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 許雷 王紹坡 劉小發
(1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500;2河北省中醫院)
代謝綜合征(MS)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1〕。研究表明,MS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糖尿病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倍〔2〕。因此,早期診治對MS患者具有重要作用。祖國中醫學認為,體質是個體生命中穩定的存在,陰陽調和為平和質,而偏頗質意味著陰陽失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某些疾病的發病傾向〔3〕。體質是后天可調的,在疾病的發病初期對患者體質進行調節,或可延緩MS患者疾病的發展,預防慢性病的發生〔4〕。但MS中醫體質類型較多,目前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擬調查老年MS患者中醫體質分布情況,從體質學的角度為MS防治與辨識分析提供指導。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北省中醫院診斷為MS的100例老年患者,患者與家屬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齡61~86歲,平均(75.67±4.19)歲;體重指數18.21~27.75 kg/m2,平均(23.88±0.75)kg/m2。
1.2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關于MS的建議》〔5〕中MS診斷標準;②滿足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或糖負荷后血糖≥7.8 mmol/L)、高血壓(舒張壓≥90 mmHg)、血脂異常〔空腹三酰甘油≥1.7 mmol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異常(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肥胖/超重(體重指數≥25.0 kg/m2)中任兩項;③認知、溝通功能正常可完成體質辨識;④年齡>60歲。排除標準:①病理性肥胖;②由理化因素或藥物因素等引起的繼發性代謝性障礙;③一過性指標異常;④合并惡性腫瘤、細菌感染等疾病對研究造成的影響;⑤由于文化程度或其他疾病無法完成研究。
1.3方法 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6〕進行問卷調查,患者填寫《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由痰濕質、血瘀質、濕熱質、陽虛質、氣虛質、平和質、氣郁質、陰虛質、特稟質9個亞量表組成,共6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照5級計分計為1~5分,每個量表分別計算得分:原始分=各條目分值相加,轉化分=〔(原始分-條目數)/(條目數×4)〕×100。依據以下標準判定體質分型,平和質:平和質轉化分≥60分,其他亞量表評分均<40分;偏頗質(非平和質):相關亞量表轉化分>30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Shapiro-Wilk正態性檢驗、t檢驗、χ2檢驗。
2.1老年MS患者中醫體質分布情況 100例老年MS患者以痰濕質〔34例(34.00%)〕、血瘀質〔23例(23.00%)〕、濕熱質〔19例(100%)〕為主,另外陽虛質15例(15.00%)、氣虛質15例(15.00%)、平和質7例(7.00%)、氣郁質4例(4.00%)、陰虛質2例(2.00%)、特稟質1例(1.00%)。
2.2單一體質分布情況 100例老年MS患者中,共79例(79.00%)單一體質,單一體質以痰濕質〔21例(26.58%)〕和濕熱質〔19例(24.05%)〕為主,氣虛質10例(12.66%)、血瘀質9例(11.39%)、陰虛質7例(8.86%)、平和質7例(8.86%)、氣郁質3例(3.80%)、陰虛質2例(2.53%)、特稟質1例(1.27%)。
2.3復合體質分布情況 100例老年MS患者中,共21例(21.00%)復合體質,復合體質以痰濕兼血瘀質〔7例(33.33%)〕、陽虛質兼血瘀質〔5例(23.81%)〕、陽虛質兼痰濕質〔3例(14.29%)〕為主,氣虛質兼血瘀質2例(9.52%)、氣虛質兼痰濕質2例(9.52%)、氣虛質兼氣郁質1例(4.765%)、氣郁質兼痰濕質1例(4.76%)。
2.4不同性別單一、復合體質分布 男性老年MS患者以痰濕質和濕熱質為主,女性以痰濕質和血瘀質為主,不同性別單一體質分布、復合體質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不同性別單一體質分布〔n(%)〕

表2 不同性別復合體質分布〔n(%)〕
2.5不同年齡段單一、復合體質分布 本研究中≤75歲的老年MS患者以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為主,>75歲以痰濕質、濕熱質、氣虛質為主,不同年齡段單一體質分布、復合體質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4。

表3 不同年齡段單一體質分布〔n(%)〕

表4 不同年齡段復合體質分布〔n(%)〕
MS患者初期雖然可能無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但多處于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疾病前期的亞健康狀態,會增加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7〕。且MS患者易忽視自身的疾病狀態,易造成疾病進展〔8〕。因此,對MS及時發現與及早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MS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多通過控制血糖、降壓、調脂等進行二級防治,治療尚無統一標準〔9〕。中醫體質學說中,體質的偏頗是增加疾病發生傾向的因素,人的體質相對穩定,但可受后天影響,亦可調節〔10〕。中醫的“治未病”理論強調未病先防,通過調節偏頗體質達到預防疾病的作用,與現代“三級預防”有一定共同之處〔11〕。本研究發現老年MS患者中醫體質以痰濕質、血瘀質、濕熱質為主。分析原因為:痰濕體質和MS的發生有密切關聯,可能是MS發生發展的影響因素。相關研究表明,痰濕質與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具有緊密聯系,可增加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12~14〕。可能由于相較于其他體質,痰濕質個體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相關指標水平較高,血糖水平相對更高,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更容易發生血脂代謝紊亂,繼而增加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的發病風險〔15〕。
此外,本研究還分析不同性別老年MS患者中醫體質區別,結果發現,男性老年MS患者以痰濕質和濕熱質為主,女性老年MS患者以痰濕質和血瘀質為主,不同性別總體單一體質分布、復合體質分布均無明顯差異。分析原因為男性與女性的生理構造不同,社會活動、飲食等方面有一定差異。男性是陽剛之體,陽氣旺盛,陰虛、血瘀質相對較少。同時,相較于女性,男性群體的工作、生活上應酬相對更多,且男性相對多食肥甘厚膩,損脾傷胃,嗜煙好酒,內生痰濁,久而久之可化濕熱質〔16〕。女性則為陰柔之體,以血為本,陰虛、血瘀質相對更多。年老女性氣血逐漸衰虛,陰血虛衰,而女性又以血為本,久而久之可至氣虛,從而無力行血,而至血瘀,形成血瘀質〔17〕。本研究還發現≤75歲的老年MS患者以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為主,>75歲的老年MS患者以痰濕質、濕熱質、氣虛質為主,不同年齡段總體單一體質分布、復合體質分布無明顯差異。分析原因為在步入老年后,人體生理功能逐步衰退,逐漸呈現出臟腑功能衰弱,氣血陰陽不調,年齡越大則更易出現氣虛體質;同時,隨著年齡增長,氣血漸耗,因而氣虛質的比例逐漸增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