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微
摘 要:小學生作業負擔過重不僅摧殘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有可能使學生從小就對學習失去興趣,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造成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及與應試教育下的考試制度及最終評價只看最終的學習成績等。這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不良的影響,教師應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做一個應對策略,為學生減負。
關鍵詞: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課業的減負;應試教育
作業負擔過重摧殘著小學生的身心,影響他們的成長,所以小學生作業負擔過重一直以來都是全共同關注的問題。如今,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一直沒有真正的消除,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小學生。
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我們的學生不得不加倍地努力學習,這讓大多數的孩子都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比學生本人還大的書包”、“寫到半夜還是依然寫不完的作業”這些都對小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可以說,小學課業負擔過重狀況以及成為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一大頑疾。[1]
面對這一嚴重的狀況我們應該如何解決?以下將具體闡述應對策略。
一、造成小學生作業負擔過重的原因
造成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應是很多面的,有的是來自傳統文化帶來的影響,有的是來自考試評價帶來的影響,有的是社會的壓力影響,還有的是家長及老師期望的影響??偠灾鐣?、學校及家庭的原因,盤根錯節、環環相扣。
(一)傳統文化帶來的影響
回顧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學而優則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等這些思想的影響可謂是深入人心,一直以來人們對子女、社會對下一代都有很大的期望,人們普遍都希望下一代能成為優秀的人。當今社會也是如此,人們對女子的期望從未減弱。這就出現了“我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青少年兒童從小學開始,課業量只增不減,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現狀越來越嚴重,這種情況將會是我們的孩子失去一個快樂的童年,并將“都是為了孩子好”的初衷變成孩子承受不住的負擔極大的愛。就如教育部長袁貴仁所說的“題海戰術、拼時間、拼體力以及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做法,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2],這明顯是弊大于利的,有可能將我們祖國的未來逼迫成一個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
(二)應試教育及考試評價帶來的影響
在我國從古至今學習都是為了應對考試,古有科舉今有高考。現今,家長和教師督促學生學習就是為了應對“應試教育”,根本不考慮孩子的發展。家長為了自己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便讓他們從小開始報各種補習班、買各種輔導資料增加學習內容;教師為了不讓學生考的分數比別的學生低,于是給學生布置各種作業,試卷也一打一打地發到學生手中,交作業的時間也不考慮以學生的能力是否能完成。
(三)社會壓力帶來的影響
當今社會用人單位對就業人員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工作崗位都要求至少高中以上的學歷,更有甚者,一些用人單位只招博士生或者碩士生等高學歷的畢業生,低于這些學歷的都不招。巨大的社會壓力壓在學校、家長及學生們的身上,學校和家長只能給學生施加壓力,用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希望能夠“高壓出人才”。
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之下,學生的課業負擔加重,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導致學生只會聽從老師家長的指揮來學習,而沒有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及能力。
(四)家長及老師的期望帶來的影響
家長受到生存的壓力,受到社會的壓力,形成了“一定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只為了自己的孩子將來不比別人差,只為了高考能取得好成績,只為了將來能找到好的工作崗位。
而教師也不希望自己所帶的班級的學生比其他班級的學生差太多,且“題海戰術”的思想根深蒂固,認為只要題做的夠多成績就能提高,不考慮學生本身的能力能夠完成多大量的課業,只是一味地布置作業,最終造成學生課業負擔加重,使學生失去了在小學這個年紀本該有的童心與快樂,剩下的只有堆積如山的課業。
二、小學課業負擔過重的應對策略
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要想改變這一現狀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制定應對策略并且需要全社會、學校、教師及家長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變這一現狀,讓我們的孩子回歸快樂的童年,全身心均衡發展。
(一)全社會轉變傳統觀念
轉變只有考上大學才能出人頭地的想法,達成“不成龍不成鳳也能成為優秀的人”的共同想法。全社會樹立“職業無貴賤”的想法,取代“學而優則仕”的觀念,無論成績好壞都能出造福社會的人才。
(二)改革教育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陳舊的教育方式是為了應付考試,是為了考試而將知識死記硬背,“一考就背,考完就忘”的風氣一直都很普遍。學校應該多開設提高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課程,教師精心設計習題幫學生復習,課后作業在于精在于是否能讓學生鞏固知識而不在于“多”。讓學生將靜坐著做題的做法應該改為動手、動腦相結合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玩中學才能將知識變成自己的,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
(三)評價標準多元化
學業最終評價的標準不應該只看最終的期末考試,而應該多元評價。應該變成學生自己評價、同學之間互評以及教師的評價相結合再加上學生的平時表現一起評價。平時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活動能力及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意志力以及道德情操等多方面的能力。
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狀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應試教育,而開展素質教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的途徑,相信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課業負擔過重的現象將會得到逐漸減輕直至改變。
參考文獻
[1]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對話教育熱點[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2
[2]袁貴仁.題海戰術加重課業負擔,不符合教育規律[Z].中新社,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