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荷花 蔣卓娟 李陽洋 雷培培 丁菊飛
腸內營養是通過導管、管道等經胃腸道提供營養的方式,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營養支持方法。腸內營養相對于腸外營養能保障胃腸道結構的完整性,是胃腸道功能正常患者的首選營養支持方式[1]。ICU患者病情嚴重,大部分患者不能自主進食,因此腸內營養成為其主要營養提供方式。但腸內營養若監管不到位,容易引起腹瀉、嘔吐、不耐受等癥狀[2]。護理人員作為腸內營養治療的實施者和觀察者,在營養支持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規范護士的腸內營養行為,提高護理人員的腸內營養水平是保障ICU腸內營養支持患者安全、預防腸內營養并發癥的關鍵[3]。既往研究顯示[4],情景模擬培訓和多站式考核運用于臨床教學,具有較好效果。為此本研究對我院ICU專科護士進行情景模擬培訓聯合多站式考核,分析對ICU專科護士腸內營養相關知識的影響。
2019年我院開始實施情景模擬培訓聯合多站式考核教學。選取2019年1—12月期間我院ICU專科護士39名作為作為觀察組,選取2018年1—12月39名護士為對照組。 對照組中女性38名,男性1名;年齡20~22歲,平均21.2±0.5歲;學歷水平:專科6名,本科33名。觀察組中女性37名,男性2名;年齡20~23歲,平均21.6±0.8歲;學歷水平:專科5名,本科34名。兩組護理人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條件:ICU相關專業的護士;取得職業資格證的護士;參加研究前未經過其他模式教學的護士。排除條件:規培護士;進修護士;同時參與其他研究的護士;不能完成全部培訓計劃的護士。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教學方法進行培訓,根據腸內營養相關知識為專科護士制定培訓計劃和培訓目標,第一周由總帶教負責為實習護士介紹ICU科室的環境、消防安全、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工作流程等;第二周開始由帶教老師進行統一培訓,主要模式為每周安排一次理論和技能培訓,以帶教老師講課為主,內容為ICU腸內營養相關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由老師進行現場指導,模型人作為操作道具。培訓結束后考核。
1.2.2 觀察組 采用情景模擬培訓聯合多站式考核培訓,根據腸內營養相關知識為實習護士制定培訓計劃和培訓目標,根據培訓內容進行情景模擬培訓和多站式考核。內容主要為:
(1)多站式考核培訓站點設置:主要根據ICU腸內營養內容和實際情況進行站點設置,第一站點:腹瀉識別與評估;第二站點:腹瀉相關因素分析;第三站點:營養配方的選擇;第四站點:輸注方式;第五站點:鼻飼給藥;第六站點:營養制劑保存方式。
(2)臨床案例編寫:選取我院ICU常見危急重癥病例資料為基礎,以腸內營養內容為大綱,結合多站式考核培訓考點進行病例編寫。編寫內容包括病例的主訴、現病史、既往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內容等。
(3)情景模擬培訓及標準化患者(SP)應用:由專業人士對護士進行腸內營養的教學和示教,包括腹瀉識別與評估、腹瀉相關因素分析、營養配方的選擇、輸注方式、鼻飼給藥以及營養制劑保存方式6個站點內容。根據技能培訓的項目,提前設計患者病情,編寫病情劇本。在教學團隊中選取人員裝扮SP患者,所選人員均經正規培訓,能較為逼真的模仿患者臨床癥狀。根據所編寫的案例,提供真實的場景,由專業營養科醫師和ICU資深護士等人員組成教學團隊。參加培訓的護士為學習小組,通過情景再現,提供患者的資料詳情,包括性別、年齡、主訴、現病史、既往史、體格檢查內容、輔助檢查等。請護士模擬診斷并評估患者腹瀉情況,如何選擇營養配方,如何鼻飼給藥等。由教學團隊對學習小組成員進行評估和監督,并指導糾正錯誤,提升培訓效果。
(4)其他培訓:情景模擬教學后對學習小組成員進行查房教學,針對患者的腸內營養護理實施效果進行討論,采用敘事教學方式對培訓效果進行鞏固。實踐操作時教導學習小組成員鼻飼的操作、胃殘余量的監測、血糖監測、腸內營養泵的使用等,注意無菌操作,精確管理每位學習成員的操作,使護理操作更加規范化、標準化。
(1)腸內營養相關知識的知信行得分:采用自制問卷調查量表,本問卷以知信行模式為理論框架,結合ICU腸內營養知識,經專家會議法進行完善,最終形成問卷內容。采用德爾菲法選擇我市3所三級甲等醫院ICU科室主任醫師和護士長共10人,對初始問卷進行3輪修改,最終分為理論知識、態度信念和行為能力3個問卷。知識問卷包括6個維度,每個維度包含6個條目,答對1分,答錯0分,滿分36分。態度和行為問卷均為6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分值為1~5分,滿分30分。三個問卷分值越高,護士腸內營養相關知識的知信行越好。
(2)腸內營養知識合格率:包括腹瀉識別與評估、腹瀉相關因素分析、營養配方的選擇、輸注方式、鼻飼給藥以及營養制劑保存方式。
