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蒙
摘? 要:財務風險客觀存在,是農業企業面臨的真正問題。為了預防和控制財務風險,公司財務人員必須提高風險意識,全面預測和分析風險,并采取風險分散的最佳做法。風險轉化為機遇,確保企業穩定增長。
關鍵詞:財務風險表現;防范對策;農業企業
農業企業生產活動常常受到自然條件、生產周期和缺乏土地資源的影響。農業生產相對較長,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代表著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復興的結合。農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相對被動,面臨諸多風險。總的來說,農業企業沒有得到足夠的保護來抵御金融危機,因此有必要研究它們所面臨的風險。
一、農業企業財務風險表現
1.籌資風險。農業企業籌資風險是農業產業財務結果的不確定性。當農業企業資金和外部借入資金的比率不足時,就會產生財務風險,農業企業必須考慮如何確定其債務規模。如果規模超過了農業企業的承受能力,金融風險很容易發生;如果農業企業不借款或貸款率低,由于發展進程缺乏流動性,很難實現規模經濟和規模經濟,這可能影響到農業企業的盈利能力。
2.投資風險。農業部門的投資風險是,市場需求可能導致農業部門投資后預期收益的差異。農業企業的投資需要在流動性和盈利能力之間取得平衡,并作出最佳選擇。農業企業可以投資固定資產和對外投資等長期資產。總的來說,對高價值項目的投資是長期的。此外,新投資項目的未來有效性難以保證,而且極不確定。
3.經營風險。農產企業經營風險是指由于農產品的購買風險、生產風險、履約風險和應收款風險而導致的,如種子、幼苗、化肥及幼畜等的購置風險。農產品材料市場的變化可能導致供應短缺或供應不足;與生產有關的風險,包括因能源、技術和人力資源方面的變化而引起的生產過程的變化,或因短缺而停止生產的可能性;庫存流動性風險是指通過改變農業市場防止農產品銷售的風險;收回應收款的風險是農業企業經營的信貸業務過多,導致應收款管理成本增加,無法再償還。
三、農業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
消除金融風險是不可能的,農業企業只能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減少財務風險,農業企業必須充分認識財務風險的根源。
1.會計制度不健全。更強大的會計制度應包括核算、報銷、會計控制制度等。調查發現,大多數農業企業經營會計制度只有財務制度程序。公司財務管理必須涵蓋企業基本業務的所有方面,如果管理制度不涵蓋農業企業的所有部門和經營部門,則構成財務漏洞。此外,一些農業企業沒有制度。
2.財務人員的知識水平較低。對農業企業財務問題情況進行分析后發現,農業財務專業技能較低,17%受過級職稱,41%受過初級職稱。農產工業財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目前尚未更新。特別是在一些農業企業,企業所有財務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不熟悉會計制度,無法分析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業績,也無法參與企業管理。
3.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薄弱。工作中,農產企業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不足。例如,與其他類型的企業相比,農業企業具有一定的投資風險,許多農業企業的財務人員對這些風險的可預測性較低。投資項目側重于采購農業生產所需的固定資產和生物測定資產,其長期投資項目易受自然波動的影響。新的投資項目需要新的上游價值鏈,增加了項目投資的風險。
4.資產管理混亂。資產管理等農業產業資產管理混亂,農產品管理混亂。農產品加工材料的一部分是農業企業自己種植養殖產品,而周轉資金的需求卻發生了很大變化。農產品生產季節需要大量資金,農產品價格波動很大。企業現金流管理薄弱,在企業現金池短缺時通過銀行貸款彌補赤字,增加了農業企業的財務風險。農業企業容易受到市場能力和需求評估不準確、惡性商品競爭、企業市場談判能力不足以及應收賬款混亂的影響。此外,許多農產品鮮活產品,需要更高的庫存要求和經營企業的財務風險。
5.農業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不足。調查顯示,農業企業建立和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并不理想。根據對相關數據的分析,第一個問題是,貨幣和資金崗位之間的不一致立場沒有分開,而且票據管理不當。第二,采購、付款和采購合同的控制擬定、簽訂到審核未能控制到位。負責收貨和采購的人員通常是同一個人采購程序極為隨意,沒有標準化。在接收采購時,他們只注重數量而不是質量。第三,農業企業擁有多種多樣的實物資產庫存管理水平低、庫存積壓和缺乏財產保護措施,也是有形財產會計控制方面更常見和更嚴重的問題。第四,對農業企業成本管理的控制薄弱,通常缺乏控制、預測和決策,導致農業企業成本高,利潤低。
四、農業小微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1.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財務管理的各個階段,因此需要改進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使他們能夠準確和及時地確定潛在的財務風險。農業企業需要聘請專家參加各種培訓,以提高金融人員的風險意識并加強他們的風險管理能力。
2.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改進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全面管理農業企業所有業務的預算,實現會計核算,建立模型,注意某些重要指標,對財務風險進行預警分析,盡量減少人為的財務風險
3.資本結構合理化。農業企業利用各種優惠政策抓住貸款機會,權衡利弊。就債務而言,各種期限的合理分配已經實現,償還債務的風險也減少了。農業企業還必須提高積累資本、開拓市場、增加銷售和提高農產品銷售效率的能力。
4.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機制。農業企業在作出投資決定時,應比較和評估投資項目的未來利潤,避免主觀沖動的假設。在農業投資之后,企業領導人應及時作出風險控制決定,以減少因市場變化和可能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潛在風險。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積極防范財務風險對于農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積極預防和化解這些風險。
參考文獻:
[1]李萍.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財務風險管控[J].中國市場,2019(07):146+148.
[2]徐智.內部控制對企業財務風險影響的非線性特征———理論推演與實證檢驗[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9(03):68-82.
[3]王濤.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關系探討[J].納稅,2019(0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