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媛
摘? 要:順應新課改趨勢,分層教學法應用而生。經過在各所學校的試點研究,得出理論,分層教學法有利于學校開展教學活動。在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時,分層教學法沿襲儒家經典教育,分門別類的進行教學。正視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一特點,分層教學法的實踐與運用,其效果經得起時間檢驗。這一點,簡便了教學過程,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以分層教學法在初中乒乓球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作具體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乒乓球;教學;實踐研究
作為初中體育運動不可或缺的一環,乒乓球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充當著重要角色。乒乓球可以鍛煉學生身體,提高學生反應能力,調動學生身體協調力。究其作用而言,體育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重視乒乓球的發展。在初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年齡尚小,乒乓球技能參差不齊,教學設備在不同地域差距明顯。鑒于此,體育老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需要引進分層教學法。這一分層,不僅僅指教學對象的分層,還要因場地,設備的不同,因地制宜,最大限度開展體育教育活動,激發學生潛力,提高他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從而達到我們最終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1.1符合學生心理狀況
在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首先要做到的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了解他們的內心發展水平,個人興趣愛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以學生的個人能力為基礎,開展符合學生自身的教學活動。初中是兒童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法時,要注意學生的行為模仿能力。,教師的行為會直接反應在兒童下一秒的行為中。緊抓心理建設,密切關注學生情緒變化。在理論層面,教師也要向學生簡明扼要的講解分層教學法,每一位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第一步的了解該教學法,則是參與進來的首要與重中之重。分層教學法緊跟初中生心理發展狀況,這樣可以讓學生從心理認可這一教學法,從而提升他們對乒乓球的熱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1.2結合課程教學要求就行教學
無論哪一科的教學,都要以教學大綱為宗旨。分層教學法在任何科目的教學活動中均可使用。以課程教學要求為前提,以課程實際為基礎,以學生學習為主要目標,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學進度不是盲目的趕,面對全體的教學需要日積月累的進步。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緊密結合以下幾點進行教學,嚴格按教學要求實行教學任務,在課堂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的身體接受能力為最根本的要求。不同的學生,他們有著不同的接受能力,在對待體育這項運動上也有著不同的喜好,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各項指標,根據學生當前的體育水平,有針對性的總結體育教學的方法,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
1.3考評與分層工作齊手抓
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考核,每一學期的期末評價由倆部分組成,分別是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和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學生在每一堂課的表現,是否進步,退步,提升不前,對學生展開不同的分層,采取著重點進行教學,最終的考試評估結果,將作為下一學期開展新一輪分層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采用平時課堂成績加期末測評總衡量的辦法,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課堂的平常表現是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體現,這同時也是對老師教學活動的一個檢驗,是否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是否關切到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做到將考評和分層教學法結合,才能夠使得分層教學法具有更加科學可靠的依據,對于學生的考評應該做到客觀公正全面,能夠最大程度的將學生的情況分析出來,才能夠運用分層教學法展開后續工作。
2分層教學法在初中乒乓球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2.1乒乓球學習層次劃分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活動中要講究方式策略,面對學生,教師要著手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層次,比如學習小組的分類,將學習能力強弱,學生學習性格的積極與否進行劃分。依據分層教學法所劃分的學習小組,其內性格不同,在不同類型學生的影響下,他們的學習能力會有極大的提高,從而會直接反饋在教學結果上。第二點,教師在不同層次的小組中,所采取的教學活動也應不同。面對學習能力強,積極主動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難度較高的任務,這反而會增加學生好勝心,從而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面對學習能力弱,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一些簡單易行的任務,通過卓有成效的建樹,會增強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第三點,面對全班學生,他們是一個集體,教師要做到宏觀把控,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承受范圍與身體實際素質,做到精進每一位學生的乒乓球水平,增長其對體育運動的愛好。
2.2乒乓球教學內容分層
乒乓球教學內容可細分為教學時長,教學群體,教師教授等幾大部分。教學內容與教學質量成正比關系。以某學校的乒乓球課堂為例,初三的學生,每周一節體育課,一節體育課時長是45分鐘。面對這個課表安排,教師需要將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平均分配到每一堂課中,一堂課,由最開始的熱身,新課導入,新舊知識連貫,自由活動,幾大部分組成。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教學內容的多層次性。每一層次之間的銜接做到有法可循,有章可依。教學任務的可實施性,學生能否在教師安排下順利完成教學活動。從而在教師方面來講,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水平,確保課堂的高效進行。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對于課堂所教學的內容有一個系統的準備,只有教師本身對于教學內容有一個細致的了解,才能夠將其更好地教授給學生,同時乒乓球教學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各個內容之間有一個緊密的聯系,需要教師對于這些內容將其進行合理的分層,才能夠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的清晰,教學過程更加連貫,使得學生能夠易于理解這些知識。
2.3乒乓球教學措施分層
對于乒乓球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學習層次,教學的內容進行分層,同時,乒乓球教學也可以做到教學措施分層。面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循循善誘,耐心細心,注意構建學生自信心。這是教學活動要抓得重點所在。在進行乒乓球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采取的方式,除了口頭教學外,還有現場實踐,視頻語音播放等多種教學手段,充分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實現教學措施分層,能夠讓同學對于乒乓球學習建立廣泛而深刻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使學生參與到乒乓球教學的系列活動中,這樣才能夠對于乒乓球教學內容能夠有更好的把握,此外,友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的自然生動。最后一點,教師可以采取誘導啟發式教學,注重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充分調動學生自信心,使學生挖掘自身能力與特長,做到乒乓球教學分層的最大最優化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初中乒乓球體育教學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原因在于,它關注學生本身,關注學生自身發展水平差異,關注個體能動性和主觀差異性。采用分層教學法,它在每一位學生現有水平上做到了進一步的拔高與提升,將初中體育教學發揮了新的作用。這一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避免了倆級分化現象,減少學生學習能力差的現象,豐富了中等層次水平,促進他們向高層次進一步發展。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肩上的任務艱巨而遠大,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理應在體育教學路上,勵精圖治,深刻研究,為初中乒乓球體育運動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翾,杜永慶.分層教學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9(15):151-152.
[2] 余紹健.淺談分層次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52-53.
[3] 賈晶權.初中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的可行性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