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 郭林芳 陳如男
小兒由于自身解剖生理特點,極易發生呼吸系統疾病。肺功能檢測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診斷、治療和預后等的重要手段。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肺功能檢測效果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由于小齡兒童的配合度不高及對醫院環境的抗拒等因素,往往影響肺功能檢測結果[1]。自2018年7月開始,我科對3~6歲學齡前兒童接受肺功能檢查前進行針對性的實物吹練模擬,效果滿意 。
納入條件:年齡3~6歲;排除先天性心臟疾病、消化道畸形、神經系統疾病的患兒。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愿意合作。選擇2018年7月—2019年6月醫院兒科首次接受肺功能檢測的94例作為觀察組;將2017年7月—2018年6月醫院兒科接受肺功能檢測的88例設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54例,女34例;平均年齡4.52±0.28歲;平均身高106.87±1.36 cm;平均體質量18.86±0.89 kg;疾病類型主要有支氣管哮喘25例,慢性咳嗽36例,肺炎18例,其他9例。觀察組中男58例,女36例;平均年齡4.82±0.35歲;平均身高108.65±1.28 cm;平均體質量19.25±1.02 kg;疾病類型主要有支氣管哮喘23例,慢性咳嗽41例,肺炎19例,其他11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質量控制標準,取得患兒監護人知情同意。
1.2.1 對照組 患兒進行檢查前常規指導,即操作者先向患兒及家長示范吹氣動作,然后在電腦上模擬試吹,針對掌握不當的患兒,再請家長協助患兒配合練習。
1.2.2 觀察組 采取實物吹練模擬,具體措施:①單獨設立環境溫馨、充滿童趣的宣教室,定時播放檢查方法的視頻片段。②操作者語言親切,以游戲方式緩解兒童的緊張、恐懼心理,并進行一對一的專業訓練。③實物吹練道具為自制塑料煙卷,患兒短時間內用力吹氣時自制煙卷能展開,否則不能展開。訓練時間控制在15 min之內,對掌握快、做得好的患兒及時給予獎勵,對一些膽小患兒視情況讓父母陪練,學會的兒童應及時做檢查,以確保檢查效果。為避免檢測效果因不同人員實施引起偏差,所有患兒均由同一名護士給予指導訓練和肺功能檢測;每日對儀器進行環境和容量定標,所用口含器均一人一用,受檢患兒采取站立位,夾鼻,平靜呼吸后再做最大吸氣,隨機快速用力一口氣吹出直至氣末。
(1)評估患兒的外推容積達標率:外推容積達標是指≤5% FVC或<150 ml[2-3]。
(2)肺功能檢測的時間:肺功能檢測指標達標所需要的時間。
(3)患兒的配合程度:分為配合和不配合,配合是指兒童在醫護人員或家長的訓練指導下主動或愿意配合完成肺功能檢測,不配合是指不管醫護人員或家長采取何種措施都不愿意接受肺功能檢測。
(4)家長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家長進行調查,每例患者選擇1名家長參與調查。分為滿意(>90分),基本滿意(80~90分),不滿意(<80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的外推容積達標率、配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皮下血腫、穿刺點滲血及紗布塊移位情況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兒檢測時間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檢測時間比較
肺功能是部分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和嚴重程度分級的重要指標,甚至是金標準[4-5]。因此臨床上越來越重視肺功能檢測,兒科亦是如此。肺功能檢測效果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如年齡、身高、體質量、檢測體位、疾病類型等[5-7]。對于兒童來講,由于生理發育特點,導致不能較好地配合檢查,造成肺功能檢測時間延長或失敗。加之兒童特別是低幼兒童對醫院環境的陌生和抗拒,更是加大了肺功能檢測的難度。因此,本研究醫護人員設立獨立的溫馨環境、充滿童趣的宣教室,緩解幼兒對醫院環境的陌生和恐懼感;并且在實際檢測前用游戲的方式用自制塑料煙卷給予一對一的專業訓練,確保患兒肺功能檢測的有效性。3~6歲幼兒由于認知發育的局限性,無法完全理解醫護人員所講的肺功能檢測的關鍵技術。而游戲是幫助幼兒有目的、有導向地來認識事物和了解規則[8-10]。自制塑料煙卷是為了訓練患兒用力呼吸的能力,煙卷舒展是為了幫助患兒學會如何使用力量進行呼吸氣,促進患兒訓練的成就感,當患兒能夠正確用力呼吸后,煙卷會迅速舒展和收縮,患兒從中可以感受到樂趣。需要控制訓練時間,因兒童集中注意力時間短暫,一旦訓練成功,需要立即進行檢測,否則患兒失去興趣后反而影響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外推容積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外推容積是評估呼氣早期爆發用力的較好指標,呼氣爆發力越強時,外推容積越少;呼氣爆發力不足時,外推容積越大。在未給患兒做實物模擬訓練時,幼童患兒不明白何為瞬間爆發力,給予自制塑料煙卷訓練后,患兒通過煙卷的伸縮能夠了解到自己呼氣需要做到的程度。通過醫護人員指導后,患兒能夠正確地呼吸,訓練成功后立即進行肺功能檢測,外推容積達標率明顯提高。
實物模擬訓練幫助患兒基本掌握了肺功能檢測的要點,因此在正式檢測時患兒能一鼓作氣完成,所需要的時間會比未進行訓練的患兒明顯縮短,并且患兒配合度方面兩組也有明顯差異(P<0.05)。由于患兒處于3~6歲,他們對事情注意力時間短暫,直接做肺功能檢測,需要反復多次才能達標,訓練后,所需時間明顯縮短,也減少了患兒對肺功能檢測的反感。同時,醫護人員及時給予正性鼓勵有利于建立兒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需注意3歲兒童和6歲兒童亦有區別,6歲兒童基本均能聽從指令,順利完成;3歲兒童較大齡一些的兒童失敗率較高,這與兒童的生理發育特點、心理認知發育有關。因此,采取何種方式能提高低幼患兒肺功能檢測的效率是醫護人員需要努力的方向。
總之,實物模擬訓練形式的游戲化,吸引患兒的注意力,提高了其配合程度和肺功能檢測的有效性,縮短了檢測時間,但家長的滿意度并未顯著提高,可能與樣本量有關。由于肺功能檢測效果受到多因素影響,加之幼童本身特有的特點,實物吹煉模擬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實際工作中,仍有部分患兒不愿意配合進行肺功能檢測,甚至對于更小的患兒,醫護人員如何著手,采取更為實用的技術方法擴展肺功能檢測人群的年齡層,需要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