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運伯 陳素玲 黃劍
(海口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海南 海口 570208)
目前認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病理生理機制與神經炎癥、氧化應激、細胞凋亡等有關,因此減輕神經炎癥、抑制細胞凋亡成為POCD研究途徑。Toll樣受體(TLR)4/核因子(NF)-κB是介導先天性免疫和炎癥反應的通路,且參與海馬級聯炎癥反應〔1〕。七氟烷為臨床廣泛應用的吸入麻醉劑,被證實可引起POCD的發生〔2,3〕。故本研究建立七氟烷誘導的POCD老年大鼠模型,探討TLR4/NF-κB信號通路在其中的作用,以期為POCD的機制研究提供參考。
1.1實驗動物 30只SPF級雄性SD大鼠,20月齡,體重500~600 g,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SCXK(滬)2020-0005。
1.2藥物、主要試劑 七氟烷(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TLR4抑制劑TAK242(北京百奧博萊科技有限公司),白細胞介素(IL)-1β、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武漢艾美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LR2、NF-κB p65一抗,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山羊抗兔IgG二抗(CST中國)。SM2010R徠卡切片機(徠卡顯微系統貿易公司),Varioskan LUX酶標儀、ABI實時熒光定量PCR儀(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CheniDoc XRS化學發光成像分析系統(美國Bio-rad公司)。
1.3動物分組及七氟烷誘導POCD模型建立 SD雄性大鼠3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TLR4抑制組,每組10只。模型建立參考文獻〔4,5〕,以戊巴比妥鈉50 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臥固定于腦立體定位儀,TLR4抑制組以TAK242 10 μg側腦腦室注射,其余大鼠側腦室予以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側腦室注射10 min后模型組與TLR4抑制組佩戴4%七氟烷+2 L/min O2通氣面罩,經腹部正中做3 cm切口,進行腹腔探查,探查結束后以青霉素16 U/kg腹腔注射,術后置入麻醉箱誘導箱中,箱底鋪適量鈉石灰,通氣流量2 L/min,4%七氟烷,七氟烷共持續吸入3 h。對照組不予以腹腔探查,置入麻醉箱中僅吸入空氣/氧氣混合體。
1.4Morris水迷宮評價大鼠認知功能〔6〕麻醉術后24 h,進行Morris水迷宮實驗,圓形水迷宮劃分4個象限,任意選擇一個象限水面下設置隱蔽平臺,將大鼠從4個象限隨機放入水中,記錄其尋找平臺時間(逃避潛伏期),4個象限入水點每天依次訓練1次,每次間隔20 min,記錄第5天的逃避潛伏期。第6天進行空間探索實驗,撤去平臺,選擇任一象限放入大鼠,記錄其60 s內穿越平臺位置次數及目標象限停留時間占比。
1.5TUNEL染色觀察海馬神經元凋亡情況〔7〕Morris水迷宮實驗后大鼠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開胸左心室-主動脈生理鹽水及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分離新鮮海馬組織,以4%多聚甲醛固定48 h,石蠟包埋,制成3 μm厚度切片,根據TUNEL試劑盒說明書操作,顯微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計算陽性細胞數,以棕黃色細胞顆粒為陽染,以陽性細胞占細胞總數的比率表示凋亡率。
1.6ELISA檢測海馬IL-1β、IL-6、TNF-α水平〔8〕海馬組織加入細胞裂解液及蛋白酶抑制劑研磨,10 000 r/min離心0.5 h(4℃),去上清液,二喹啉甲酸(BCA)法蛋白定量,根據ELISA試劑盒說明書操作,于450 nm的酶標儀上讀取吸光度值,對應標準曲計算IL-1β、IL-6、TNF-α濃度。
1.7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海馬組織TLR4、NF-κB p65 mRNA表達 海馬組織液氮中研磨,提取總RNA,逆轉錄試劑盒獲得cDNA,構建PCR體系,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以β-actin為管家基因,2-△△Ct法計算TLR4、NF-κB p65 mRNA表達水平。引物序列:TLR4:上游引物5′-AGCTGAGTTCGTGTGTTACGT-3′,下游引物5′-GCATGATGTGTGCCGTGATTG-3′;NF-κB p65:上游引物5′-TTGCAGCGTAAGTTGTTC-3′,下游引物5′-CGTAGTCGTAGCTGCGCG-3′;β-actin:上游引物5′-AGTATTCTGGCGTAGCTCGACTC-3′,下游引物5′-TAGTGTCTGAGCTTAGATCGGTA-3′。
