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宇 朱昭宇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
當今社會是一個追求綠色健康的社會,國家也推出相應的健康中國的方針策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的成功實施要從完善國民健康政策起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而在人民群眾中,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高校大學生,其成為衡量國家社會的骨干人才健康水平至關重要的標準,成為推動健康中國方針政策實施的一個重要基礎。
通過對高校大學生健身生活行為的調查,參考不同行為下所選擇的健身房的經營模式,來探究健身房經營模式對于大學生健身行為的影響。其中包括是否受健身房的經營模式的影響,對于接觸過的健身房的經營模式喜好的影響。通過健身房經營模式的對比,和高校大學生的健身行為進行關聯性分析研究,并參考大學生的主要生活環境下的公用健身房、特色健身房、傳統健身房、互聯網+健身房、健身APP等的理解程度和行為選擇程度。最終放射到整個健身需求社會群體,從中提取出更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健康生活的行為的理論基礎,選擇出更加優質的健身房經營模式,提高整體高校大學生的健身水平。
作為促進健康的主要商業活動,健身房則成為解救一部分大學生健康狀況的關鍵。大多數大學生對于健身的認知都是所能夠接觸到的高校內的健身房,而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健身品牌和健身實體項目逐漸進入人們的眼中讓人產生了更多的選擇,鑒于這種情況,本文將探討高校健身房經營模式的不同對于學生的健身生活的行為的關聯性。這個關聯性就可作為衡量高校大學生健康生活水平的標準,和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參考。
健身房的經營模式從不同角度分析都有著千差萬別,作為高校甚至社會上一個較為成熟的行業,規則和格式的選擇成為健身房在社會中活下去的關鍵。人們對于其選擇的次數和體驗的質量就成為衡量優秀健身房的一個指標。在高校中,大學生作為接觸社會新鮮事物能力較強的群體,其選擇性就成為衡量健身房經營模式的優劣的關鍵。更優質的健身房在高校中能夠脫穎而出,在面臨社會大眾時就會有更好的參考,創造和促進更新型和更先進的健身房出現。
傳統健身房:最原始的健身房,各類健身器械齊全,配有私教可供咨詢與購買課程,并且配有操房可練習各種操類課程,通常是“圈錢”模式。
互聯網+健身房:其中互聯網與健身結合,使消費者能夠通過線上平臺預約服務和課程,又可以通過線下健身門店進行體能鍛煉。
健身APP:健身類 APP 是進行體育鍛煉的一種媒介,是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運行的應用軟件,是為用戶進行體育鍛煉提供服務。
共享健身房:用戶通過共享健身房軟件實現自主預約,突破了時間、地域、空間的局限性??梢宰杂蛇x取鍛煉的公共場所,安放健身器材,進行掃碼使用。
特色健身房:一般是以工作室的模式存在,能為客戶量身定制專屬的健身方案。
1.男性以鍛煉身體為主要健身目的,其中達到80%的人都選擇了鍛煉身體,而女性在選擇健身目的時則偏重于減肥塑形,近95%的女性都選擇了減肥塑形為主要目的。
2.對于健身房模式的選擇都呈現出對傳統健身房的青睞,均有超過80%選擇去傳統健身房健身,健身APP則成為大眾的第二選擇,不同性別的選擇都更傾向于傳統健身房,去過互聯網+健身房的用戶,其占到去過健身房答卷總數的12%,其中選擇能夠滿足實體和網絡需求的占到了66.67%,為主要影響大家對這種經營模式選擇的原因。去過互聯網+健身房的用戶,其占到去過健身房答卷總數的12%,其中選擇能夠滿足實體和網絡需求的占到了66.67%,為主要影響大家對這種經營模式選擇的原因。
3.去過特色健身房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4%。相比于傳統健身房與健身APP,表明這是一種比較小眾的健身模式。課程的專業性高、私教的質量高和優質的鍛煉環境使促使他們選擇特色健身房的主要原因,其占比都是85.71%。去過共享健身房的人數占到去過健身房總人數的6%,具有獨立空間作為共享健身房的主要優勢被83.33%的人所選擇。
在去過健身房的100名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的學生中,有56名選擇了想去傳統健身房,占選擇選項次數的34%。由表10數據可以發現這部分人選擇想去這個模式是因為器械選擇豐富的占73.21%,原因是費用低的占44.64%,原因是共同健身人群多的占35.71%,原因是具有團操課、瑜伽課的占23.21%。
針對沒有健身經歷的北師珠學生意向選擇行為分析:
表1數據顯示有意向但從未去過健身房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身邊的健身房器械選擇豐富度不足而無法促使他們產生健身意向。北師珠學生中去過傳統健身房的人數居多,但是選擇想去的選項比例就相對而言降了許多,由此推定,傳統健身房對其的吸引力并不大,只是因為市面上見得多,營業的主要類型,是這一種,那么如果沒有合適的轉型方式,傳統健身房除了器械存在的必要性,可能逃不過被社會淘汰的結果。

表1 沒有健身經歷的北師珠學生的意向選擇行為分析數據(多選題)
綜上所述,以北師珠為例的高校學生在選擇健身房的時候,仍以傳統健身房為主,但無論是從嘗試過健身的主體來看還是從未嘗試過只有主觀想法的主體來看,北師珠學生是有嘗試其他四種比較少見的健身房模式的。可以論證得出,學生的自身因素與健身房的經營模式共同對高校學生的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有一部分影響是來源于學校內部的硬性條件和社會上相比稍有差距,學生所能接觸的健身房模式比較局限,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高校積極響應政策并號召學生采取各類方式運動,并將硬件設施落到實處,為學生們增加運動的場所。推廣健身的作為日常健康的運動方式,將高校學生的運動方式向更加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引進外部資金和新的健身房模式,給學生提供新的體驗方式,讓學生嘗試新的模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