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寧

摘? 要:2020年,基于信息化平臺的在線教育成為穩定教育秩序和保障生產生活安全的核心手段。本文從信息化教育的背景出發,研究信息化教育平臺搭建的實現方案,旨在對“互聯網+”信息化教育平臺建設提出可行性建議,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以及智能化教育全面提升質量。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在線教育平臺;可行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035-02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Feasibility Strategy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REN Ning (Cuizhu Middle School,Chang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2020,online educ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platforms will become the core means of stabilizing the order of education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roduction and life.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alization pla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 platform,aiming to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 platform,promot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Keywords】Information education;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Feasibility strategy
社會主義教育觀明確指出,促進信息化教育發展,推動信息化教育進入2.0時代。這意味著信息化教育要從典型示范推廣到全面推進,在此過程中,教育部和廣大教育同胞應該始終牢記育人為本,智能創新,不忘教育的本心,為更高水平的教育不斷奮斗。結合時代背景,“十三五”對互聯網產業提出了更高的期望,2020年開始信息化教育的迅速成型壯大,但是其中仍有很多不足亟待關注解決,信息化教育的相關研究也變得更有價值。
1.信息化教育平臺的實現方案
在線教育整體平臺的搭建成功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以信息化為主導的第三次革命,并且在第三次革命中利用自身優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互聯網網絡體系,真正實現了足不出戶,便可縱觀天下事。
(1)平臺搭建的基礎條件
近年來,我國網絡范圍不斷擴大,傳輸和接入能力不斷增強,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報告和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固定寬帶接入端口數達4.07億個,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鄉鎮和93.5%的行政村,移動寬帶用戶累計達到6.74億戶。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目前網絡提速降費工作穩步推進。除此之外,互聯網產業產值也突破萬億,線上教育平臺的數量和產值逐年增長,線上教育平臺正朝著智慧化、低齡化、全民化蓬勃發展。綜上,在線教育平臺的發展具有成熟的產業環境和硬件設施資源保障,具有足夠的發展動力和潛在的發展空間。
(2)平臺搭建的實現方案
教育部為了做好“停課不停學”的方針,開始采用在線教育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為新型智能化教育搭好了橋梁,目前,最常用的在線教育平臺有:QQ、微信、釘釘、騰訊會議等,這些軟件基本為各大中小學生設計,界面簡潔、功能齊全,能夠實現視頻直播授課、視頻境界教學、作業布置與輔導、家長教師溝通等一系列與教育教學緊密相關的事務。接下來從參與角色及定位、實現環節和流程詳細介紹信息化交易的實現方案。
第一,參與角色及定位。教育管理者、學生、老師、家長。在線教育要實現多種角色的信息化轉換,多元角色的參與有利于構建立體化的信息化教育平臺。在信息化教育平臺中,教師仍然是教育的主體責任人,在信息化教育平臺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線上教育應結合傳統板書教育,同時采取便捷的信息化手段,通過錄制視頻、在線批改作業提升效率;由于無法實時監管學生,在線教育更加考驗學生的自覺性,在線教育缺乏與老師的溝通交流,課堂互動的缺失容易造成課程質量的下降以及學習效率的降低,老師和學生應該建立起溝通的渠道,通過線上交流及時解決疑惑,完善課堂內容,實現取長補短,做好線上平臺的搭建和使用;教育管理者可以利用數據庫、自動化設備等實現電子政務和教務管理,將數字化校園納入管理手段,減輕負擔,將更多精力投入教研和教改。
第二,實施環節和流程。信息化教育不應該摒棄線下的完善的教學體系,而用該取長補短、深度融合。信息化教育的環節應該包括:學生信息的數據庫建立,將學生的各項數據等教學過程中的數據記錄下來,作為學生管理的參考依據;教學和教研活動的線上實施,這也是最基本的信息化教育手段,將直播硬件設備和軟件環境搭建好,保證準確、合理的信息化資源安排,這也是做好信息化教育的核心環節;學生信息化設備的開發使用能力培訓,參與其中的學生應該做好甄別合適有效平臺的能力和合理開發利用其的能力。
第三,信息化教育的實現。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教育生態體系,適合多種角色參與,能夠實現多種目標,使得傳統的教學功能得到延伸拓展。目前主要的實現方案是:配合QQ、微信等主流線上交流軟件,通過釘釘直播上課和發布作業,借助線上小測驗檢驗教學成果,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教育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利用網絡手段查找資料,拓展知識面,信息化記錄學習過程實現個性化輔導。可以用下列流程圖表示:
2.推動信息化教育發展的問題及可行性建議
(1) 目前信息化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
在2020年初以來,在線教育大規模應用,然后部分不足和弊端制約了信息化教育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問題:
