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德
惠安影雕的源頭要追溯到清朝時期,由清代李周創作的“針黑白”工藝為惠安影雕的起源。直至20世紀70年代,惠安石雕廠的多名工匠聯合美術界的知名人士蔣清奇在石雕工藝上加以創新,創造并定義了影雕工藝。因惠安影雕工藝可以在極為淺薄的石板上雕刻出形象逼真的畫像,故而惠安影雕也被譽為“中華一絕”。惠安影雕發展至今已經形成多種制作工藝和雕刻手法,但以當今社會的藝術審美來看,缺乏工藝產品的創新理念,傳承者對工藝的鑒賞能力也稍有欠缺,這些因素影響了惠安影雕的良性傳承,局限了影雕工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純手工影雕先在石板上描畫出畫像的外框,然后用鋼鑿釬根據參照畫像雕刻成型,完全不借助任何的現代化工具,是真正的純手工雕刻。這種雕刻手法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雕刻出的圖像沒有規律,雕刻者可以根據參照畫像決定鑿點的深淺和粗細程度,使作品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效果。由于純手工的影雕雕刻制作周期長,需要雕刻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故而不適合大規模生產,但只有用純手工影雕工藝雕刻出的優秀作品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品。

內蒙古風光圖1
手工影雕作品在當今市場上非常常見,手工雕刻就是用現代化電動工具和人工手法相結合,在整體制作過程中與純手工影雕基本相同,不同點就是由鋼鑿釬換成現代化電動工具,雕刻出的圖像軌跡存在規律性,雕刻出的作品也少了一些靈性與魅力,與純手工影雕工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效果,手工影雕工藝常用在山水畫像中用于表現風景和山體。
近幾年來激光雕刻工藝逐漸應用于石板雕刻,激光雕刻技術主要是錄入參照圖像后通過計算機進行識別,用激光點陣進行雕刻,雕刻機器對于雕刻效果的影響極大,通過新型的雕刻機器可以看出雕刻點陣的具體分布位置。激光技術的雕刻深度和色彩明暗問題得不到解決,激光影雕的出現有效彌補了這一方面的不足,由于是機器雕刻,無論是在線條上還是造型上都比手工雕刻作品略遜一籌,激光影雕的優點在于能夠保持長時間的穩定造型且能夠大規模生產。

內蒙古風光圖2
利用新型的數控技術,使用電腦對機械臂進行控制,使其能夠將針頭自動打點并雕刻畫像,這種雕刻方式與手工雕刻大同小異,都是對石板直接進行雕刻,而且效果甚佳,工藝品的產量也提升了許多。
影雕工藝需要營造相似度極高且逼真的圖像并對作品細節進行完善,這種逼真的效果吸引了眾多傳統文化愛好者,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非常認可惠安影雕的雕刻工藝。在肖像影雕上,對影雕技藝的要求更加嚴格,影雕可以呈現出攝影的逼真效果,攝影也可以通過修改和多次拍攝來表現出影雕的效果,但攝影有無數次的修改機會,影雕有著不能篡改的特性,不允許在雕刻過程中出現任何的錯誤,因此對雕刻者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要對過程嚴格把控,以保證作品的效果和質量。惠安影雕還有極具耐久性的特質,如果不是人為摔壞,把影雕作品放置在穩定的地方可以永久地保存下去。紙張會因潮濕和使用過度而損壞,電子存儲設備也會因長時間使用而逐漸損毀,而惠安影雕具有長期存儲的特點,所以被國家用于保護重要文物和資料。
惠安影雕可以說是雕塑和繪畫的結合體。在我國的文化歷史發展中,向來是繪雕不分家,由于在雕塑中有許多的繪畫元素,雕塑者常常會以優美的線條和造型來為雕塑增加一些文藝色彩,并通過色彩的描繪來表現自身情緒。將雕塑與繪畫手法融會貫通,能使影雕增添逼真的藝術效果。惠安影雕在作品的藝術性上還是多偏于繪畫,其制作特點和繪畫有很高的相似度,都能夠表現出惟妙惟肖、生機勃勃的視覺效果,但其更容易表現出作品內容,這種雕刻效果是其他傳統石雕很難做到的。
傳統雕塑大多是通過雕、刻、塑等技藝對可塑性材質進行加工,創作出立體性極強的藝術品,而惠安影雕則改變了傳統雕塑的制作工藝,使平面的雕塑工藝橫空出世,利用光影在平面上顯現出事物的立體視覺效果,徹底實現雕塑工藝的平面化與立體感。
隨著時代發展,惠安影雕的發展因空間色彩、藝術價值和自身特點等原因受到局限。惠安影雕在觀賞性上強于傳統雕塑,但傳統雕塑所表現出的空間感可以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這是惠安影雕無法做到的。惠安影雕雖然集繪畫和雕塑的特質于一身并且已經達到了工藝巔峰,但正是因工藝過于完美,影雕的每一步發展都顯得異常艱難,外界也對影雕工藝產生了質疑——惠安影雕是否還有發展的潛力?而且影雕的發展方向也并不明朗,使人擔憂。因惠安影雕的工藝精細,制作出的作品普遍體積較小,只能被稱為工藝裝飾品,喪失了本身的工藝價值。惠安影雕的工藝要求較高,因而傳承者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影雕工藝,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傳承者。這種學習過程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很難有人能夠堅持下來,這影響了惠安影雕的傳承與發展。現如今雖然可以借助電動工具來進行制造,但人們大多數喜愛的還是手工打造的影雕作品,并且市場的需求量不高,使得惠安影雕的未來發展不容樂觀。
惠安影雕需參照社會發展的趨勢進行改變,對制作工藝進行創新并掌握市場的需求。工藝傳承是重中之重,應對影雕從業者進行雕塑和繪畫能力的培養,提升其審美。政府也要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扶持力度,提供相關的制作設施,由政府方面對相關市場進行整合,改變惡性競爭的市場模式,發揚并宣傳影雕工藝,優化惠安影雕的發展,使惠安影雕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
綜上所述,惠安影雕對我國的傳統工藝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項目,其長遠發展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去進行工藝上的創新,結合現代的藝術審美視角,優化影雕的傳統內容表達,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使惠安影雕的工藝發展道路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