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遠會
航空工業制造院金屬成形技術研究室(以下簡稱 “106室”)黨支部是航空工業制造院選樹的首個“堡壘示范點”,先后多次榮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先進基層黨組織,2019年榮獲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10年以來,106室產值和經營規模逐年遞增:2011年,產值首破億元大關;2019年產值突破3億元;2020年,產值突破4.5億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播出的《大國鯤鵬》,講述了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的誕生始末,其中大型機翼壁板就是106室重點型號攻關突擊隊用小彈丸創造的大奇跡。這個承擔著多項型號攻關任務和預研課題的團隊,這個僅有52名黨員的基層支部有何秘訣?
106室原黨支部書記邵杰一語道破:“支部工作一定要以科研生產任務為中心,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給黨員干事創業的平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樣才能形成黨組織落實各項戰略部署的支撐力量。”讓我們走進106室,一起解碼“堡壘”黨支部的“前世今生”。
融入中心打造支部特色品牌
在106室并不寬闊的辦公長廊內,映入眼簾是一面精心設計的黨建墻,左側墻面上是52名黨員承諾踐諾的照片,照片旁承諾內容和踐諾措施條分縷析,一目了然。“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這是從樓梯口通往辦公區域的必經之路,員工路過,都會不經意地掃上幾眼。
多年來,106室黨支部以“傳承、融入、創新”為理念,以技術發展為根、黨建文化為魂,牢記“塑大國重器之形、淬航空利劍之性”初心使命,不斷豐富黨建融合的內涵與路徑,培育形成了科研項目黨建化和黨建工作項目化的特色品牌活動。
科研項目黨建化。面對繁重的科研生產任務,106室黨支部聚焦重點任務抓黨建,通過組建攻關突擊隊、開展勞動競賽等形式,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針對某兩型戰機研制任務,106室組建兩支重點型號攻關突擊隊,其中“護鷹”突擊隊成功中標,使制造院首次成為某重點型號的機體供應商,順利交付首套產品。“海鷹之翼”突擊隊歷時4年攻關,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制交付首件飛機中央翼壁板裝機件,兩名核心技能工人在身邊黨員感召下,自覺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目前1人已發展為預備黨員。
106室每年開展勞動競賽,引導黨員“當先鋒、作表率”。在軍民用飛機、發動機研制項目中,黨員事事時時沖在前,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作風、比質量、比貢獻,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涌現了一批攻堅克難的先進典型。其中,青年技術骨干杜立華獲評“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黃遐獲評“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獎”,李繼貞研究員榮獲集團公司“航空之鷹”稱號。
黨建工作項目化。106室聚焦專業特點和未來型號項目的著力點,與航空工業一飛院結構所黨總支開展支部共建。在首次開展的紅旗渠精神專題培訓班支部共建活動中,兩個支部近百名黨員一起學習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一致、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紅旗渠精神,探討如何將紅旗渠精神和“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更好地融為一體;雙方還通過支部共建,搭建設計與制造溝通交流平臺,發揮各自優勢,朝著一個目標、執行一個計劃,推行“設計制造一體化”的研發模式,實現資源共享,匯聚航空報國的強大力量。
搭建平臺激發“英才”干事創業熱情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在邵杰看來,“人才固本,最重要的就是給員工干事創業的平臺和機會,讓他們既有成就感,又有榮譽感,才會增強研究室的發展后勁。”
把骨干培養成黨員。106室黨支部依據專業技術及人員特點,均衡發展重點培養對象,嚴格落實黨員發展工作程序,在近3年發展的6名黨員中,既有業務突出、善于鉆研、創新能力強的博士生,也有思維靈活、動手能力強、團隊意識強的一線技能人員。
把黨員培養成骨干。106室黨支部積極為黨員成長壓擔子、搭臺子、鋪路子。近幾年,推薦的3名青年黨員后備干部已走上中層領導崗位,2名黨員技術骨干已成為博導,2名黨員成為集團特級技術專家。5年來,選拔7名青年技術骨干黨員赴英國帝國理工大學訪問交流,學成歸來的黃遐帶領團隊打造出目前國內最大尺寸的蠕變時效成形鋁合金機翼壁板零件;鄧瑛主持建立航空工業制造院第一個高周振動疲勞測試平臺,拓展了專業技術體系;2018年新晉研究員王耀奇帶領團隊拓展特種能場輔助成形、超輕材料結構、防/隔熱結構、智能結構制造技術等專業方向。
依靠人才發展事業,依托事業培養人才。106室先后成立兩大類別工作室:成立“專家工作室”,鼓勵專家帶領專業技術人員,做好專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成立“技師工作室”,鼓勵技能人員腳踏實地解決具體工程問題。組建“科研創新團隊”,營造自由寬松、容忍失敗的科研環境,鼓勵大家積極申報項目,逐漸鍛煉了一支知難而進、勇于擔當和不斷創新的綜合性技術隊伍,創造了航空工業制造院多個第一:第一個生物交叉預研項目、第一個前沿科技創新項目、第一個國家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和第一個博士后基金項目。“十三五”期間,106室共承擔各類科研任務120項其中重大項目36項,獲經費支持2.69億元,成為制造院高質量發展的支柱力量。
文化聚力提振全員精氣神
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與企業發展相伴相生、相輔相成。106室不僅有黨建墻,還有一面時時更新的文化墻,營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氛圍。
從最初的專家榜、榮譽榜,到藝術角、學術墻、我們的顧客等不同主題,如今的文化園地已初成體系,成為員工的精神家園。文化墻是全面記錄員工工作、生活的“臺歷”,每年帶給員工新的驚喜。在科研生產現場技術成果展區,每一件展品都彰顯著過去的輝煌,記錄著不凡的發展歷程,形成了黨支部獨特的文化名片,讓每位員工油然而生自豪感與榮譽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在展區,有一塊大樹造型的榮譽墻格外亮眼:最底端是科室領導,他們像基石,扛鼎著106室發展的重任;底端的上一層,是在項目中千錘百煉出來的優秀黨員,他們像標桿,關鍵時刻沖鋒在前,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在枝繁葉茂的分叉上,留著許多空白,喻意會有更多黨員骨干肩負初心使命,繼續前行,在金屬成形的事業中續寫新的輝煌。未來,將有更多的90后和00后優秀青年,加入到這個生機勃勃的基層黨組織,在航空制造技術領域成長成才,在航空強國的新征程中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