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迪
(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大慶 163312)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社會對高校培養的涉外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深入地分析高職高專院校涉外護理專學生的就業趨向,制定出合乎社會需要的就業趨向引導對策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6-2020屆普通護理與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的對照分析,確定高職高專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以及與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差異,并找出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的現狀、優勢以及突破點。
從大慶醫專招生就業處調取2016-2020屆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信息,對照普通護理與涉外護理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并對就業情況進行分析。
1.2016-2020年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對比
涉外護理和普通護理專業的就業率分別為:2016年96.2%、83.74%;2017年100%、95%;2018年97.14%、90.54%;2019年100%、98.83%;2020年92.86%、95.9%。從五年的數據來看,1.1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是普通護理畢業生人數的14%-19%,不足1/5,生源并不多。1.2除2016年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為83.74%之外,5年間護理和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均達到92%以上,整體就業率較高。1.3由于受到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2020年的就業率僅為92.86%,而其余4年的就業率均在96%之上。其中2017年及2019年,就業率都達到了100%。1.4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2016年-2019年連續4年高于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1]。
2.2016-2020年護理專業與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跨省就業流向對比
由已知數據可得,2.1 2018-2020年普通護理專業的省內生源畢業生在省內就業的人數明顯高于省外就業的人數。涉外護理專業的省內生源畢業生則有較多選擇在省外就業。2.2 2018-2020年省外生源畢業生在省外就業的人數明顯高于省內就業的人數,其中,涉外護理專業的省外就業人數在2018年和2020年均高于普通護理專業,且達到了100%。2.3 2016-2020年的整體數據當中,除2017年外,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在省外就業的人數均高于省內。相反,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僅有2019年省外就業的人數高于省內。2.4 2016-2020年的整體數據當中,涉外護理和普通護理專業的省外就業人數占比分別 為:2016年53.95%、42.60%;2017年44.37%、33.53%;2018年62.90%、35.%;2019年61.02%、66.86%;2020年61.54%、40.57%。除2019年外,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在省外就業的人數均高于普通護理專業[2]。
3.2016-2020年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情況
由表格數據可知,2016-2020年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雖根據年份不同有所增減,但愿意繼續從事護理職業的畢業生是占一半以上甚至是更多。其中,選擇出國從事護理工作的畢業生每年都有,結合大慶醫專招生就業處的數據(2016-2020年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出國就業人數僅有5人,而畢業生人數僅為普通護理專業不足1/5的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出國就業人數達到了93人),可見涉外護理專業的開設是有意義的,平均約為1/3的畢業生愿意選擇出國從事護理工作。在國內從事涉外護理工作的畢業生微乎其微,僅為2016年及2020年的每年份1人,可以說國內涉外護理就業渠道有待開發。另外,選擇在國內從事普通護理工作的畢業生仍占多數。

1.我校生源較少的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就業率明顯優于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方面相對有一定優勢,分析與有出國就業平臺相關。
2.普通護理專業的省內生源畢業生沒有選擇在相對發達地區就業,更多的仍然選擇回到處于省內的生源地或保守的選擇省內其他地區就業。與其相對,從選擇涉外專業開始,就業思維較為開放的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則更多人愿意選擇在相對發達的地區就業,這也許是第一條結論的基礎原因。
3.雖然選擇在國內從事普通護理工作的保守派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仍占多數,但平均1/3左右的學生選擇出國從事護理工作,可見涉外護理專業的開設是有意義的,可以為畢業生提供高端就業的機會和平臺。但在國內從事涉外護理工作的畢業生微乎其微,國內涉外護理就業渠道有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