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棟 王德丙
摘要:在社會經濟與技術的蓬勃發展中,我國的各行各業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測繪工作的整體效果也有明顯的提升,同時和測繪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使用有著極大的關聯。測繪新技術能夠在多種條件下進行測繪工作,在數據處理方面又著極大的作用。
關鍵詞:測繪新技術;國土空間規劃:管理;作用
導言:
最近幾年,我國已經在多個地區進行試點工作,對空間規劃的主要技術特點以及實際的手段進行分析,從實踐中得出,現代信息技術和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相互結合與關聯,將使得空間規劃和管理更加完善與高效。
一、國土空間規劃概念
國土空間規劃是對一定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的安排,包括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屬于規劃工作范疇,在我國規劃體系中居于基礎地位。規劃這個詞,也就是為規劃對象設定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路徑。
我國當前主要有四種規劃類型,即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臻g規劃也就是國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規劃作為一種規劃,其規劃對象是國土空間。國土空間是國家主權與主權權利管轄下的地域空間,是人類生產生活的載體和場所,包括陸地國土空間和海洋國土空間;正如發展規劃是一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治理手段,國土空間規劃本質上是一種對國土空間的治理手段;正如經濟社會需要治理,國土空間也需要治理。過去因為國土空間治理不力,導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無序,結果是生態環境破壞;國土空間治理的主要內容,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修復等。國土空間治理的目標,如若干意見所說,是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直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形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國土空間治理的目的,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設美麗宜居家園。國土空間規劃是建設美麗宜居家園的一種空間治理手段。
二、構建我國空間規劃體系的意義
我國空間規劃的各個體系還不夠完善與健全,在全國區域當中缺少有效的支撐與溝通,有機銜接的國土空間規劃更是有很大的不足。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了必須強化空間管控、構建合理空間規劃體系的階段。
1.構建空間規劃體系是徹底解決空間無序問題的根本渠道
我國自然資源的人均分攤份額較少,水土能礦資源的空間分布和人口的地區分布有著很大的差異,對于區域的不合理開發與利用使得相關資源的配置出現問題,產生較為嚴峻的結果。建立較為完善與科學的空間規劃系統,對生態的破環以及環境污染都有一定的幫助,更是空間利用開發失序低效等諸多問題的根本途徑。
2.構建空間規劃體系是解決部門規劃沖突、釋放規劃合力的必要手段
從當前的規劃情況來分析,相關部門編制的規劃在空間上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不但使得規劃資源出現更多的損耗與浪費而且還使得空間開發的難度系數增大。以系統論思想科學構建合理的空間規劃體系,明確不同規劃的定位和功能,理順各類規劃之間的關系,是根除部門規劃沖突、促進形成規劃合力的必要手段。
三、測繪新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作用
測繪新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一直有著基礎性的作用,有著很強的支撐效果,當我們說到基礎的主要功能時,可以使用樓房的地基來作為基礎性分析。因為樓房不管是建到多少層,地基都會是永遠起著支撐的作用,因而測繪技術所展現的作用不僅僅是基礎范圍內的。
在研究數字中國和智慧城市的相關環節當中,沒有測繪技術的運用是絕對不行的。測繪不但能夠提高數據支持,還有相關的技術手段。除了圖形處理,測繪還能夠進行數據的研究與探討,未來的國士空間規劃,不管是前期工作和中期以及后續的工作都需要測繪信息技術子以支撐。測繪新技術將會為國土空間規劃創造更有力的形勢以及帶來新的變革。此外,在現代測繪技術的支撐下,國士空間規劃和管理的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相關部門的變革,使得測繪相關領域和社會相關部門有著更深入的關聯,使得測繪自身出現變化,技術得到創新。但也因為測繪新技術的介入,帶動相關行業例如資源管理、國土規劃隨之變化。在測繪新技術的運用以后,以往傳統的管理方式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空間規劃的情況當中,能夠進行實時有效的監管與控制,發現問題可以馬上進行改正。以往都是在規劃以后,再等一段時間甚至幾年再去進行調整。因此,測繪和國土空間規劃的關系是雙向影響的關系。
四、國土空間規劃中新技術的應用
1.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與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融合
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必須具有前瞻性。實踐證明,測繪地理信息新技術與移動互聯、與物聯網的融合,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目前,在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準備工作中,對數據的要求更加嚴格,隨著移動終端技術和寬帶無線接入技術的快速發展,這為更好地滿足測繪地理信息個性化、泛在化需求提供了前提條件:地理信息與移動互聯網的高效結合,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城市和地區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使得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更加滿足未來的發展需要,使得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實更加完善與全面;物聯網的主要發展目標就是使得物和人以及物與物之間得到更多的聯系,使得對物的控制和管理更加高效。這對一于個地區的發展和實際狀況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作用,并且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前瞻性以及對未來的預測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從當前來看,物聯網的應用使得當前的社會發生數位化,和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相互結合與應用以后,使得其工作范圍更加廣闊。
2. 3S(即GPS系統、GIS系統、RS系統)的應用
3S技術是GPS系統、GIS系統、RS系統的綜合體,與現代科學技術組合,可滿足國土空間規劃的各項需要,介于自身綜合性優勢明顯,逐漸代替了地面定位技術,使測繪技術得到了質的飛躍。GPS系統即全球定位系統。在當前信息化時代,GPS系統應用范疇逐漸拓展,其主要是指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在空間規劃實踐中,作為技術人員首先需要選點、構建測量標志、定好節點間距,處理分析、記錄多次測量的數據信息,然后經過針對性分析,獲取精準的需要數據,最后建檔并上傳數據,為工作展開奠定基礎。GIS系統即地理信息系統,主要依附計算機硬軟件系統,采集與處理地球表層空間內的地理分布數據信息。在工作實踐中,通過發揮自身優質的地理信息處理功能,可實現信息同步,對空間與動態決策提供了幫助,確保了測繪工作的時效性與科學性。至于RS系統則是借助RS系統中傳感器,可獲取遠距離的目標體電磁波信號,通過計算機設備處理,即可得到想要的數據信息。其中立體攝影測量方式應用最為廣泛,可實時獲取三維信息,將目標范疇內的地質地貌信息適時掌控。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立體攝影測量技術發展的步伐,實現了以往合成孔徑雷達、干涉雷達技術趨勢的轉變,進一步確保了地形數字高程模型的利用價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手段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測繪技術勢必向著更精準的方向發展。各種測繪新技術的不斷結合將會使得城鎮空間規劃與管理更加完善,從而促進經濟和社會技術的不斷進步。測繪地理信息科技與上述諸多新技術的融合,并不是單一“點對點”的融合,而是綜合“多點對多點”的融合,即多種技術之間的有機融合。數字化測繪技術作為新興技術正逐漸替代傳統技術,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重要的價值信息。
參考文獻
[1]要少峰,楊鍇.測繪新技術在國土測繪工程中的運用探討[J].門窗,2019(20):289.
[2]譚正文.測繪新技術在國土測繪工程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風,2019(21):1
鎮平縣自然資源局 47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