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甜 劉豐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理念不斷加深,學校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應用也越來越被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在學校整體工作中的比重也逐漸加加大。教育信息化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影響越發明顯。近年來,學校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校園建設的重點工作,努力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將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推動教育現代化發展。
一、完善技術裝備,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
學校近年來,不斷完成校舍改造工程,配備了標準微機室,保證學生信息技術課的正常開展。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再次投入資金,實現了教師人手一機,并建起了校園網、實現了“班班通”。
為了進一步深化信息化工作,學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組織機構。形成由校長主管、分管領導負責、信息技術小組教師具體貫徹實施的管理網絡和運行機制,確保了學校運用信息技術應用管理在組織上、技術上、資金上得保證和支持。職責明確,強化過程,制度約束。
二、開展教師培訓,著力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
學校進行信息化建設規劃時就非常清楚地認識到轉變觀念的重要性。學校首先建立了校長任組長,中層干部參與的學校信息化領導小組。然后,先從思想上統一認識,使大家認識到培養一支教育觀念新、信息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是推進教育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為提升教師信息化水平,學校多次邀請專家到校指導教師平板使用和多媒體課件制作等信息化技術應用培訓,學校鼓勵教師參各級組織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考核。學校還構建了以校本培訓為基礎隊伍建設模式,包括繼續教育培訓、課題研究培訓等。
三、依托電子書包,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
去年,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學校捐贈平板設備,并對學校教師進行了平板設備的使用培訓。通過把高科技軟件系統和學生平板電腦聯系起來,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和傳統教學方法進行結合,對學生的各年級各科各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一路跟蹤記錄,靶向處理,解決了很多在以往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過的難題。
通過平板的使用,記錄學生全部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找到不足,輔導學生攻克難點的同時,還能為老師提供新的教學方向。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把學生從繁雜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還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具體而言,平板設備的有效使用,在以下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記錄學習軌跡
學生通過Pad做作業,系統能夠準確記錄學生每次作業情況,并對其統計分析。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能夠通過系統及時掌握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作業可以原筆跡輸入不改變學生原來的作業習慣。
(二)個性化教學,針對性強
根據系統統計的學生作業和考試情況,點擊強化訓練,即可給學生布置個性化作業,讓學生做各自的錯題或錯題的同類題,針對性強。每個學生的作業都是針對其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訓練的,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三)錯題追蹤
錯題追蹤分為錯題重做、待鞏固、待加強三部分。學生的錯題會首先出現在錯題重做中,讓其重做,做對之后會在待鞏固中出一道該錯題的同類型讓其鞏固,待鞏固的題做對后,會在待加強中出一道難度稍大一些的同類題讓其加強,以確保學生對該知識點牢固掌握。
(四)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分為: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堂練習、遺留問題反饋等幾個部分。上新課之前老師可以把預習問題發到學生Pad上,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中,可以把老師準備的教學素材展示給學生或發到學生Pad上。課堂練習,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時發一些練習題到學生Pad上,通過學生練習情況及時掌握教學效果并根據情況調整教學方法。遺留問題反饋,搭建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遺留的問題及時給老師溝通的平臺,以確保教學質量。
(五)英語單詞學習
英語單詞學習分為:單詞聽寫、單詞學習、單詞測試三部分。單詞聽寫是老師將學生要聽寫的單詞設置好,在規定的時間里發到學生Pad上,讓學生限時上傳結果,并進行分析統計,便于老師掌握學生單詞學習情況,同時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單詞學習、單詞測試為學生提供一個記憶單詞的工具,并記錄顯示每個學生易錯單詞及數量。
(六)素材共享
該項功能即學習素材共享平臺,老師、學生可以從中下載海量學習素材,也可以上傳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學習素材,方便其他同學隨時查看,從而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此外,老師、學生也可以對該平臺上的學習素材進行打分,使優質資源排列靠前,更利于學生查閱。
四、搭乘專遞課堂快車,提升教育質量
在省信息化中心的組織下,學校與省城學校成功結對。兩所學校同一時間上課,同上一堂課,同步互動學習。
專遞課堂是針對于解決教育不均衡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建設建議。積極推動“專遞課堂”建設,鞏固深化“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成果,能進一步提高教學點開課率,提高教學點、薄弱校教學質量,很好的推廣了“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教學和教研組織模式,從而逐步使依托信息技術的“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模式制度化。專遞課堂為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促進教育的均衡提供了保證。
結對的學校是“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提倡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推動教育改革,著力構建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教育平臺,充分拓展教學空間,初步實現了校務、教學、教研、備課、學習現代化管理。學校利用互聯網絡為師生和家長提供開放式信息平臺,形成學校、家庭、社會“遠程互動”新模式,并基本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多媒體課件開發和理論研究方面,他們學校一直是全省的排頭兵,已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現代信息教育”特色學校。
我們相信,隨著專遞課堂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能夠極大促進農村基層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讓他們能夠享受到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享有公平教育的權利;對于教師,能夠觀摩市里優秀教師的優質教學,感受優秀課堂的教學方式,對于自己提升教學水平很有幫助。
湖北省潛江市曹禺小學湖北省潛江市曹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