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展
缺血性腦卒中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供血動脈狹窄和閉塞而導致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腦梗死,導致患者勞動能力下降。臨床研究發現,老年人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較為嚴重,常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從而增加腦卒中病情的高風險,不及時治療會影響患者生命安全[1]。臨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是以改善腦部微循環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為主,阿司匹林作為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對于病情較重者效果欠佳[2]。中醫學中認為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中風”范疇,其病因主要與腦動痹阻、痰濁瘀血、飲食不節等有關。補陽還五湯主要由當歸、桃仁、赤芍等多種藥材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3]。本研究旨在探討補陽還五湯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微山縣中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缺血性腦卒中老年患者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2組患者發病至入院時間、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病程1~48 h,平均(17.55±4.40)h;年齡60~80歲,平均(68.63±4.53)歲;男性25例,女性15例。觀察組患者病程1~46 h,平均(17.58±4.32)h;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齡62~82歲,平均(69.62±5.51)歲。此研究已通過微山縣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者;符合西醫參照《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4]中關于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者;發病至入院時間<48 h者;符合中醫參照《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5]中關于中風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符合以上中西醫診斷標準者等。排除標準:患有惡性腫瘤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治療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者;合并有自身免疫性或感染性疾病者;服藥依從性差,未能按要求服用藥物者;凝血功能障礙或合并其他血液系統疾病者等。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100 mg/次,1次/d的阿司匹林腸溶片(規格:50 mg;北京春風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1776)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補陽還五湯治療,藥物組成:紅花6 g,桃仁、赤芍、地龍、當歸各10 g,川芎12 g,黃芪30 g。常規水煎濃縮至300 ml,1劑/d,分早晚2次溫服。2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
1.4 觀察指標①2組患者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判定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其中顯效:病殘程度為0級,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量表(NIHSS)[7]減少90%以上;有效:病殘程度為1~3級,NIHSS評分減少50%~90%;無效:病殘程度>3級,NIHSS評分減少<50%。②對比治療前后2組患者的神經功能。采用NIHSS評分量表對2組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評估,滿分42分,分數越高,神經缺損程度越嚴重;對2組患者的生活能力進行評估,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8],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自理能力越強。③對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水平進行比較。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3000 r/min離心15 min),抽取2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使血清分離,治療前與治療后都需進行血清采集。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7.50%)較對照組(77.50%)更高(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神經功能治療后2組患者NIHSS評分均降低,其中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更低;ADL評分均升高,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NIHSS評分、ADL評分比較 (例,
2.3 血清IL-6、CRP、TNF-α水平2組患者治療后血清IL-6、CRP、TNF-α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觀察組患者3種血清水平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 (例,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等,均會對腦卒中的病情有所影響,近年來缺血性腦卒中在老年患者中的發生率不斷增高,嚴重威脅老年患者生命安全,而常規治療腦卒中的藥物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治療效果不明顯[9]。
中醫認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主要發病部位在于腦,但根本病機在于氣虛血瘀,腦中有瘀血,應以益氣活血為主要治療原則。補陽還五湯中黃芪作為君藥,具有氣充血行、散瘀祛血、補充精氣的功效;當歸作為臣藥,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地龍作為佐藥,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紅花、桃仁、赤芍、川芎具有散瘀通經、活血益氣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通經化瘀的功效[10]。其結果: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升高;觀察組治療后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而ADL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進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與王愛麗等[11]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老年患者在發生缺血性腦卒中后可引發機體內炎癥反應的增加,IL-6作為腦血管病中的促炎癥因子,在炎癥反應的過程中可增加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腦部炎性損傷,從而造成腦部缺血以及增加缺血神經元的數量,促進IL-6合成與分泌,最終導致CRP等炎癥介質增加,加速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程度,促進炎癥反應,使病情加重。TNF-α作為促炎性因子,可促進黏附分子的表達,當腦部血液異常時,其水平升高,加重患者正常的炎性反應,促進疾病進展。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川芎中的川芎嗪有抑制炎癥的作用;當歸中的當歸糖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12]。其結果:血清IL-6、CRP、TNF-α水平在治療后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表明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可降低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進而抑制炎癥反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與狄美琪等[13]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不僅可以抑制機體炎癥反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還可使臨床癥狀得以改善,加快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