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瓊
(甘肅省鎮原縣屯字中心衛生院,甘肅 鎮原 744502)
做好婦女保健工作關系重大,其不僅可使婦女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同時能減低妊娠婦女及圍生兒患病、死亡等風險,預防婦科疾病的發生及阻止性病的傳播流行,進而有助于維護婦女身心健康[1]。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婦女愈來愈重視自身健康問題,對婦女開展保健工作愈來愈受到關注。健康教育為婦女保健中的一種重要方式,其對于矯正婦女不健康行為、改善其身心健康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將健康教育應用于婦女保健工作中,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9 年1 月至12 月到甘肅省鎮原縣屯字中心衛生院進行體檢的126 例婦女,均無嚴重軀體疾病。排除精神異常、認知功能障礙、文盲。將所有患者隨機劃分成A 組、B 組,每組均63例。A 組年齡25~59 歲,平均(42.16±6.51)歲;文化程度:初中或小學15 例,高中31 例,高中以上17 例。B組年齡26~59 歲,平均(43.07±6.83)歲;文化程度:初中或小學16 例,高中32 例,高中以上15 例。對兩組基線資料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A 組進行基礎健康保健工作,即開展各項檢查,并于檢查后口頭上對婦女進行簡單的保健知識宣教。
B 組在A 組基礎上強化健康教育,在上崗前需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使其掌握溝通技巧,以及提高其業務水平,以更好地為婦女開展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1)一般健康教育:通過詢問及各項檢查了解婦女健康狀況。對于健康狀況異常的婦女,則向其詳細介紹病癥、當前病情發展程度等,勸其及時接受治療;對于無異常狀況的婦女,則向其介紹保健及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就如何進行保健給予指導,以規避健康問題的發生。(2)針對性健康教育:對處于不同階段及身體狀況的婦女提供相應的健康指導。對于未婚婦女,使其知曉婚前醫學檢查的重要性,并向其講解性疾病預防知識;對于圍產期婦女,向其講解妊娠分娩知識,如胎兒發育過程、妊娠期合并癥如何預防等。并合理疏導其妊娠期出現的負面情緒;對于存在妊娠合并癥的婦女,使其知曉妊娠合并癥對母兒可能帶來的危害,并要求其積極配合治療;對于分娩后的婦女,進行分娩后相關保健知識的指導;對于圍絕經期婦女,告知其絕經后易患的疾病,建議在這個階段定期進行體檢。同時,告知其應對圍絕經期的方法以及需要保持心情舒暢。(3)心理護理:多數婦女要肩負家庭與事業的雙重重任,或多或少會產生心理壓力,故應對每位婦女進行心理干預。應告知婦女長期處于負面情緒中對身體的危害,了解每位婦女的心理癥結所在,然后采取適宜的心理學方法進行疏導。此外,還指導其掌握疏導負面情緒的方法。對于患有婦科疾病的婦女,應多和其開展溝通,減少其對所患疾病的恐懼心理。就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以消除其顧慮,積極配合治療。(4)延續性教育:向每位婦女發放保健知識手冊,利用婦女節、母親節等各種節假日舉辦婦女健康知識講座。此外,還可開通微信公眾號,并讓體檢婦女添加。利用微信公眾號定期向婦女推送一些保健知識。
(1)教育后,應用自制健康知識調查問卷評估兩組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問卷共100 分,評分>80 分判定為優,60~80 分判定為良,<60 分判定為差。計算保健知識掌握優良率。(2)應用問卷調查兩組教育前、教育后3 個月保健水平。問卷評級項目包括保健知識、保健意識、保健行為等,每項評分范圍為0~10 分,分值愈高,保健水平愈高。(3)應用WHO 生存質量簡表(WHOQOL-BREF)測評兩組教育前、教育后3 個月生活質量[2]。WHOQOL-BREF 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4 個領域,每個領域均采用百分制評分,分值愈高,生活質量愈好。
B 組保健知識掌握優良率88.89%高于A 組的61.90%(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保健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例(%)
兩組教育前保健知識、保健意識、保健行為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教育后,兩組保健知識、保健意識、保健行為評分均增高(P<0.05),且B組均高于A 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保健水平比較 (,分)
表2 兩組保健水平比較 (,分)
注:與教育前相比,aP<0.05。
兩組教育前WHOQOL-BREF 各領域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教育后兩組WHOQOL-BREF各領域評分均增高(P<0.05),且B 組均高于A 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WHOQOL-BREF 評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WHOQOL-BREF 評分比較 (,分)
注:與教育前相比,aP<0.05。
近年來,調查研究顯示[3],我國婦女婦科疾病的發生率呈逐年增高態勢,發生率已逾60%。在諸多婦科病中,發病率位居前列的是乳腺癌、子宮肌瘤、盆腔炎、卵巢囊腫。而早期篩查、診斷愈早,治療愈及時,這些疾病患者的預后愈好。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現代人健康意識逐漸增強,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愈來愈關注。目前,婦女健康狀況已然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及文明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為改善婦女健康狀況,則需對婦女提供保健服務。健康教育作為健康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提高婦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既往所實施的基礎健康教育存在內容粗略、針對性不強的缺點,無法給婦女提供實質性的幫助[4]。因此,需對婦女所開展的健康教育方式進行優化,以使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本研究對婦女實施優化后的健康教育,該教育方式是在全面了解婦女身體狀況及其所處的生理階段的基礎上所制定,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通過應用該個體化的教育方法,采取易于被婦女所接受的教育形式向其講解針對性的教育內容,可使婦女更好地掌握保健知識,并使其認識到采取健康方式對身體的益處。另外,定期組織開展健康講座,并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向婦女推送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則可使婦女保健知識水平持續提高,從而有利于其更好地進行健康管理[5-6]。在上述基礎上還加強對婦女心理因素的干預,就其負面情緒進行有效疏導,并指導婦女學會自我調控情緒的方法,從而可使婦女負面情緒最大化減輕或化解。相關研究表明[7],通過有效開展保健知識宣教,可使婦女充分了解保健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進而有助其積極采納健康的行為方式,合理控制飲食,適當開展運動鍛煉,保持起居規律,以及保持積極的心態等,盡可能避免自身生理、心理等方面受到負面影響,從而可使婦女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教育后,B 組保健知識掌握優良率88.89%與A 組的61.90%相比較高,其保健知識、保健意識、保健行為評分及WHOQOL-BREF 各領域評分與教育前相比亦均較高,且高于同期A 組。提示強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婦女對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及其保健意識,規范其保健行為,并使其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應用于婦女保健工作中,可使婦女充分了解保健知識,使婦女保健意識及能力增強,且生活質量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