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崢輝
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為腹水,是肝硬化進展到失代償的重要表現,研究顯示,肝硬化腹水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5年內病死率高達50%[1]。目前現代醫學主要的治療方式為對癥治療,使用穿刺以及利尿劑等。但是不良反應巨大,患者會有電解質紊亂。中藥的介入干預可以減輕利尿劑的使用,提高患者的脾胃功能,同時中藥有扶正祛邪,調整機體陰陽的作用。筆者從2019年起對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赤石脂禹余糧湯加味進行治療,見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樣本選取地點為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選取時間為2019年7月—2020年8月,為肝硬化腹水脾腎陽虛型患者50例。對照組2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46.00±2.31)歲。試驗組2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34~60歲,平均年齡(46.10±2.33)歲。經統計學分析,2組患者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35~65歲;②無肝癌、上消化道出血等癥狀;③自愿參加,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心、肺、腎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②由心源性或腎源性引起的腹水;③過敏體質;④對重要制劑過敏的患者;⑤不愿意參加的患者。
1.3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肝硬化腹水診治進展—AASLD2012版肝硬化腹水診療指南介紹》[2]。脾腎陽虛證診斷標準參照《肝硬化腹水中醫診療規范專家共識意見(2011年,海南)》[3]相關內容進行診斷。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限制患者鈉、水的攝入保證營養支持,給予護肝治療,適當給予利尿劑,若是低蛋白血癥患者給予白蛋白,同時根據病因,給予抗病毒治療,治療1個月。試驗組給予赤石脂禹余糧湯加味,方藥組成:赤石脂30 g,禹余糧30 g,黃芪20 g,黨參20 g,山藥10 g,茯苓20 g,炮附片20 g,肉桂20 g,茯苓20 g,葶藶子20 g,淫羊藿10 g,甘草20 g。以上水煎服,100 ml,日2次口服。7 d一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
1.4.2 觀察指標①比較2組患者門靜脈與脾靜脈主干寬度和腹水深度。②比較臨床有效率。顯效:腹水消失,臨床癥狀改善,每日尿量>1000 ml,體質量減輕>2 kg,腹圍縮小>5 cm,實驗室檢查正常,病情穩定1個月;有效:腹水有所消退,每日尿量不足1000 ml,體質量減輕<2 kg,腹圍縮小>3 cm,實驗室檢查正常,病情穩定1個月;無效:臨床癥狀以及體征無緩解,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臨床總有效率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6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門靜脈與脾靜脈主干寬度和腹水深度試驗組治療后門靜脈與脾靜脈主干寬度和腹水深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門靜脈與脾靜脈主干寬度和腹水深度比較 (例,
肝硬化為常見的肝臟疾病,病因復雜,主要的病例改變為肝細胞壞死,并且有纖維化,疾病的最終結果為形成假小葉。肝硬化腹水為失代償期最為突出的表現,要積極地進行腹水的治療,不僅可以緩解臨床癥狀還可以防止肝腎綜合征、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等并發癥。西醫主要通過控制鹽的攝入,利尿以及補充蛋白質來緩解水腫,但是臨床效果并不顯著,同時由于大劑量地應用利尿劑,會導致機體水電解質紊亂,從而發生腎病綜合征、肝性腦病等。在中醫學中肝硬化腹水可以歸于“肝積”“鼓脹”范疇[4],該病病程纏綿難愈,同時與肝、脾、腎功能失調有關,肝病日久氣滯血瘀,肝絡不暢,肝郁脾虛,肝失疏泄,肝木橫逆犯脾,發生脾胃功能異常,脾臟健運失常,水濕內生,飲停胸脅腹部,從而腹水形成。當脾失運化日久,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腎臟受到影響,發生腎陽虛衰,腎陽虛于下不能溫化脾土,因此日久發生脾腎陽虛之證,脾腎陽虛日久,水濕無陽不能溫化,從而在體內堆積,停于腹部則發生臌脹。因此根據病因治療,溫陽利水為主要原則,赤石脂禹余糧湯出至《傷寒論》,是溫陽利水的名方,主要治療由于脾腎陽虛導致久瀉、久痢。近幾年有醫家研究顯示,赤石脂禹余糧湯加味可以有效治療肝硬化導致腹水,在止泄的同時可以有效控制水腫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5]。赤石脂、禹余糧合為君藥,兩藥合用具有溫脾腎之陽,收斂固脫的作用,《藥性論》:“補五臟虛乏”,《本草匯言》云:“滲停水,去濕氣,斂瘡口,固滑脫,止泄痢腸癖”。可見赤石脂為集補虛與利水于一身,《醫林纂要》中云:“補脾,斂固胃氣,瀉肝,去瘀血,厚大腸”,《雷公炮制》云:“益脾,安臟氣”。黃芪、黨參、山藥、茯苓、甘草為四君子湯,補氣健脾。培補后天之本,使氣血生化有源,實脾土,溫腎陽。炮附片溫中散寒,《本草備要》:“補腎命火,逐風寒濕”,淫羊藿補助腎陽,《本草綱目》云:“淫羊藿,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者宜之”。兩藥合用溫補腎陽。肉桂引火歸元:茯苓利水滲濕,升清降濁,消除機體水腫;葶藶子利水消腫。以上藥物合用,起到健脾陽、溫腎陽、利水濕的作用。綜上,赤石脂禹余糧湯加味可以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