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玉云 鄧麗川
1988年6月,阮玉云出生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個普通家庭。熱情、善良、奉獻的家庭氛圍,讓阮玉云從小就擁有一顆柔軟而博愛的心靈。從青少年時期,阮玉云就開始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熱心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帶領志愿者積極承接各類公益活動和任務。進入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大理祥云供電局工作后,他更是始終秉持著質樸、善良的初心,保持著火一樣的熱情,以勇敢無畏的忘我精神,鋪就了一條絢麗多姿的志愿之路。
忠于事業——他把奉獻牢記心中
少年時期,阮玉云在上學之余,經常用心用情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他真心感到,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在長期參加愛心獻血、義務勞動、文明宣傳等志愿活動的過程中,他常常感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影響力也不夠。于是,他開始思考如何把志愿者們組織起來,以匯聚成一道洶涌奔騰的愛心暖流。
2003年,年僅15歲的阮玉云用自己攢下的壓歲錢,在祥云縣、彌渡縣組織創建了雲川青年志愿者協會,這一干就是18年。在他的帶領下,雲川青年志愿者協會逐漸壯大,從最初的1人發展到4 000余人,成為了一個擁有17支專業服務隊的綜合志愿服務機構,服務范圍涵蓋社區服務、“禁毒防艾”、環保宣傳、法律宣傳、疫情防控等類別。無論是在學校、福利院、企業,還是在農村、社區,都能看到雲川青年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不管是工作之余還是節假日期間,只要有時間,阮玉云都不會閑著,只要能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他都會義不容辭地參與其中,因為他堅信,志愿精神的真諦就是“人人獻出一點愛,讓世界變成美好的明天”。
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堅持、這么拼,他總是笑答:“當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聽到那些發自肺腑的感謝時,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扎根群眾——他把責任扛在肩頭
2018年5月到2019年11月,根據縣委、縣政府以及大理供電局的統一安排,阮玉云到新和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經選舉成為駐村扶貧黨支部書記、謀發肉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第一書記。
為了盡快打開工作局面,阮玉云認真學習,及時吃透扶貧政策,做到心中有底數、手上有辦法、肩上有擔當。在具體工作中,他提出“個個都是駐村員”的工作思路,配合掛鉤單位開展大走訪活動,一周時間內訪遍了132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家庭。針對這些困難家庭,他認真落實“5+5”幫扶要求,逐戶明確了幫扶責任人,并進行了專門的業務培訓,確保扶貧工作精準高效開展。同時,幫助村里打響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造血功能。阮玉云在仔細分析了農產品產量及市場需求情況后,一方面動員志愿者、單位職工自費購買,另一方面幫助農戶聯系買家、開拓市場,開展雞蛋外送擴銷活動30次、野生菌購銷活動14次,實現土雞代賣350只、核桃代銷60公斤,促進貧困群眾累計增收57 600元。
在阮玉云身上,總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干勁,激勵著他和一同扶貧的工作隊員在脫貧攻堅戰中勇往直前、不勝不休。2019年10月,新和村順利實現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因長期飲食不規律、熬夜加班,阮玉云原本74公斤的身體卻日漸消瘦,到扶貧工作結束時他的體重減至66公斤。“歇一歇吧,別那么拼。”阮玉云的愛人好幾次抹著眼淚勸他。“看到群眾們能脫貧致富奔小康,再苦再累都值得!”阮玉云回答。
用情守護——他把關愛根植行動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志愿者,他一直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為宗旨,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立足各類志愿者的特長,帶領大家服務社會,為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志愿者綜合素質提升貢獻力量。
2008年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禁毒委關于做好“禁毒防艾”宣傳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好志愿者隊伍作用,阮玉云廣泛動員、四處奔波,積極配合彌渡和祥云兩級團縣委、公安局禁毒大隊、人大法工委、紅十字會以及大理祥云供電局、大理彌渡供電局等單位,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264場次、專項進校園活動77場次。同時,充分利用會議、板報、標語宣傳等形式,圍繞“依法禁毒、構建和諧”“參與禁毒人民戰爭 呵護我們美好家園”“珍愛生命 拒絕毒品”三個主題,走街串巷、進村入戶宣傳《云南省禁毒條例》《大理白族自治州禁毒條例》,累計動員參與志愿者2 339人,受益群眾329 670人,受益學生112 609人。
針對扶貧工作,阮玉云組織深入開展產業、務工、環保、社會保險咨詢活動和“春苗計劃”宣傳活動30余場次,受益群眾、學生3 260人;針對兒童關愛工作,他多次組織青年志愿者進村開展青少年能力素質提升、兒童關愛等活動;針對疫情防控工作,他積極組織志愿者向一線醫務工作者捐贈價值3萬余元的物資,取得較好社會反響。他的這些舉動積極傳遞著社會正能量,弘揚了互助風尚,為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18年春風化雨、18年春華秋實。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大理公益領頭羊”,阮玉云始終保持著“用自己的熱情和愛心,盡其所能,去播撒陽光,幫助別人,快樂成長”的志愿服務熱情,在團隊中默默奉獻、持續耕耘,用一句句“跟我走”踐行著初心使命。“春風化雨寫真情,逐夢公益獻赤誠”,這是阮玉云幫助過的一名貧困老黨員郭繼才夸贊他的即興之作,也是他18年公益人生的真實寫照。
回顧阮玉云18年來的公益事業生涯,他一直努力傳遞著愛的火炬,并獲得國家、省、州和縣各級獎勵84項。但談到這些榮譽時,他總是釋然一笑,從來不受這些虛名的羈絆,依然堅持默默地為社會奉獻著“光和熱”,引導和帶動更多的人一起投身到這項事業中,讓社會充滿愛與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