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志
膝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關節退行性病變,以關節軟骨纖維化、增生、潰瘍為病理特征,可導致關節畸形等,嚴重威脅患者健康[1]。阿侖膦酸鈉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常用藥物,能夠有效促進軟骨修復、改善骨質結構、提高肌力、緩解疼痛,但單獨應用療效欠佳[2]。中醫藥對于關節骨病療效確切,有著簡效廉驗、不良反應少的優點,逐漸受到重視。中醫認為,肝脾腎三臟虧虛與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密切相關,治則應肝脾腎同治[3]。中醫藥對于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已得到認可,但關于其作用機制仍缺乏全面報道;研究發現,軟骨細胞分泌的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II型膠原等共同維持著關節軟骨的完整性及正常功能;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作為典型的炎癥因子,參與了關節炎軟骨基質的降解[4,5]。筆者從軟骨肝脾腎藏象著手,采用健骨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探討其療效及對TNF-α、IL-1β、MMP-9的影響,為臨床防治提供一定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簡單隨機分組為對照組(45例)與觀察組(45例),2組一般資料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膝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6],并經X線、CT確診;②符合中醫肝脾腎虧虛證,關節酸軟、隱隱作痛,舌質淡紅或苔白,或有齒痕;③近期未接受其他治療;④年齡40~80歲。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②風濕/類風濕關節炎;③關節已發生嚴重畸形者;④伴嚴重原發疾病者;⑤嚴重精神異常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予以阿侖膦酸鈉(國藥準字H20083481,萬特制藥有限公司)口服,70 mg/次,1次/d。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加服健骨湯。湯方組成:黃芪、懷牛膝各30 g,鹿角片、白術各20 g,枸杞子、黨參、山萸肉、茯苓、白芍、補骨脂、雞內金各10 g,獨活、炙甘草、炮附片各6 g,細辛3 g。每日1劑,水煎取汁200 ml,于早晚分服。2組均連續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進行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范圍為0~10分,評分越高,疼痛越嚴重;進行WOMAS骨性關節炎指數評價,主要包括關節疼痛、僵硬及功能3個項目,評分越高,提示膝關節功能越差。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30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留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TNF-α、IL-1β、MMP-9水平的測定,試劑盒為美國T&B公司產品,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5 療效評價標準療效標準參照文獻[7]而制定。治愈:患者經治療后,關節疼痛、腫脹完全消失,關節活動恢復正常;顯效:患者經治療后,關節疼痛、腫脹明顯減輕,關節功能基本恢復,不影響正常工作與生活;有效:患者經治療后,關節疼痛、腫脹有好轉,關節功能有改善,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將治愈、顯效、有效統計為總有效。

2.1 臨床療效2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93.33%)高于對照組(77.78%)。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VAS評分和WOMAS指數2組治療前VAS評分和WOMAS指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VAS評分和WOMAS指數均降低,且觀察組相比對照組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VAS評分和WOMAS指數對比 (例,
2.3 血清TNF-α、IL-1β、MMP-9水平2組治療前TNF-α、IL-1β、MMP-9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TNF-α、IL-1β、MMP-9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相比對照組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TNF-α、IL-1β、MMP-9水平對比 (例,
2.4 安全性評價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4例惡心嘔吐,2例腹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3%(6/45);對照組出現3例胃部不適,1例輕度便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89%(4/45)。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50,P=0.502)。2組治療后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均無明顯異常。
膝骨性關節炎治療目標旨在減輕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延緩疾病的進展。西醫治療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但不良反應多,且療效仍欠佳。而中醫藥不僅毒副作用小,且有著整體調節的獨特優勢,逐漸受到重視[8]。
中醫將骨性關節炎歸屬為“痹證”范疇,認為該病病位在關節,與肝脾腎臟腑功能密切相關,肝主筋藏血,肝陰不足則血不榮筋,筋脈失養;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運水谷精微,濡養臟腑、筋脈骨肉,脾虛失運,則機體肉削骨萎;腎藏精,為骨髓生化之源,腎陰陽不足,則氣血運行無力,筋骨失養,而導致關節腫痛、筋脈拘攣等癥狀[9,10]。因此,應從肝脾腎論治膝骨性關節炎。本研究健骨湯方中,枸杞子為平補腎精肝血之要藥,可滋補肝腎之陰;山萸肉為平補陰陽之要藥,補益肝腎、益精助陽;鹿角片、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補骨脂溫脾補腎壯陽;黃芪為補中益氣之要藥,健脾益氣、生津養血;黨參補中益氣、和胃、生津養血;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白術健脾益補氣、利水燥濕;雞內金健胃消食;白芍養陰柔肝止痛;炙甘草健脾益氣,并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補腎肝腎、養血止痛之功效。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VAS評分及WOMAS指數低于對照組,表明健骨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顯著,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
膝骨性關節炎機體組織處于慢性炎癥狀態。TNF-α是典型的炎癥因子,能夠刺激骨母細胞分泌大量破骨細胞活化因子,使得破骨細胞對軟骨的吸收作用增強[11];IL-1β通過與軟骨細胞受體發生相互結合,能夠促進透明軟骨細胞I、III型膠原蛋白的合成,抑制II、IV型膠原蛋白的合成,誘導軟骨細胞變性[12];MMP-9作為MMPs家族的重要成員,主要存在于關節軟骨細胞外基質中,其分泌增多,可引起關節軟骨結構破壞[13]。本研究表明,健骨湯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β、MMP-9水平,這可能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提高療效的重要機制之一。
綜上,健骨湯聯合阿侖膦酸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顯著,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1β、MMP-9水平,且安全性高。本研究樣本量小,其所得結果仍需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