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瑩
摘要:針對植物栽種、景觀選擇,需要綜合生態學原理,清楚不同植物間共生與競爭關系,通過合理搭配營造符合實際情況的山水美景,清潔優化環境;針對地域設計,需要清楚了解不同的風土人情、城市的變化歷程,通過借鑒異域風情,打造符合當地人的社區環境,地產開發商應當重視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打造人性化社區環境,提高景觀設計質量,為居民提供幸福生活家,重視人性化發展特點,打造美好家園。本文主要分析基于建筑生態設計理念下的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
關鍵詞:生態設計;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
引言
景觀設計是城市社區生活重要部分,設計合理的景觀不僅可以提高居住體驗,增加居民歸屬感,還可以提高生態效益,維護城市生態發展。景觀設計從工業化景觀設計成為生態景觀設計,引發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思考,惡化的生態環境危害人們生活,破壞地球環境,因此全面建設生態社區是現代發展的重要方向,合理的園藝布局、專業化景觀設計,無一不是為人們幸福生活保駕護航,專業化景觀設計需要涵蓋大量的行業知識,了解不同人群的運動休閑需求,為不同家庭設計符合家庭休閑的場所。
1、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建筑生態設計理念分析
1.1建筑生態設計理念在景觀設計中的意義
生態環境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通過獲取自然資源來生產經營,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因此人們日益關注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保護自然,減少浪費,生態觀念深入人心。現代居住區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增加人們的歸屬感,打造和諧的生態理念,提高人們真實的自然感受,營造舒適愉悅的體驗感,以低碳環保為主題,全面把控健康與舒適感,維護城市園林的生態平衡,減少城市熱島效應,減少城市污染,綠化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生態效益,為創造和諧美好社會保駕護航。
1.2生態園林注重生態保護,與自然環境協調
綠色低碳是人們生活的主旋律,景觀設計要重視生態系統的保護,在不破壞原有植被的情況下,開發環境的實用性,盡可能保證植被的完整性,注重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減少原有自然環境的破壞,充分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人們的居住離不開自然環境,擁有優美的綠色生態,對人們的生活娛樂大有裨益,設計居住區應當重視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關系,提高人們的居住體驗,將綠色生態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進一步提高人們生態環保理念。
2、現代城市居住區的設計理念
現代城市居住區的環境質量與人們的生活起居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對于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首先應達到使用的功能要求。居民的休閑、運動、文娛活動等,都可以在居住區的景觀中進行。不論是景觀道路、景觀構筑物、置石假山等人工建造成分,還是地形、水體、植物等自然景觀面貌,都要從人的使用心理、行為習慣的角度出發,通過色彩、形式、質地等方式營造出各種環境氛圍。另外,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應遵循所處位置的地域性要求,呈現與當地人文、水文、氣候等自然特質相匹配的環境特征。比如在設計風格上不能盲目地追求豪華、檔次,隨意使用建筑材料,忽視了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從而使居住區的景觀看起來大同小異、千篇一律。在設計時,一定要遵循本土的文化理念,注重居住區景觀的設計對民族的、文化的精神內涵的彰顯。再者,居住區的景觀設計要適當地進行藝術意境的營建,注重變化與統一、局部與整體的形式之美。不論是什么年齡層次的人群,都能夠在居住區的景觀場地中體驗到身心舒適、賞心悅目的游憩感受,形、色、香樣樣具備。在以上功能、文化、意境都能達到的同時,還需考慮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即在設計上,使用環保、節能、節約各類資源的材料和構筑方式,合理利用土地,不亂挖亂造、肆意砍伐。盡量使用當地的原生植物,在引進外來植物品種時,確保不破壞生物的種類多樣性。將先進的生態設計理念融入進設計中,放眼未來,為后期養護管理的跟進做好必要的措施和準備。
3、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策略
3.1合理應用生態技術與環保材料
建筑設計要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生態技術與環保材料,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如使用合適的自然資源與人工材料,針對磚石、木材、大理石、陶瓷等人工建筑材料的選取應當考慮使用環保材料,減少自然污染,運用具有耐磨、高溫的高分子環保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實用性。在生態停車場的設計上可以采用綠化設計,使得綠地有凹陷空間,聚合物纖維結合混泥土草磚的設計有效增加摩檫力,增加停車場的安全性;道路選材以透水性較好的彩色瀝青為主,可以減少積水問題,增加視覺效果,小區人行道可以選用防滑的環保透水磚,便于居民細細品味風景,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在小區金屬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光污染問題,強烈的光污染容易引起居民的強烈不適,一般采用啞光效果的材料為主。
3.2多元化營造居住區的意境氛圍
將形式美法則與空間設計的手段相結合,多元化營造居住區的意境氛圍,使居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自發地去欣賞、愛護居住區的環境。形式美法則中的統一與變化、對比與趨同、均衡與穩定、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等,可以用來指導景觀設計師去提升設計方案的藝術美感,提升居住區環境的審美價值。另外,這里說的多元化是指全方位考慮環境與居民之間的互動關系,使人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器官感知都應調動起來,真正去構建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例如居住區景觀的光環境,應從白天和夜晚以及季節3個角度來考慮其設計。居住區景觀中,綠化的合理種植可以避免夏季的曝曬和冬季的寒風侵襲,這就是從季節的角度去考慮種植的設計。居住區夜晚的燈光設計與商業空間是截然不同的,居民在夜晚的光環境中生活、起居,視覺上的感受很容易受到光環境的影響。良好的燈光環境,可以有重點地凸顯景觀美物的同時,不對近距離的住宅產生不良的光污染,更不會打攪低層居民的隱私活動。
3.3種植設計的人性化
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居住區的景觀應強調種植設計的人性化。種植設計的人性化是指在景觀設計中盡可能強調“綠色”主題,可以讓居民直觀感受到。在居民區創造的自然風光中,在城市中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主要原則是遵循“組樹”和“雕刻花草樹木”的基本原則,著重于組隊種植和斑塊種植,通過各種類型的植物創建具有當地特色的植物景觀。進入室外花園空間的主要目的是娛樂、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在進行設計種植時,要注意植物的色彩搭配,豐富園林空間的層次,使景觀園林更加層次化和立體化。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應注意種植植物的選擇和規劃,以提高整個項目設計的視覺效果。一方面,在對居住區景觀花園進行人性化設計之前,要了解項目所在區域,本地植物和景觀空間規劃的氣候特征,以便可以更好地控制整個項目設計整體結構中的空間和風格。同時,要對各種植物的種植,生長特性和維持進行分析和研究,以免在隨后的移植和維持中承擔許多復雜的任務。
結束語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居住體驗,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地球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低碳綠化的生活觀念深入人心,深化建筑生態設計在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通過將技術與藝術相結合,充分利用環保材料合理設計建造各種景觀,并在其中融入藝術性質,提高景觀設計的質量,用更高水平的技術和藝術標準改善城市的居住體驗,開發生態化景觀設計。
參考文獻
[1]胡華中.生態設計理念下的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探析[J].城市公共藝術研究.2019年
[2]于俊鴿.基于建筑生態設計理念下的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策略[J].四川水泥.2020年
[3]徐軍,周艷.關于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分析[J].建筑設計.2015年
[4]王晶晶.生態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研究[J].居業設計.2017年
[5]姚和金.我國城市綠化何去何從[J].現代園藝,2017(9).
浙江刻意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 紹興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