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偉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音樂審美教育在教育領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如何實現音樂審美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廣大教育者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音樂審美教育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助作用和積極影響,找出二者的融合點和銜接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育方案,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立足于高職高專院校,闡述了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與音樂審美教育的融合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管理;音樂審美教育;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244-01
經實踐研究表明,在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滲透音樂審美教育,對于增強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音樂審美教育的融入,不僅豐富了管理工作的內容和形式,而且還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審美體驗,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極其重要的。
一、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生活品味。首先,從音樂審美教育的本質內涵上來看,音樂審美教育既屬于藝術教育的一種,又屬于素質教育的一種.因此具有較強的審美價值和教育價值。通過音樂審美教育,學生能夠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在強化學生審美情趣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藝術品味,促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美的體驗和感受,這對凈化學生的心靈是極為有利的。其次,從音樂審美教育的形式上來看,音樂審美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情感共鳴的激發,促使學生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為學生管理工作注入生命力的同時,也升華了學生的人生感悟,從而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音樂審美教育主要是借助多樣性的音樂素材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此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在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不論是音樂素材本身還是創作背景都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文化,這種藝術文化主要來源于人們對生活的感悟,同時也是對真善美的向往與追求。在這種藝術理念的影響下,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品質會得到顯著的提升,這對強化學生管理的整體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在競爭形勢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職高專院校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不能為其提供有效的排解方式,勢必會衍生出許多心理問題,這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而音樂審美教育的滲透,不僅能夠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而且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發泄不良情緒的渠道,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進而為實現學生的個人價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有效策略
1.借助音樂文化構建和諧校園。我國的音樂文化歷史悠久,雖然在音樂內容和形式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音樂文化的本質卻始終未曾改變。不論是傳統音樂還是現代音樂,都講究的是“和諧統一”、“盡善盡美”,在眾多審美元素中,人們總是能夠感受到和諧的美好。一方面,學校需要不斷完善音樂基礎設施,設置專門的演奏室、舞蹈室、聲樂室等,通過多樣性的渠道滲透音樂文化,以此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另一方面,學校需要將學生管理活動與音樂藝術活動相結合,通過組建多樣性的藝術團隊對學生進行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音樂文化滲透到其中,促使學生能夠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其文化內涵,在思想升華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顯著提升。
2.通過音樂鑒賞提高學生素質。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多樣性的音樂素材來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促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進一步為強化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辨別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師可以借助音樂內容滲透德育教育,促使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能夠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從而促進學生道德素養和文化修養的顯著提升。
3.利用音樂表演鼓勵學生創新。此外,廣大教師還應該借助音樂表演鼓勵學生積極創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想象和創作空間,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從而增強學生管理的整體效果。為此,廣大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團表演,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創造美、感受美,爭取在強化學生審美情趣的同時,也能拓展學生管理渠道,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審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強化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道德品質具有重要的影響,將其滲透到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僅能夠促進管理效果的顯著提升,而且還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爭取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能構建系統的學生管理體系,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黃金子.如何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滲透音樂審美教育[J].知音勵志,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