尊嚴保障金,就不屬于對私人財產和個人自由權利的侵犯。至于為何還要保留不多于5%的遺產繼承,則是因為如果完全沒有遺產繼承,或者會導致有些競爭者在競得足夠自己過一輩子富裕生活的財富之后,失去繼續工作和競爭的動力,從而減弱社會競爭機制的效力;或者會導致有些社會競爭力強,從而擁有巨量競爭所獲的人,任意揮霍浪費自己的資產,使世界資源總量無謂消損。而只要還允許有一定遺產繼承,情形就截然不同。由于此時一個人的遺產總量越大,留給其后人的一定比率的遺產數量也會越大,所以所有那些覺得還有必要為自己后代提供更好條件的人,就既不會喪失自己的競爭心,也不會揮霍浪費自己的財富。同時,由于此時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尊嚴保障金,都有開發自己才能的條件,加之還有義務教育制度和可以維護教育公平的制度,所以那些有較多遺產繼承的人,在人生之初相比其他人,一般只是會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而不至于有更好的受教育機會或更高的競爭起點。這就是說,此時的遺產繼承雖然還是會導致人們之間的物質生活的不平等,但基本不會導致社會競爭起點的不平等。

以上關于縮短工作時間、輪換工作和實施尊嚴保障金的制度安排所具有的實施效果的說明,應當是可以經得起推敲的。因而只要把它們作為預案,當AI性失業潮來襲之時,就能持續地在社會中最大限度地實現就業平等和收入平等。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社會無業人員的總數還是會越來越多,但工作機會的分配和收入的分配會一直是公正的。因此,這些預案作為AI性失業潮的對策,就一定會得到每個社會成員的支持。

四、結語

行文至此,可以將以上對于AI性失業潮問題的三個層面的思考集中歸納一下了。這就是,AI性失業潮雖然是不可逆的絕對失業潮,但也是每個人所期盼的自由王國即將到來的象征,所以我們對之根本無須惶恐,更不應該加以阻止,而應積極推進。只是在推進過程中,也就是從必然王國加速向自由王國駛入的過程中,要通過縮短工作時間、輪換工作和實施尊嚴保障金為主的制度創新,來防止社會就業機會的不平等分配和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以維護社會公正,從而實現向自由王國的平穩過渡。

在這個過程中,當各種專職智能機取代了除專業研究、社會管理和真人演藝之外的所有人類勞動,使社會中的幾乎所有人的非自由勞動時間都縮短為零和所有乏味的勞動都統統消失不見之時,社會應對AI性失業潮的歷史使命就完成了,自由王國時代就開始了。

注釋:

① 韓東屏:《給出一個抗挑戰的哲學觀》,《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②⑥ 黃魚:《無人化=失業潮?》,《人民郵電》2017年8月18日。

③ 蔡恩澤:《AI將帶來失業潮?》,《人民郵電》2017年10月20日。

④ 吳莎:《人工智能時代失業問題的解決之道——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視角》,《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年第2期。

⑤ 饒高琦:《谷歌“造人”成功不是最慘失業潮的開始》,《科技日報》2018年5月18日。

⑦ 盛壘、權衡:《“阿爾法狗”會引發失業潮嗎?》,《解放日報》2017年1月10日。

⑧ 轉引自陳巖:《“工業4.0”真會帶來失業潮嗎?》,《四川日報》2016年6月29日。

⑨ 陳自富:《強人工智能和超級智能:技術合理性及其批判》,《科學與文化》2016年第5期。

⑩ 盛壘、權衡:《“阿爾法狗”會引發失業潮嗎?》,《解放日報》2017年1月10日;黃魚:《無人化=失業潮?》,《人民郵電》2017年8月18日;蔡恩澤:《AI將帶來失業潮?》,《人民郵電》2017年10月20日;丁是釘:《應對AI時代的失業潮應作為國家策略》,《中國企業報》2017年8月15日。

{11} 楊先碧:《全能機器人》,《檢查風云》2015年第18期。

{1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929頁。

{13} 韓東屏:《破解人之迷》,《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6年第6期。

{1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頁。

{1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頁。

{16} 韓東屏:《論終極價值》,《河北學刊》2013年第1期;韓東屏:《最大的價值觀念:何謂至善》,《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6年第2期。

{17} 韓東屏:《論社會形態及其演變》,《閱江學刊》2019年第1期;韓東屏:《制度的威力》,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84—188頁。

作者簡介:韓東屏,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4。

(責任編輯? 胡? 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卡一卡二|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产成人夜色91|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999福利激情视频|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深爱婷婷激情网|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91青青在线视频|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欧美一区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99资源在线|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天堂777|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国产欧美性爱网|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欧美在线国产|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亚洲色|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成人在线天堂|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欧美影院久久| AV色爱天堂网|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毛片网站在线看| 亚洲婷婷丁香| 亚洲免费毛片|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免费激情网站|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97视频免费看| 国产一在线|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一级毛片网|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