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志
摘 要:隨著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們對各個階段的教育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其中當然包括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幼兒園階段的激烈競爭已經越來越多的被人們談及。跟隨人們高要求而來的是幼兒園階段的教育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在創新教育這一方面。在當下這個時代,創新人才以及在教育中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被大眾所討論的議題。是否能夠培養出創新型人才也成為了評價教育是否成功的一種標準。就幼兒園教育來講,當下的幼兒園教育越來越注重培養幼兒的創新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最多的手段就是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關鍵詞:幼兒;區域活動;創新素養
幼兒園區域活動,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對幼兒園中的環境進行區域性的劃分。簡單來說,也就是搭建不同情景的教學空間。對幼兒園進行區域劃分是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和認知環境。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破傳統教育中孩子們處于被動學習,靜態學習的局面,眾所周知,幼兒園的學生正處于對事事都好奇,并且十分愛動的狀態。所以區域的劃分就很好地為孩子們提供了可以自由選擇、自由活動的空間。這就實現了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活動、自由交流的要求,以此為基礎,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素養。
一、通過區域活動中的多種情景設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在的幼兒園區域活動雖然包括設置不同情景的部分,但是早已經不限于簡單的情景設置。除了情景設置以外,現在的幼兒園區域活動更多的是為了體現某一區域的功能性而設置的。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忽視區域活動中情景設置的重要性,其實,從根本上來講,某一區域的功能性也是通過創設不同情景的方式實現的。根據調查,現在的幼兒園常設的活動區有數學區,科學區以及美術區和音樂區等等,所以,現在一家普通的幼兒園也可以滿足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的多種需求。當然,幼兒園區域活動并不只限于情景設置和具備多種功能的區域,還包括在設置區域的時候不同的等級性和層次性。例如,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在現在的幼兒園中,活動區域的劃分是根據年級不同而有所區別的。也就是說在實際的區域設置中,針對小班,中班和大班的設置是不同的。拿美術區來舉例,針對不同年級和不同層次的學生,各種不同的學習區域內所提供的學習材料也具有不同的難易程度。我們都知道針對好奇心極強的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們,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可能實質性的知識傳授內容較少。更多的時候是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各種豐富多彩的,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活動,這些多彩的游戲活動是孩子們學習知識和建立認知的主要途徑。這也是我們進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初衷——即為了使孩子們能夠產生持續的動力來參與到學校的活動當中,簡單來說就是讓他們保持對于學習的興趣。所以通過創設不同的情景,是一個激發興趣的很好的途徑。首先,多彩的情景設置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會持續性地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這也為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素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為眾所周知,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實現創新的必要的前提條件。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進行創新思考
在幼兒園中設置多種多樣的活動區域,的確給了孩子們自由思考和自由交流的空間。這樣的確有利于創新思想的火花的誕生。但是我們要結合實際考慮,這畢竟是在幼兒階段,孩子們的自主思考能力還遠遠不夠,需要教師們更多的引導和啟發。當然,教師的角色在這里變得更為重要,也不只是因為要發揮引導作用的原因。在幼兒園的教育階段,對學生們的管理既要“松”也要“嚴”。這里的“松”指的當然不是管理上的松懈,而是強調輕松、有趣、無壓力的學習氛圍。而“嚴”指的是對孩子們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要進行嚴格把控。就像我們在上文中提到的,對幼兒園進行區域活動的劃分,實際上是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由活動的空間。學生的活動空間變大,這就自然需要教師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周遭環境與心理過程。其實在實際的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對于幼兒園中進行活動區域的設置,有很多家長產生了擔心和焦慮。首先是出于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的考慮,家長們擔心在自由活動的區域內,尤其是一些手工活動的區域,孩子們會因為使用材料不當或者認知不到位而受傷。另外,家長們也擔心在活動區的設計中會出現不利于孩子們心靈健康成長的內容。所以如果我們要保障這些活動區域的設立能夠最大化地發揮作用,就首先要強調教師所應該承擔的責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他們的人身安全等等。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教師的關注點要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作為一名幼兒階段的教師,要具備在細節上的觀察力以及細膩的思考。尤其是在實際的活動當中,要尤其關注一些不愛活動,說話少,性格較為內向的孩子。在整體上要對所有的學生持鼓勵態度,對學生要多贊揚,多鼓勵。總之,教師的引導作用對于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素養也尤為重要。
三、鼓勵學生自由交流和相互學習,碰撞思想的火花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在幼兒階段時會經常的去模仿周圍其他人的行為,所以這也是我們創立活動區域的目的之一——即增強孩子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因為首先在活動區域的劃分上,孩子們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去選擇的。所以最后在同一區域內的孩子們,我們可以大概認為他們是具有相同的興趣和愛好的,所以在同一個活動區域的孩子們會有很多的主動交流,而且根據調查顯示,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們尤其會觀察周圍同伴的一言一行。所以教師在帶領孩子們做活動的同時,要主動去引出話題,進而引發孩子們的討論,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也是他們不斷進步的重要力量。
總之,在幼兒園的多種創新教學方法中,區域活動教學法的確顯現出了它的優勢。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也需要注意情景設置的創新以及教師的引導作用,為幼兒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楊玲,馬曉燕.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提高幼兒創新素養[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2):157-158.
[2]陸燕.在學習性區域活動中提升幼兒的創新素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3):7.
[3]殷麗娟.玩轉自然 玩出精彩——淺談自然區域活動中幼兒科學素養的培養途徑[J].考試周刊,2020,(8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