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文佳


摘? 要:2015年3月30日,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這一概念。傳統的課外閱讀活動以及課外閱讀指導在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顯。因此,我們試圖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將課外閱讀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相勾連,發揮其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作用。
關鍵詞:建構;核心素養;課外閱讀;實施方式
一、利用課外閱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1.體現了課標的新理念。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堅持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指導其掌握獨立閱讀的方法,激發和培育了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他們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同時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還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2.體現了教材的新方向。一年級的教材進行了全面更換,全新的部編版語文教材也讓我們看到了教材對于閱讀內容與方法的新要求。例如,每一單元結束后都的語文園地中都有“與大人一起讀”這一環節。此環節就讓我們看到了對于課外閱讀的重視與要求。低年級的要求也讓我們看到了課外閱讀在小學六年中的重要地位。
3.突破課內閱讀的界限。在課內閱讀中,篇目固定,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相對較為固定。通過課外閱讀的系統規劃與實施,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經典閱讀材料,從中汲取更多樣的營養。同時,多樣的閱讀方式也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
4.勾連語文核心素養。近年來,學語言、學表達、學思維是語文教學改革深入的關鍵,也成為小語界的共識。課外閱讀不僅僅是讀完閱讀材料,而是在閱讀、分享的過程中是的語文核心素養獲得提升,使得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等均能獲得更進一步的收獲。
二、學生當前閱讀現狀、教師指導課外閱讀現狀調查及分析
兒童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是閱讀。而閱讀興趣則具有預示兒童將來行為和心理意愿的功能。兒童最感興趣的讀物特質依次是:驚異、生動、動物、談話、幽默、情節。兒童最不感興趣的特質為“道德”與成人的“幽默”。文章的形式在兒童興趣中并不重要。閱讀興趣與學生個體情況及讀物特質、深淺程度都有關系。
那當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究竟如何呢?我們通過問卷的方式對當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及教師課外閱讀指導的現狀開展師生的問卷調查,共向教師發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向學生發放問卷 370 份,回收365份。經統計分析,呈現以下結果。
調查發現,學生的問題主要是:
(1)呈現出多樣的學生類型:
壓抑型。這類學生在家長的嚴格限制下,只讀課本,只做題目,不讀課外書。大腦皮層長期處于壓抑狀態,導致思維緩慢,攝入信息越來越少。
盲目型。這類學生盲目閱讀。不假思索,見到什么讀什么,無目的,無要求??催^的書如過眼云煙,不留痕跡。此類型學生思維處于惰性狀態,記憶痕跡不得強化而逐漸減弱,造成遺忘。即使讀再多的書,所得的知識并不豐厚。
興趣型。根據自己的喜好,只選一類書讀。小學生越來越強的自我意識,在閱讀中愈發明顯。
(2)呈現出課外閱讀面窄化。通過調查發現,現在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大多是由家長、教師推薦,因此成人的功利性會使得學生閱讀面窄化。過于強調學科學習,忽視綜合素養的提升。
(3)課外閱讀方法缺乏科學性。學生課外閱讀以自主閱讀為主,造成比較隨意。再加上調查中發現教師重課內教學,而對于課外閱讀的具體指導存在惰性,因此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沒有真正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4)缺少課外閱讀的時間。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有的學生因為要完成在校作業,或者是要進行一些課外興趣班等活動,所以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所以課外閱讀的時間無法保證。
三、小學各年段“課外閱讀”目標的制定與課外閱讀體系建構的研究
在制定各年段閱讀目標,建構各年段閱讀體系時,要充分研究各年段學生特點,使得其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緊密勾連,做到:
(1)課外閱讀目標的制定從課內到課外。學生的學力、課內的語文能力訓練點是課外閱讀的出發點。在進行課外閱讀目標制定時,要充分把握各年段的學生的語文學習現狀以及該年段所應達成的語文素養,有明確指向性地制定該年段的課外閱讀目標。
(2)課外閱讀目標的制定從多方面切實勾連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目標要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緊密勾連。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包含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目標的制定要切實不可單一或偏頗于其中一個某幾個方面,而要對各個方面都有所設計。
(3)課外閱讀目標的制定實現螺旋上升的態勢。課外閱讀目標不是割裂的,六年的課外閱讀目標應該是彼此勾連并螺旋上升的,體現出關聯性與提升性,使得學生四個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也呈現螺旋上升的態勢。例如從情感和態度的方面,一年級初步培養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到六年級學生熱愛閱讀,主動閱讀。
(4)課外閱讀體系的建構注重豐富性。在建構課外閱讀的體系時,由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包含了四個方面,所以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目應該是豐富多樣的。繪本、兒童詩、散文、小說……不同類別的課外閱讀書目給予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是不同的,因此要注重體系的豐富性。
(5)課外閱讀體系的建構注重序列性。學生課外閱讀體系的建構不是割裂的,要從學生閱讀素養、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發展角度來進行建構。素養的培養與形成是漸進式的過程,因此在體系的建構中要研究其序列,規劃其序列。單就從一個年級的時間發展順序上,我們就需要對學生的閱讀體系進行建構。此外,從一年級的繪本到二年級的童話,也是基于學生實際與課內教學的實際建構的閱讀序列。
(6)課外閱讀體系的建構注重統一與個性的協調。閱讀是集體的活動更是個人的享受。在集體中,學生能接受到教師統一的指導,有教師和伙伴的督促,更有和伙伴分享的快樂。所以我們在體系的建構中加入了共同推薦書目,倡導生生共讀,師生共讀。但是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核心素養的發展,閱讀更多地變為了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所以我們也提供了選讀書目,讓學生在“齊步走”的基礎上滿足“朝前走”或“走岔路”的愿望,實現學生在閱讀體驗中的核心素養的“多元發展”。
總體來說,根據所需要的達成的課外閱讀目標,梳理的課外閱讀書目遵循了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由易到難,覆蓋面廣,有文學類、科學類、歷史類、人文類等等,從圖畫類的書冊到全漢字類的,從國內到國外針對本校學生在課外閱讀上面的缺失,進行了有效的彌補。在進行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時,關注書籍與課內語文要素的關聯性,利用課外書目達成、鞏固、補充課內閱讀的目標實現。
參考文獻:
[1]屈春玉.通過構建小學生課外閱讀評價體系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實踐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09):370-371.
[2]鄒雪潔.語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現狀及指導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