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何燈燕
【摘? ? 要】農村高中缺少英語學習的客觀環境與信息獲得的良好途徑,這給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困難,也對教師的日常英語教學提出了挑戰,但通過探索與創新,教師仍然可以為學生的未來英語學習之路打下較好的基礎。本文基于農村特定的教學環境與現實條件,探索實現英語教育教學目標的可能途徑。
【關鍵詞】農村高中? 英語教學?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63
英語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由于其中有大量的詞匯、語法等知識及從聽、說、讀、寫對學生提出全面的要求,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現實的難度,特別是對于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學來說,由于受到教學條件及學習環境的限制,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并不是很好,因而,對于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師來說,如何在既定的環境下開展有效的英語教學,使絕大部分的學生學好、掌握英語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做初步探討。
一、充分利用教材,夯實學生基礎
人教版的高中英語教材不僅課文精選得當,題材多樣,語言豐富多彩,值得認真咀嚼反復吟誦,而且每個單元后的練習題也是精心篩選的,情景涵蓋面廣,值得體驗和練習。縱觀人教版的高中英語教材,其練習絕大多數都是與高考題型不同,但它們卻是奠定英語扎實基礎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練習。做練習的同時帶著研究的態度去欣賞句子,會發現很多驚喜。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反復強調,并可以實施對練習小句子理解掌握程度的檢查制度,具體的方法有聽寫、英譯中、中譯英等。它們緊隨課文,有助于學生掌握詞匯、字詞的用法及語法現象;幫助學生弄懂每個單詞、詞組的中文意思,弄懂每個句子的意思,精講復雜的或有重要句型的句子都有助于學生基礎的夯實,從而為他們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二、精選加工課外閱讀材料,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高中生的時間本來就緊,另外,農村高中的教學進度相對較慢,學生安排不出時間做大量的課外閱讀。但學語言不接觸課外語言材料就不是真正地學語言,所以教師可以每學期精心推薦一兩個簡寫本小說讓給學生閱讀。而要找出一本完全適合農村高中學生的英語讀物并不容易,但教師可以通過把挑好的小說再次加工,不改變句子結構,只是把重要的生詞變成學生能理解的詞匯(雖然這樣做犧牲了一點原汁原味,但還是得大于失)等辦法創造性地改變,從而實現擴大學生眼界的目的。此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基礎稍好的學生以書面的形式把自己所看的故事用自己拿手的語言寫下來,字數不限。這樣既檢查了學生的讀書情況,又是學生的一次練筆機會,很多學生都很喜歡讀這些書,也會配合這樣的作業檢查方式。
三、聽力訓練,聽與寫并行
語言的有效學習要求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在擴大學生閱讀面的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聽力訓練與聽寫練習實現這一目的,而聽力的接受性特點決定了它只能通過大量的訓練得以實現。考慮到農村高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可以把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主陣地放在聽寫這一模式上,前期的材料可以是課文后配套的聽力練習,這些材料與課文有聯系,難度中等偏上,適合用來提高聽力水平,教師可以把聽力材料充分利用,選擇較容易的作為聽力訓練材料,把較難的作為聽寫材料加以利用,與平時的單詞拼寫結合起來訓練,循序漸進,慢慢地擴大詞匯與句子聽寫的數量和難度,在學生能把課本中的材料聽寫下來后,他們應付別的聽力材料以及其他形式的聽力題都能輕松自如了,也同時能為他們的語言輸出打下一定的基礎。
四、大聲說,說完整的句子
農村高中的學生生源資質有限,教師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夯實他們的基礎,所以教師不大可能采取當代流行的口語教學法來進行口語訓練,而更適合采取傳統的口語訓練法:課前5分鐘口頭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重要句型操練、看圖說話以及課文復述,這可以以教師先演示,學生慢慢跟進的模式進行。口語是總體外語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得出”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本標志。多數學生學外語的習慣是愛寫不愛說,農村的學生更是不敢說。為了克服學生不愛說、不敢說的問題,教師可以在進行任何形式的口語練習時,都要求學生大聲說出完整的句子。大聲說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說完整的句子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和正確的語感,一段時間過后,學生就不再害怕說了,原本說得不正確的的句子經過自己的不斷矯正和教師的偶爾提示也能說正確了,學習的語言興趣就能提高了,語言學習的目標也就能實現了。
參考文獻
[1]盧雙平.高中英語教與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000(001):116.
[2]齊曉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甘肅教育,2004,000(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