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潛意識里認為只要讓學生背誦大量的單詞,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他們的英語水平便會得到提升。在錯誤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很多小學生每天保持著早讀背誦單詞、上課聽寫單詞、晚上默寫單詞的狀態(tài),但這種重復地、機械性地學習模式,無法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無法建立起單詞與單詞之間的聯(lián)系,導致小學生學習的興致不高,詞匯運用能力也有限。為此,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教師應意識到詞匯教學的實際意義,并善于采取直觀、情境、游戲等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chǎn)生“我要學”的欲望,從而使得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策略
【作者簡介】趙瑗婷,蘇州市東中市實驗小學校。
受母語的影響,小學生在接觸英語時,總是從漢語的角度嘗試理解英語單詞、句子、段落等,導致英語漢化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在實際的學習中,受到自身害羞心理以及教師威嚴等的影響,很多小學生不敢主動開口說英語,讀說單詞的能力較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詞匯教學,使得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為此,作為英語教師,應該把無意義的單詞變成有意義的刺激,以喚起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機,進而實現(xiàn)他們英語聽說讀寫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主張借助實物、教具、圖片等來進行詞匯的講述,把詞匯置于可聽、可看、可觸摸、可感受的直觀化物體上,以給予小學生直接的刺激,增加教學的真實感和形象感,進而加深他們對詞匯的理解與記憶。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4“I can play basketball”部分內(nèi)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掌握basketball、football、swim等單詞,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足球、排球等模型,帶領小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中對號入座,以進一步掌握詞匯的拼寫。而在學習Unit1“I like dog”部分內(nèi)容時,涉及了dog、cat、horse、elephant等與動物相關的單詞,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動物卡片來引導小學生記憶單詞,當然小學生也可畫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并根據(jù)圖畫進行單詞的識記,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促使小學生在身心放松下掌握更多的知識。
總之,直觀教學法可刺激小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在增加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強化記憶效果。
二、情境教學法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一般以教師領讀為主,小學生在跟讀的過程中掌握單詞的發(fā)音,并利用課下時間記憶單詞,整個學習過程較為枯燥無味,小學生學習的興致不高。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教師可借助生活化的情境來呈現(xiàn)單詞,讓小學生感覺到英語并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真實存在且有意義的知識,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8“Happy new year”部分內(nèi)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掌握make、come、say、sing、dance、happy等單詞,并能借助英語表達新年祝福。對于小學生來說,過新年是他們所熟悉的喜聞樂見的話題,而講述此課的時間也剛好接近新年,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將英語詞匯和具體的場景結(jié)合起來。即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與新年相關的各種活動視頻,在觀看的過程中,新年的氣氛較為濃厚,小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也較為高漲。
總之,情境教學法對單詞的長期記憶有很大幫助,可使小學生樹立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進而促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與自豪感。
三、游戲教學法
游戲一直是小學生最喜歡的環(huán)節(jié),將游戲引入到詞匯教學中,既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可謂是一舉兩得。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設計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游戲,以滿足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個性特點,挖掘出他們的潛力。此外,教師還應選擇難度適中的游戲,以面向全體小學生,并在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的基礎上,培養(yǎng)起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而促進他們的全面化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3“Our animal friends”部分內(nèi)容時,涉及了leg、body、arm等與小動物身體部位有關的單詞。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組織“我說你猜”的游戲,由一位小學生借助語言來描述自己喜愛的動物朋友,另一位小學生根據(jù)描述進行繪畫,并快速答出該動物的英文名字,進行正確的拼寫。即當負責出題的學生給出如下描述后“My animal friend is white. It has red eyes and long ears. It has four legs and a short tail. It can run.”,負責答題的學生要明確eye、ear、leg、tail等表示身體部位單詞的意義,然后才能進行正確的繪畫,進而得出答案。在游戲的過程中,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可給予適當?shù)恼Z言鼓勵和物質(zhì)表揚;對于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教師則應以鼓勵為主,并給予他們更多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與舞臺,以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全體小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
總之,借助游戲能為課堂教學增添樂趣,可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四、全身反應法
全身反應法是指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指令完成相應的動作,并在做動作的過程中掌握具體的單詞。該教學方法注重的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在“聽——做動作”的過程中,不僅能促使小學生集中注意力,還能鍛煉他們快速反應的能力,教學效果相對較好。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全身反應法幫助小學生識別、判斷和記憶單詞,牢固掌握單詞的音、義、形。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walk、run、hop等單詞時,教師就可帶領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演唱歌曲,即Walking、walking、walking, I walking to school. Hop、hop、hop, I hop to? home. Runing、runing、runing, I runing to the bookstore.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他們能在邊唱邊動的過程中快速掌握所學單詞,并能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當單詞和動作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后,小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難題將迎刃而解,課堂教學效率也更為顯著。
總之,借助全身反應法,小學生的四肢得到了解放,能在各個器官分工合作中,掌握詞匯,并能對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演繹,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受益匪淺。
五、故事背景法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尤其是情節(jié)跌宕起伏的刺激性故事。這樣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故事背景,將詞匯的內(nèi)涵、用法等滲透到一個個的小故事中去,以在拓展小學生視野的基礎上,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和吸收。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6“Keep our city clean”部分內(nèi)容時,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掌握dirty、smoke、clean等單詞,并能熟練運用What can we do...、What makes...dirty?等句子,以培養(yǎng)起小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根據(jù)所學單詞,編寫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的故事背景,以在講述單詞的同時,向小學生傳遞環(huán)境保護的方法及其意義。當然,教師還可組織小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主編寫小故事,并講述給同伴和家長聽,必要時還可加入表演動作,以在自導自演中豐富小學生的個人情感,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總之,在以故事為背景開展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準備英漢兩個版本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融入一定的知識性,以滲透閱讀、寫作等相關內(nèi)容,從而促使小學生朝著更加優(yōu)秀的方向發(fā)展。
六、類比教學法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結(jié)構(gòu)相似的單詞,如-er結(jié)尾的詞常常用來表示某種類型的人,teacher表示教師,worker表示工人,farmer表示農(nóng)民……此外還有很多同音異形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小學生掌握起來難度較大。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類比教學法,以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對比、聯(lián)想,進而鞏固舊知、學習新知,建構(gòu)起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單詞big與small、tall與low、open與close等時,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單詞都是反義詞,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由其中的一個單詞教學,引入另外一個單詞的闡述,以在類比學習的過程中,完善學生的英語思維,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而在學習no-know、see-sea、I-eye等同音異形詞時,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對比著學習,并在實際的語句中進行區(qū)分,以促使學生在知其然的同時做到知其所以然。
總之,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類比教學法,符合小學生奇思妙想的個性特點,同時契合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可大大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
綜上所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是能調(diào)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可以采取的。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積極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把詞匯教學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多花心思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學經(jīng)驗總結(jié)等,從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促使他們牢固地掌握單詞的讀音、詞性、意義和拼寫等,從而為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顧小旭.透過“游戲教學法”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實效性[J].試題與研究,2020(33):138-139.
[2]張立清.探究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訓練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有效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44):86.
[3]陳暉.繪本融合: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新嘗試——以PEP三年級《英語》教材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0(3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