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婧 曹宇 蔣海





摘要:通過某工程高壓噴射擴大頭錨桿驗收檢測,依據(jù)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結合試驗數(shù)據(jù)等,較全面的描述了該類型錨桿的施工工藝、試驗方法,指出高壓噴射擴大頭錨桿比普通錨桿更具有承載力高、上拔位移量小等諸多優(yōu)勢,為基礎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高壓噴射擴大頭錨桿 檢測 數(shù)據(jù)分析
1前言
高壓噴射擴大頭錨桿是地基處理抗浮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承載力指標是錨桿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也是錨桿施工技術水平最主要的參數(shù)。由于它具有施工工藝簡單、和以前使用的抗浮樁相比成本低、和普通錨桿相比承載力高、上拔位移量小等諸多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在建筑工程的相關領域。
2工程、地質(zhì)概況
2.1工程概況
本工程場地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郵運南路與安順路交匯處西南角。擬建工程為地下3層車庫;框-剪結構,獨立基礎,采用高壓噴射擴大頭錨桿作為永久性抗浮錨桿,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設計桿長13.00m,設計普通錨固段孔徑200mm,長度為7.00m,旋噴擴體段直徑為600mm,旋噴擴體段長度為6.00m。總桿數(shù)89桿,設計錨桿抗拔力特征值為500kN,錨桿所用鋼材為PSB1080級無粘結預應力螺紋鋼筋,fyk=1230MPa,螺紋鋼筋為1Φ36,預應力鋼筋的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小于3.5%,斷后伸長率不小于6%,鋼板采用Q235B級的碳素結構鋼。具體設計參數(shù)表見表1,高壓旋噴擴大頭錨桿大樣見圖1。
2.2地質(zhì)概況
根據(jù)鉆探揭露,在勘探深度范圍內(nèi)的地層全部為新近填土和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其巖性以雜填土、粉土、粉質(zhì)粘土、粉砂、細砂為主。根據(jù)其巖性特征,物理力學性質(zhì)指標、靜探曲線線型,將勘探深度范圍內(nèi)土層劃分為8個工程地質(zhì)層。各土層分布及巖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形狀、密實度、土層厚度及層底埋深見表2。
3施工技術要點
3.1鉆孔及成孔:施工前應進行現(xiàn)場工藝試驗調(diào)整和確定合適工藝參數(shù),檢驗擴大頭直徑和錨桿承載力。明確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擬定錨桿失效補救措施。
3.2旋噴流程:定位→水泥漿制備→旋噴樁機鉆進至設計深度→旋噴提升施工→移機至下--孔位→回灌。
3.3注漿要求:向下傾斜或豎向的錨桿注漿,注漿管的出漿口至孔底的距離不應大于30mm,漿液應自下而上連續(xù)灌注,且應確保從孔內(nèi)順利排水、排氣。噴射提升速度10~20cm/min,旋轉速度10~20轉/min。水泥漿為水灰比0.45純水泥漿,噴射壓力25~30MPa,漿量75L/min。注漿后待擴體錨固段成型且孔口出現(xiàn)溢漿時即可停止注漿。
3.4桿體及擴體部分施工:錨桿桿體采用外涂環(huán)氧富鋅類底料的高強鋼筋制作,涂層與鋼筋基層的附著力不宜低于5MPa,噴射擴孔后應立即下錨并及時注漿,注漿管與螺紋鋼筋綁扎在一起放入鉆孔,注漿管應能承受5.0MPa的壓力,能使?jié){液順利壓灌至鉆孔底部擴體錨固段。擴體部分的注漿采用高壓注漿工藝,水泥凈漿灌注,水泥漿液應攪拌均勻并過篩,隨拌隨用,應在初凝前用完。
4試驗結果
4.1本工程試驗依據(jù)設計文件和規(guī)范要求,選取了6桿載荷試驗,最大加載量均為750kN,采用單循環(huán)法,初始荷載宜取錨桿抗拔力特征值的10%,分級荷載宜取錨桿抗拔力特征值的50%、75%、1.00倍、1.20倍、1.35倍、1.50倍。具體加載分級如表3所示。
4.2測讀方法:每級荷載的穩(wěn)定時間均不應小于5min,最后一級荷載的穩(wěn)定時間應為10min,并記錄每級荷載下的位移增量。如在上述穩(wěn)定時間內(nèi)貓頭位移增量不超過1.00mm,可認為錨頭位移收斂穩(wěn)定;否則該級荷載應再維持50min;并在20、30、40、50和60min時記錄錨桿位移增量。達到試驗最大荷載值,應觀測10min。待位移穩(wěn)定后即卸荷至0.1倍設計值,然后荷載鎖定。
4.3本工程6桿錨桿驗收試驗概況表見表4,錨桿驗收試驗U-δ曲線見圖2。
5結果分析
5.1從表4分析可知, 6桿擴大頭錨桿試驗過程正常,在最大試驗荷載作用下錨頭位移收斂,累計上拔位移量在3.69mm~3.98mm之間,位移差為0.29mm,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
5.2從圖2分析可知, 6桿擴大頭錨桿的U-δ曲線在分級加載作用下,上拔量差異很小,當位移穩(wěn)定后即卸荷至0.1倍設計值荷載鎖定時,15#桿和6#桿的殘余上拔量較小,其余4桿在2.65~2.81mm之間,相對集中。
5.3從現(xiàn)場實際試驗過程情況來看,本工程6桿錨桿試驗均采用支墩反力裝置,能提供反力為1000kN左右,錨桿桿體穿過穿心大梁及1200kN穿心千斤頂,上蓋500mm×500mm×50mm穿心鋼板后用2kg重高強專用螺母擰緊固定。整體試驗過程正常。檢測數(shù)據(jù)真實可靠。
5.4從表5分析可知,6桿試驗錨桿在50kN荷載作用下,位移上拔量在0.49~0.65mm,250kN在0.54~0.65mm,375kN在0.51~0.56mm,500kN在0.44~0.60mm,600kN在0.52~0.61mm,665kN在0.34~0.55mm,750kN在0.49~0.67mm。分級位移的離散率小,上拔位移均勻。
6結語
本工程錨桿類型為高壓旋噴擴大頭錨桿,從試驗結果來看,該類型錨桿比普通抗浮錨桿承載力高,上拔位移量較小且均勻,除桿體的彈性位移變化外,擴大頭處的位移量很小幾乎未被拉“動”,設計的安全系數(shù)儲備較大。
參考文獻
[1]《高壓旋噴擴大頭技術規(guī)程》(JGJ/T? 282-2012)中國計劃出版社
鄭州市建設工程質(zhì)量檢測有限公司 鄭州 45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