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狄群
摘? 要:家校聯合是教師與家長共同承擔學生成長責任的教育模式,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享受來自家庭和教師的共同關懷,體驗教育帶來的歡樂。尤其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當前社會日益多元價值觀的沖擊下,學生自身普遍存在一定生活困擾和心理叛逆問題。因此,本文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角度出發,探討了家校聯合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希望通過家庭與教師間的相互協調密切合作,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發展。
關鍵詞:家校聯合;心理健康教育;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021-02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family and school
JI Diqun? ?(Dongfeng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group,Yuyao City,Zhejia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Family school alliance is an educational mode in which teachers and parents share the responsibility of students' growth. The purpose is to let students fully enjoy the common care from their families and teachers and experience the joy brought by education. In particular,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increasingly diverse values in the current society,students generally have some life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rebellious problems. Therefo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family and school,hoping to better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happ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mutual coordination and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teachers.
【Keywords】Family school combina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Class management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健康、積極、樂觀良好的心理素質的教育課程。小學生內心思想極不穩定,極易受外界變化的影響而出現問題,教師作為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和思想指導者,應當以高度的責任感關注學生身心的發展變化,積極與家長展開合作共育,為學生構建起心理體驗、知識傳授與行為訓練為一體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以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塑造學生活潑向上、樂觀開朗的健康人格,確保學生在和諧、溫馨的家校共育環境下,健康快樂成長發展。
1.建立家校聯合溝通渠道,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心理思想產生深刻的影響,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行為、性格養成方面,更加需要家長與教師的密切合作。因此,教師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要與家長建立多途徑的溝通渠道,通過家長會、家庭教育咨詢、電話聯系、網絡通信聯系等方式,為學生建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讓學生的充滿活力、和諧、溫馨的教育環境下,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例如,教學《規劃健康生活》時,教師可邀請家長參與聽課,向家長普及健康知識和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讓家長能夠明白,健康代表了學生身體、精神、社會、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良好狀態,讓家長能夠在掌握健康知識的基礎上,減輕學生在家庭中的負擔,及時甄別學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為家庭和學校聯合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礎。以往,家長和教師經常以分數論英雄,導致學生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學生回到家中仍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在學習和生活中缺少相應的時間休息。課堂中教師要詳細深入的剖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出現的原因,鼓勵學生親自講一講自己的心理狀態,讓家長能夠正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師在《規劃健康生活》教學中,要突出學生“自責傾向”“叛逆”“自卑”等心理問題表現,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哪位同學說一說克服不良情緒的方法有哪些?”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親自說一說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多做有意義的事,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注意鍛煉身體,展現朝氣活力”“克服誘惑,活在現實生活中”“正確面對競爭,善于發現別人的閃光點”“三思而后行,別讓自己做后悔的事”同時讓讓家長在共同參與聽課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和正視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以便于家長能在家中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疏導和關心。家校聯合教育中,學校也可定期舉辦系列講座,普及飲食健康、運動習慣、居家安全、消防安全、衛生習慣、交通安全、學習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心理衛生教育知識,爭取家長的配合。學校還可開展家長問卷調查,組織專家與家長面對面交談解答疑問,也可定期向家長發放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材料,讓家長能從內心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共同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聯合教育視角下,教師、家長要建立多渠道的溝通方式,同時雙方要各自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開導,由于小學階段正處于社會化過程的關鍵教育時期,教師和家長應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充分發揮家校聯合的教育優勢,真正獲取理想的教育效果。
2.家校深入互動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教師在家校聯合教育視角下,要注重家庭訪問的開展,定期、定時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網絡通訊交談,了解學生的具體心理情況和思想動態。尤其對于是性格內向,情緒波動較大的學生,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心理調節和疏導,極易導致學生出現消極悲觀心理情緒。因此,教師要依托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定時與學生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心理咨詢與輔導,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對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況進行疏導。
例如,在家庭訪問期間,有名學生平時學習認真,性格開朗。因為,這次考試成績較差,受到家長責備出現了焦慮、不安、消極厭學等負面情緒,因此,回到課堂后教師要針對學生在家庭期間出現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客觀認識問題,矯正心理行為,首先教師在網課或在傳統課堂中,幫助學生掌握調節情緒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實際生活中克服消極的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改變學生偏激的思想。其次,教師要與家長共同合作,幫助家長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并合理為學生調整作息時間,安排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在溫馨、安全有規律的學習生活環境中,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教師要定時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并針對學生潛在的思想問題,進行積極的疏導教育,教師在家校聯合教育基礎上,要深入了解學生產生困惑的原因,從而具有精準性,針對性的,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也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定時為學生播放一些陽光、勵志感人的事跡,進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緒產生積極的輔導作用。
3.搭建家校聯合網絡平臺,布置心理健康教育任務
網絡信息通訊技術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主要媒介形式,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時代的教學優勢,通過家庭與學校的緊密聯合扎,全面強化心理教育管理。教師可通過微信群和QQ群建立,家校聯合平臺,一方面教師可以準確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有利于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合理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形式。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全面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具體學習情況,有利于家長開展針對性的家庭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其次,教師還可根據不同的心理輔導內容,設計在線猜謎語、講故事、玩游戲的活動形式,鼓勵家長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務,不僅有利于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樂觀的情緒心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自信和責任意識。
例如,《學會健康地溝通》時,本課的主題內容,是讓學生能夠掌握人與人之間的正確溝通態度和方法技巧,為了能夠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性,提高教學質量效果。教師既要豐富課堂實踐活動,又要讓學生在課后在生活中運用已學習的知識,理解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尊重他人、敬愛家長、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和思想文明素養。溝通既是一門藝術,也是體現一個人素養的最好方式,教師要讓學生在聽故事、猜謎語、做游戲的豐富活動中去理解怎樣才能對人尊重,才能說話得體。教師在課堂中,要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溝通的方式和技巧。教師為學生設計對話主題“你和媽媽一起去餐廳吃飯,如果你不喜歡媽媽點的菜,你會怎樣說?”“你新買了一只鋼筆,同學借走了忘了歸還,你會對同學說些什么?”“你要買學習用品,可是超市門前排起了長長隊伍,而學校要馬上開課了,你會怎么辦?”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親自體驗思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溝通中,掌握對人尊重,靈活使用文明用語的溝通藝術。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語言溝通表達能力,教師可通過家校聯合教育平臺,向家長介紹課堂的學習情況,通過圖文、語音、視頻等交互方式積極推進家校合作,教師依托于互聯網信息平臺,要從學生的生活細節入手,為家長合理布置心理健康教育任務,要求家長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運用禮貌用語鍛煉學生的生活技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
教師通過家校聯合網絡平臺的建立,要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宣傳和咨詢,目的讓家長能夠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幫助家長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力求通過學校和家長的緊密聯合,共同找到學生的問題癥結,及時采取相對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方法,進而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質量效果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積極的健康心理。
總之,教師在家校聯合教育視角下,應實現與學生家長的真正溝通與互動,教師不僅要鼓勵家長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改革中來,還要深入到學生的家庭生活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教師可通過電話、網絡、家訪等溝通交流方式,從多角度、多層面全面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世界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學生也是如此,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精準把握學生的心理問題,并通過健康知識的普及教育,為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郝迎春.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17-18.
[2]張歡聚.“互聯網+”背景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06):212.
[3]曹俊紅.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9(12):160-161.
[4]王彩梅.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探討[J].甘肅教育,2019(21):31.
[5]王云儒.家校合作理念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學周刊,2019(29):166.
[6]李雪.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相關研究[J].名師在線,2019(08):91-92.
[7]廖劍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0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