第一,“形式主義”,管理不到位在線課堂形同虛設。目前信息化課堂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在于如何實現線上課堂的管理。相對于傳統的課堂來說,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工具有限,無法及時的發現學生在網課上的表現,甚至是無法約束學生上網課中不專心,上課時做其他事情的行為。
第二,“技術主義”,忽略教育本職。部分的學校在開展信息化教育的時候,一般會針對硬體的設施進行投資升級,在判斷信息化教育的建設程度以及效果的時候也會從硬體設施上進行評判,這就是典型的“技術主義”,忽略了教育的本職。事實上在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應當是提升“網課”的質量,思考在進行線上教育的時候如何實現更好的課堂效率和效果,以及在當下應當如何將信息化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手段結合起來,形成較為有效的混合教育模式,提升信息化教育的效果。
第三,體系未建立,信息化教育的發展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一方面需要學校需要加強信息課堂軟體與硬體的建設,另一方面也需要思考如何在傳統的課堂中融入信息教育課程。在目前的教學中,并沒有形成較為一致的體系與秩序。信息化教育方式使用還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這對于信息化教育的長遠發展以及其真正的教育效果來看,是十分不利的。
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依托科學教育理論,教育工作者思想革新,教育管理和教育資源建設同步推進,下結合上述問題從三個方面介紹信息化教育的發展戰略和可行性策略。
(2) 推動信息化教育發展的可行性建議
第一,豐富課堂形式,培養創新意識。信息化時代要求參與其中的人時刻更新知識庫,才能緊跟時代潮流,教育亦是如此,為了克服形式主義,將教育各個環節貫通勢在必行,首先要將信息化教育作為教育的指導思想,逐漸從傳統的書本和黑板中過渡到電子設備和網絡工具,信息化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在信息化教育的推進中,更應該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課堂作為啟發點,網絡作為資源支持,用現代媒體加深知識理解,教學設計融入創新理念。
第二,增強信息素養,堅持人本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教育手段的便捷性不能成為教育的桎梏。信息化教育很容易誤導教育工作者認為硬件資源的配置實現就完成了信息化教育,這是錯誤的觀念,硬件設施只是教育的工具,最大限度發揮信息化設備的作用,輔助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功能才是信息化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偉大的教育家曾說,教育是人的藝術,筆者認為,最好的信息化教育是通過智能化工具,減輕學生老師的負擔,培養學生信息檢索能力,提升信息素養,教師創設情景、激發和維持學生動機,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探索知識,延伸自己潛能。
第三,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教師教學能力的轉型和信息化工具的熟練掌握是決定信息化教育質量的關鍵。教師的學是為了更好的教,部分教師的業務能力突出,但是已形成教學定勢,教師也是需要學習提升的,滿足于傳統的“粉筆加黑板”、“課本加筆記”的教學方式,認為信息技術高不可攀從而對教育媒體望而止步,從“不會用”到“不想用”,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實現和普及。信息化教育的培訓應該關注如何在線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有效的監管,如何開展互動和開放式交互課程,如何發揮線上教育信息量大、資源豐富,如何利用靈活的教育形式實現自主課堂。
第四,加強資源整合,協調統籌發展。信息化教育的全面實施任重而道遠,這是教育格局的全面部署,客觀需求推動了其發展壯大,但是各大學習平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設計不合理性,而且在線教育作為教育方式大部分停留在空喊口號的階段,總結經驗教訓,整合各項資源,多次演練,才能在未來的教育改革中跨越式發展。信息化教育,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門對資源進行保障,老師進行信息化培訓,將教育經驗整理成適合線上分享交互學習的資源,同時要注意在線教育對于不自覺的同學來講,比傳統課堂更難監管,統籌兼顧教育實際和現代化教育要求才能讓信息化教育發展的更好。
3.結語
信息化教育作為解決教育的必要手段,對于教育事業輻射出了深遠的意義,現代化教育和智能化教育必須依托信息化教育才能有質的變化,因此推動信息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化教育的推動中不僅需要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實現,還需要教育觀念、課程結構、教育方式的改革優化,從教育觀念開放性、智能化課程體系、立體化教育模式入手,搭建符合學生需求的信息化教育平臺。而信息化教育平臺的實現需要通過平臺搭建的基礎條件和平臺搭建的實現方案兩方面著手來構建完成,而推動信息化教育發展可以通過以下四點來合力進行,即豐富課堂形式,培養創新意識、增強信息素養,堅持人本教育、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加強資源整合,協調統籌發展。總之,信息化教育的長遠發展,要求教育工作者改變思想觀念、加強信息化能力培訓,整合信息化資源,育人為本,智能創新,為信息化教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啟北,徐曉杰.信息化背景下國學培訓機構發展面臨的困難和發展趨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05).
[2]趙楓,代毅.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區域性創客教育推進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3) .
[3]陳春敏,包正委,楊寧.信息化背景下F省縣域層面電教機構的現狀調查及發展建議[J].中小學電教,2019(12).
[4]彭超.信息化背景下檔案服務與利用開發的問題與對策[J].蘭臺內外,2020(03).
[5]謝雪梅.信息化背景下微課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6(12).
[6]李元愛.職業教育信息化水平測評與發展戰略研究——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