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鐘,李永強
1.漯河市郾城區人民醫院麻醉科,河南 漯河 462300;2.漯河市中心醫院麻醉科,河南 漯河 462300
臨床腫瘤科中常見肺部惡性腫瘤之一為肺癌,近年來由于吸煙群體的不斷增加和大氣污染的不斷加劇,導致肺癌發病率不斷提升且逐漸呈年輕化,臨床數據顯示肺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針對該疾病臨床常開展肺癌根治術,且屬于有效的治療方案之一,能夠將病灶組織有效清除。但在對肺癌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必須對患者進行臨床麻醉,這樣才可以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1]。而臨床麻醉操作有概率導致患者的機體及認知功能的損傷,并且隨著我國社會逐漸地向老齡化發展,致使現階段老年人,接受臨床手術治療的比例也在逐漸提升。但因為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呈逐漸下降的趨勢,且部分高齡老年患者會存在較多的疾病綜合征,導致其機體耐受能力較低,這也就加大了老年肺癌患者臨床麻醉的風險。因此,為了降低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2],本研究選取漯河市郾城區人民醫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七氧烷與丙泊酚麻醉在老年肺癌患者手術中的認知功能情況,現報告如下。
通過選取漯河市郾城區人民醫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擲色子分成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后均符合肺癌診斷標準,同時排除溝通與意識障礙、精神類疾病、依從性較差、臨床病例資料不全、中途退出患者。其中對照組女性21例,男性29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65.65±4.84)歲。觀察組女性23例,男性27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69.15±5.61)歲。參與本次研究患者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在醫院倫理委員會核實與批準下,開展此次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全面性身體檢查。對于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手術前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加強營養補充,使其各項身體指標符合手術標準。同時老年肺癌患者在手術前3 d,停止使用抗生素。同時,醫務人員與麻醉師也要做好麻醉手術前的應急預案,如斷電預案、斷氣預案,并檢查監測儀與維護麻醉機的正常運行,保證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手術前30 min給予兩組患者肌內注射鹽酸戊乙奎醚(生產企業:成都力思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 20020606)與咪達唑侖(生產企業: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7040),注射劑量均為0.1 mg/kg。在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均給予兩組患者無創心電、脈搏、血壓、心電圖、監護儀等生命體征的實時監測。對于進行長時間臨床手術治療的患者,以及危重患者要進行導尿監測,并嚴格按照麻醉操作順序對老年肺癌患者進行麻醉,并精確七氟烷與丙泊酚的用藥時間與劑量,保證老年肺癌患者在進行肺癌根治術的過程中“麻的適度、醒的及時”。
給予對照組患者濃度為6%~8%的七氟烷(生產企業: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0681),0.1 mg/kg的維庫溴銨(生產企業:海南斯達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5177),4~6μg/kg的芬太尼(生產企業: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03688)行持續吸入麻醉處理。給予觀察組患者2 mg/kg的丙泊酚(生產企業: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23318),0.1 mg/kg的維庫溴銨,4~6μg/kg的芬太尼行持續靜脈輸注麻醉處理,麻醉后1 h后開展臨床手術治療。
術后兩組患者要持續3 d的抗生素靜脈滴注,預防術后感染的發生。并對其進行早期禁食,定時檢查患者切口和周邊皮膚詳情,保證切口干燥,如有異常要及時處理。
使用MMSE狀態量表對患者在不同時間的認知功能障礙進行評定,量表共包括30道小題,總分30分,分數越高認知狀況越好,≥23分為正常水平;采用ELISA檢測試劑盒測定患者術前、術后10min、術后1 d、3 d的血漿S100β蛋白變化。
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7 d兩組患者MMSE評分基本恢復正常,術后6 h、1 d、3 d的MMSE評分,對照組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術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較,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肺癌作為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呼吸道惡性腫瘤之一,且近幾年該種疾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也在逐漸攀升,肺癌病發初期無顯著癥狀,當該疾確診后就已達到晚期,嚴重損傷患者機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臨床表現為咯血、胸部脹痛以及咳嗽等,一經確診必須對患者進行肺癌根治術治療,這樣才可以減緩因疾病帶來的痛苦,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3]。而在手術前必須對老年肺癌患者進行臨床麻醉,這樣才能確保肺癌根治術的順利進行。但是因為隨著老年肺癌患者身體機能的下降,導致其會因為麻醉的刺激出現呼吸、循環、內分泌等系統的生理功能改變,會產生較嚴重的應激反應,進而釋放多種炎癥因子,并會產生炎癥反應,進而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后質量,導致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使部分老年患者在術后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4]。
表1 兩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s)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手術前1 h 28.32±0.99手術后6 h 21.84±2.37手術后1 d 26.34±2.09手術后3 d 27.27±1.54手術后7 d 28.33±1.28 t P 28.21±0.87 0.590 0.556 20.38±2.21 3.186 0.002 24.71±1.68 4.298 0.000 25.17±1.03 8.015 0.000 27.89±1.32 1.692 0.093
表2 兩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較(±s)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術前10 min 0.046±0.018術后10 min 0.059±0.021術后1 d 0.066±0.031術后3 d 0.058±0.025 0.045±0.019 0.051±0.012 0.052±0.022 0.048±0.022 t P 0.270 0.788 2.339 0.021 2.604 0.011 2.123 0.036
因此,這就需要在麻醉和手術時減少炎癥因子。臨床中使用頻率較高的靜脈全身麻醉藥為丙泊酚,存在半衰期短、起效快等優勢,常在誘導和維持麻醉中使用,該藥物不僅存在催眠鎮痛作用,同時還存在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擴展外周血管等功效。但是該藥物的鎮痛效果一般,且易引起腦血流量減少、顱內壓降低等情況。而七氟烷為理化性質較穩定的吸入型麻醉藥物[5],臨床中還被稱為七氟醚,屬于從臨床廣泛應用的吸入性麻醉藥物,它具有誘導時間快、蘇醒時間短、容易控制麻醉深度、安全無毒等特點,此外還存在肌松、鎮痛以及鎮靜功效。將其應用到老年肺癌患者的手術治療中,可以改善患者由于缺氧損傷導致的神經電生理改變,并保護海馬區降低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S100β蛋白對認知功能損害評價有重要影響,它可反映患者記憶力、反應能力、注意力情況,是評估認知功能的重要指標。而當人體神經細胞受損時,人體腦脊液中的血清S100β蛋白就會增加[6]。
而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術前兩組MMSE評分與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對比;兩組手術后7 d的MMSE評分對比;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而術后對照組6 h、1 d、3 d的MMSE評分均低于觀察組,觀察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氟烷和丙泊酚對老年肺癌手術患者的認知功能均有影響,但七氟烷應用于老年肺癌手術患者相對于丙泊酚對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較小,且七氟烷能夠加速患者的清醒,可以避免與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盡早拔管,減少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并縮短其認知障礙發生時間,有利于術后神經功能的快速恢復,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加快老年患者身體康復速度。
綜上所述,七氟烷是現階段術后鎮痛、維持麻醉以及麻醉誘導使用率較高的藥物,其能夠有效減少因插管,以及手術后引起的應激反應即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并且此種藥物麻醉深度適中,患者手術中不適感較低,更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術后生活,可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