1.8Western印跡檢測大鼠海馬組織TLR4、NF-κB p65蛋白表達〔7〕剩余海馬組織提取蛋白總量,BCA法鑒定蛋白濃度,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轉膜、封閉,添加TLR4(1∶500)、NF-κB p65(1∶500)一抗稀釋液,4℃搖床孵育過夜,加入封閉液稀釋二抗(1∶5 000),常溫孵育0.5 h,暗室中曝光、顯影及定影,Image 軟件分析條帶灰度值,以目的蛋白與內參β-actin蛋白條帶灰度值比值為蛋白相對表達量。
1.9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t檢驗。
2.1逃避潛伏期、穿越平臺次數與目標象限停留時間占比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逃避潛伏期延長,穿越平臺次數與目標象限停留時間占比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TLR4抑制組逃避潛伏期縮短,穿越平臺次數與目標象限停留時間占比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逃避潛伏期、穿越平臺次數與目標象限停留時間占比、海馬區神經元凋亡數量及IL-1β、IL-6、TNF-α水平比較
2.2海馬區神經元凋亡率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神經元凋亡率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TLR4抑制組神經元凋亡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海馬區IL-1β、IL-6、TNF-α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TLR4抑制組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海馬組織TLR4、NF-κB p65 mRNA表達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TLR4、NF-κB p65 mRNA相對表達量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TLR4抑制組TLR4、NF-κB p65 mRNA相對表達量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TLR4、NF-κB p65 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
2.5海馬組織TLR4、NF-κB p65 蛋白相對表達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TLR4、NF-κB p65蛋白相對表達量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TLR4抑制組TLR4、NF-κB p65蛋白相對表達量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圖1。

表3 TLR4、NF-κB p65 蛋白相對表達量比較

1~3:對照組、模型組、TLR4抑制組圖1 各組蛋白Western印跡
七氟烷是新型的鹵代羥基醚類吸入式全麻藥物,具有誘導迅速、蘇醒快、麻醉深度易調節、對呼吸及循環抑制輕等優勢,是全麻誘導的首選藥物〔9〕。研究表明,吸入麻醉引起的神經毒性和老年認知功能的衰退有關,但其具體機制仍有待探討〔10〕。
本研究結果提示模型建立成功;七氟烷誘導的POCD與海馬區炎癥反應誘導的神經細胞凋亡有關。海馬區是大腦負責記憶存儲轉換與定向等功能的重要區域,在炎癥、氧化應激等病理條件刺激下可導致神經細胞損傷,出現學習、記憶、定向能力異常等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癥狀〔11〕。研究發現〔12〕,七氟烷能促進海馬區域β淀粉樣蛋白的寡聚化,而β淀粉樣蛋白可刺激膠原細胞分泌和釋放IL-1β、IL-6、TNF-α等炎癥細胞因子,產生神經毒性,導致神經元的變性壞死。另有研究證實〔13〕,七氟烷麻醉能加重內質網應激鈣超載,促進海馬神經元凋亡,加重創傷性腦損傷大鼠認知功能障礙。以上述研究均說明七氟烷誘導的POCD與海馬區炎癥反應誘導的神經細胞凋亡有關。
TLR4是白細胞介素受體家族成員,能激活NF-κB產生免疫炎癥,在神經元、小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中均有表達〔14〕。NF-κB是TLR4/NF-κB信號通路下游的關鍵轉錄因子,其激活后能分泌促炎細胞因子,啟動獲得性免疫反應〔15〕。Liu等〔16〕研究發現TLR4/NF-κB信號通路參與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Jin等〔17〕通過動物實驗發現抑制TLR4/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可抑制小膠質細胞誘導的神經炎癥,減輕神經細胞損傷。本研究結果提示七氟烷誘導的老年大鼠POCD與TLR4/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有關。
綜上,TLR4/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參與七氟烷誘導老年大鼠POCD的發生,在POCD的治療研究中可考慮將TLR4/NF-κB信號通路作為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