(3)教學滿意度: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護士進行滿意度調查,包括培訓方法(10個條目)、培訓效果(10個條目)以及教學水平(5個條目)3個方面,問卷經過10位臨床帶教老師論證和修改,得出問卷內容,采用Liker 4級評分法,每個條目1~4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培訓前兩組護士對腸內營養知識的知信行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觀察組護士護理知識、態度信念以及行為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對腸內營養相關知識的知信行評分比較(分)
培訓前兩組護士腸內營養知識合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觀察組腸內營養知識合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干預后,觀察組對培訓方法、培訓效果以及教學水平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護士腸內營養知識合格率對比

表3 兩組護士對教學滿意度比較(分)
營養支持是成功救治病情嚴重患者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在對病情危重患者展開營養支持過程中,ICU護士的專業水平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護理是患者治療過程中接觸最多的醫療項目,護士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對患者的監護,主要由護士承擔,而對ICU患者的腸內營養支持也是由護士監護[6-7]。臨床研究顯示[8],護士對營養支持認知水平是影響患者腸內營養的重要原因之一,良好的營養支持認知可有效提高護士的腸內營養實施水平和對患者的監護水平,改善患者預后。
情景模擬培訓是指通過逼真的工作場景或管理系統,由被訓練者按照一定要求完成任務,從中吸取經驗的教學模式。目前情景模擬培訓被廣泛應用在臨床教學中,效果較好[9]。Lemarie等[10]通過情景模擬培訓,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有效提高了醫學實習生的理論和操作成績,加強實習生的專業水平。多站式考核在考試內容上覆蓋了基礎操作的內容,體現了綜合性特點,可全面評價實習生的基礎操作水平和專業水平[11]。Drummond D[12]研究中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多站式考核,分析多站式考核對護理實習生基礎護理技能的考核效果,結果顯示,多站式考核能加強實習生的角色代入感,建立完整的真實病例,從而使護理實習生面對考核時,更有代入感,病例更真實,更能體現出實習生的真實水平。雖然目前多數研究采用情景模擬培訓、多站式考核培訓應用于臨床教學,取得較好效果,但情景模擬聯合多站式考核教學模式在臨床上尚未報道。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我院腸內營養專業護士的專業水平,本研究通過對我院ICU專科護士進行情景模擬培訓聯合多站式考核,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知識、態度信念以及行為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這是由于情景模擬培訓通過實際病例結合老師講課,教學方式多樣且生動形象,使護士更容易理解腸內營養相關知識,且通過不同疾病的病例進行親自操作,有助于其理解腸內營養的要點,對腸內營養的知信行理解更佳。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腸內營養知識合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在于多站式考核教學通過站點設置,系統、全面的概括了護士腸內營養的相關知識,對ICU護士的腹瀉識別與評估、腹瀉相關因素分析、營養配方的選擇、輸注方式、鼻飼給藥以及營養制劑保存方式等基礎知識進行分點記憶和強化訓練,便于更好的記憶;同時,結合情景模擬培訓則能有效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情況,獲得更真實的體驗效果,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鞏固ICU護士的腸內營養知識,提升培訓效果。本文還對兩組護士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對教學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也充分表明情景模擬培訓聯合多站式考核教學,教學效果更佳,護士對學習腸內營養相關知識更積極、自信,進一步促進學習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與Lemarie等[10]、Drummond等[12]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情景模擬培訓聯合多站式考核能有效提高ICU護士腸內營養的知信行,提高護士腸內營養知識合格率和操作水平,以及教學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