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 要:針對我國學前教育而言,有關游戲的相關問題都具有著一定的特殊意義。在當前幼兒教育的領域中將游戲分為兩大命題,分別為:可將游戲看作一項針對幼兒教學方面的基本活動、也可看作是幼兒園主要以游戲作為一項基本活動。前者主要是重點發展幼兒的心理學教育,是對幼兒的生活與發展關系同游戲的概括與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對游戲發展方面的價值給予了肯定,后者則是對幼兒教育和游戲間的關系進行了總結與概括,主要是對游戲教育方面的價值給予一定的肯定。以上問題都能積極的反應出我國幼兒教育界對學前游戲的真實態度。
關鍵詞:幼兒教育;領域;游戲理論;實踐分析
幼兒時期的學生都有著很大的好奇心,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應重點滿足幼兒的特點與需求。教學的主要活動內容就是游戲,可以通過組織游戲活動的形式來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從而引導幼兒能夠多方面的了解到科學知識、自然知識與社會文化的生活知識等,也能從根本上推進幼兒園教育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不管是實踐活動或是游戲理論,在進行教學案例的制定時都應始終堅持以幼兒為本,來確保他們的身心將康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
一、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
游戲是一項最為基本的幼兒活動,基本活動主要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除基本近視與睡眠外所占時間比例與次數做多的一項活動、第二種就是指對幼兒的生活與對幼兒的發展和成長起到重要音響的一項活動。而游戲則是能夠滿足于以上兩種情況的主體活動。根據近年來心理學家以及馬斯洛等的研究觀察表明,可以適當的將基本需求劃分為三個層次和九中需要,分別為:社會性交往的需要、被尊敬和認可的需要、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對環境理解方面的需要、認知需要、影響環境方面的需要、身體活動的需要、基本生存的相關需要、安全需要。第一層需要主要以維持機體的生命安全和生長發育,這也是對所有而言的一項基本需要。若幼兒的此層次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余兩種層次需要的發展與形成。只有確保并滿足了幼兒的吃喝睡這三種基本生存的需要,幼兒的機體才能進行活動,也能夠從而給幼兒帶來足夠的安全感并對外部有著最原始的信任感;第二層需要指的是同外界能夠保持信息交流的協調發展與平衡的需要,也需要對環境有著一定的理解與影響,這種生理機制能夠確保神經系統始終保持在最佳的喚醒水平;第三層需要指的是自我發展和社會性這兩方面的需要,其中包含了自我實現、社會性交往與尊敬認可方面的需要。以上需要能夠驅使幼兒能夠有效的進行游戲活動的開展,并與環境能夠保持協調的發展{1}。
二、將以幼兒為本作為基本的游戲理論原則
游戲除了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項主要內容外,在日常的幼兒活動過程中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在疫情期間,很多的家庭都摸索出了有關游戲活動的新內容與新形勢來進行幼兒的教育。并在疫情被控制后,大多數家長都不在對孩子進行嚴厲的約束,讓幼兒們能夠到室外進行游戲活動的展開。對于低年級的幼兒需要在家長陪同下進行活動,稍微高一點年級的幼兒可以組隊進行游戲的開展。在對幼兒進行一定的觀察后,從中可以發現游戲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能夠強健幼兒的體魄并增加他們的抵抗力,還能培育幼兒自小就養成集體意識、分工意識、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等。應首先明確,學習知識僅僅只是教學活動的根本,但并不能看作是幼兒教育階段的全部,在游戲活動的開展時,應將幼兒擺在主體地位,教師去適當的引導幼兒去積極的參與到游戲當中去,并引導他們去制定相應的游戲規則與內容。通過以上方式能夠有助于引起并提升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也能從中激發出幼兒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與積極性。在幼師教導幼兒進行樂器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對樂器本體的興趣會很大程度上高于對樂器學習所產生的興趣,因此面對此情況,可以首先讓幼兒對樂器進行自行探索,讓他們通過彈、敲、拉等形式先自己摸索出樂器發生的方式,并分辨出多種樂器的音色差異性。從而引發他們對樂器的組成與形狀進行仔細的觀察并加以思考,通過這種教育方式,最終達到的效果不僅高于幼師的枯燥講解,還能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性。
三、將游戲與社會活動進行有效的結合
幼兒在接受學前教育時期會經常去模仿父母或老師的言行舉止,因此可以將角色扮演納入游戲活動的范圍內,可以讓女孩進行過家家游戲的開展,男孩去扮演自己喜愛的動漫人物與大英雄等{2}。以上都屬于幼兒成長階段的一項必經之路,幼師可以適當的利用此特點去積極的引導幼兒通過游戲來對社會與生活有著更深入的了解和體驗。例如,讓幼兒進行父母角色的扮演,首先讓學生對父母進行簡單的介紹,介紹父母的工作、愛好與性格特點,之后設置一些游戲活動讓幼兒去根據在家里所見的父母對話與動作進行模仿。最后,也可以讓幼兒上臺進行表演,不僅可以讓他們在表演中去了解到父母的社會身份,也能同時鍛煉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3}。在幼兒的在讀期間,教師可以在室內活動與室外活動的過程中都可以將所學習的內容與游戲進行有效的結合,以學習作為主體、將游戲擺在輔助的位置上,始終秉持著以幼兒的身心發展作為首要目的來進行教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學前階段幼兒的身體與語言都屬于一個發育的關鍵期,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幼兒并不具備完善的學習觀、價值觀和秩序觀,所以他們的活動習慣仍就有著自發無序等特點的存在。因此若想讓幼兒能夠在此階段從游戲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出幼兒的自主學習性。學前教育主要以培養幼兒去養成各種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為主要目的,從而激發出學生的自覺性,這也是對所有幼兒教師的一個重大的考驗。
參考文獻
[1]陳竹.我國幼兒教育領域中的游戲理論與實踐[J].智力,2020,(21):34-35.
[2]賈秀杰.淺談幼兒園的游戲教育[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4):160.
[3]王志華.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開展游戲教學[J].學周刊,2020,(0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