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鶴
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要高度重視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功能作用,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優秀思想道德品質發展。本文結合實際,主要就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與趣味化教學策略展開分析論述。希望能為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些許幫助。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策略;趣味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081-02
On the Life and Fun of Class Teaching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
WANG Zhihe( Xishan Primary School,Beidaihe District,Qinhuangdao City,Hebei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primary school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unctional role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constantly renew educational ideas,enrich teaching contents,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xcellent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Combined with practice,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y and interesting teaching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Hope to bring some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teaching work.
【Keywords】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Life strategy;Fun strategy
道德與法治是培養小學生思想價值觀念與行為習慣、人格品質的重要課程,在當前背景下做好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但經簡單的調查與研究發現,傳統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和學生實際生活聯系不緊密、教學方法固化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損害了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阻礙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與學生道德素質的發展。為此在后續教學中要能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與要求,結合實際學情靈活采取各種教學方法與手段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趣味化,有效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下面結合實際,首先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1.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1)生活化教學特征
第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不僅要將教學陣地搬進現實生活,還需要促進教學內容生活化。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感訴求以及日常生活環境,教材內容也更貼近現實生活。在生活化教學理念與策略下,教師要進一步從生活中挖掘教學資源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讓引導學生獲得直接的生活化體驗,從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養成優秀道德品質。
第二,學習時空開放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的不緊密,較少從學生現實生活的角度進行教學,學生不容易理解,學習起來較為吃力。這樣的教學不僅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容易對學生的學習信心造成損害。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與現實生活關系緊密的課程,在教學時必須要將課本上的內容與社會生活有機結合,以體現它的教育性、教導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促進學習時空開放化。要將學校、家庭、社區等場所變為學生學習的場地,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第三,教學呈現情境化。
要想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就必須挖掘、整合、優化與豐富教學資源,并且要將各教學資源生動形象的再現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習慣、興趣愛好等運用學生喜歡的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利用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為高效率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2)生活化教學具體策略
第一,制定與執行生活化教學目標。
在教學工作中,教學目標起著導向作用,要想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就必須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在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時,教師要能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與要求,根據實際學情制定和執行多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從而有效推進生活化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新課程標準要求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要準確把握三維教學目標,即重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要促進學生能力素質全面發展。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加強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現象,能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用于實踐,能自主構建知識,實現高效率學習。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學生學習與發展過程,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學習方法與技能的發展??偠灾?,在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思想價值觀念形成情況合理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標與教學需求相適應,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讓教學目標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第二,充實生活化教學內容。
在生活化教學理念下,教師要能從現實生活中挖掘、整合與應用教學資源,將生活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源頭活水”,以此豐富和拓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內容,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氛圍,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運用生活化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從現實生活中挖掘與教學資源,結合具體教學目標對教材資源做二次開發,并從生活中開發教學資源,實現對教學內容的豐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當關注實時熱事,要將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社會實時熱點有機結合,讓教學工作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確保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先進性、有效性。
第三,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方法影響效率,要想提高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效率,就必須靈活運用多樣化方法進行教學。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地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取適合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如教師可運用情境法、任務導向法、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教材內容,并將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身能力。在教學時,教師可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案例相結合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聯想自身生活實際更準確、深刻地理解與記憶教材內容,使學生形成正確思想道德觀念,樹立崇高價值追求,強化自身法律意識、規則意識,有效實現教學目標。除此之外,教師要能靈活運用多媒體、微課、交互式電子白板等新技術與新設備助力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開展,有效促進生活化教學目標實現。
第四,創設生活化情境。
研究與實踐表明,情境教學法生比較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生動形象且精彩有趣的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降低學生理解與學習難度,讓學生更輕松、有趣地學習相關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看運用生活案例為學生創設出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與感悟,進而實現對知識點的深刻理解與記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能力素質養成情況,借助信息技術設計體驗式情境教學活動,通過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促進教學工作順利有效開展。教師可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化教學資源,并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視頻、展示圖片,創設出真實教學情境。
2.小學道德與法治趣味化教學
(1)運用游戲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有很強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對游戲有濃厚興趣。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教師若能將教學內容與相關游戲有機結合,將大大提升整個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構建出高效率、高質量課堂。具體如,在教學時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道德素養養成情況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生設計游戲,創設游戲環境,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道德與法治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讓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靈活創新教學形式,給道德與法治課堂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如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編成順口溜引導大家理解記憶,以這種方式讓背誦不在枯燥無味。
(2)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
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小學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必須要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教師要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優勢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趣化教學過程,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時,教師可緊緊抓住當代小學生現代科學技術與設施設備懷有濃厚興趣的特征特點,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設備引進道德與法治課堂。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教材內容,讓學生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學習完書本知識。教師可為學生設計開發微課資源,將教材重難點知識制作成一個集合了文字、圖畫、聲音等多種要素的短視頻。在課前預習環節或課后復習環節讓學生跟著短視頻進行學習。利用這類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學生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上網搜索整理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圖片動畫等,將其整理成為教學素材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對教學氛圍進行調節優化。
除此以外,小學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要以學生為基礎,真正的做到以生為本,在生活化與趣味化的教學過程匯總,教師首先要注意,深挖課程內容,確保教學內容中的舉例或者情境設置真實符合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避免教學內容與范例的脫節,導致學生無法很好的從生活中汲取所需要的經驗來進行研討,其次,趣味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掌握好素材的選擇,避免趣味化教學流于表面,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和幫助,比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設置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問題設置要適中,有針對性,確保學生可以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不僅如此,教師在課程結束后要組織學生進行教學評價,確保教學過程的合理性,對于評價不好的課程,教師要及時進行反思和調整,不斷完善教學過程,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教師還可以進行一定課程衍生,比如,組織學生進行緊扣課程內容的展覽參觀,開拓學生的眼界,或者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課本知識,擴大閱讀范圍,充實自身知識水平,反思學習中的不足。
3.結語
綜上所述,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與趣味化教學策略具有十足的重要性、必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樹立正確教學理念與教學目標,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不斷從生活中挖掘、開發教學資源,采取有效措施為學生構建生活化情境,將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有效實現生活化教學目標。除此之外,教師也要能準確把握學生興趣愛好與內在發展需求,靈活運用游戲、多媒體等趣化道德與法治課堂,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趣味性,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康兵.道德法治,點燃希望之燈——淺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趣味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20(27):74-75.
[2]于曉君.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融合對策探微[J].考試周刊,2020(79):111-112.
[3]王振芹.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20(8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