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政前

摘要:目的:探析谷胱甘肽在慢阻肺治療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在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就醫患者中,擇68例患者,摸球分組,分為常規、觀察兩組(n=34),常規組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組礎上輔以谷胱甘肽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結果:干預前,常規、觀察兩組肺功能指標評分、炎癥因子水平相比(P>0.05)。干預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較優、炎癥因子水平較低(均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33例(97.06%)高于常規組26例(76.47%)(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生率2例(5.88%)低于常規組9例(26.47%)(P<0.05)。結論:谷胱甘肽治療能夠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降低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發生。
關鍵詞:慢阻肺;谷胱甘肽;臨床療效;肺功能;炎癥因子水平
【中圖分類號】R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156-01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統常見的、可防和可治的疾病[1]。其臨床特征為持續的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并且有明顯的肺外表現,原因在于有毒顆粒或氣體暴露造成的氣道和或肺泡異常[2]。好發于有肺氣腫等肺部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人口老齡化和危險因子的持續暴露,慢阻肺已成為全球嚴重的公共健康挑戰[3]。隨著病情反復發作、急性加重,導致肺功能逐漸下降,患者會出現咳嗽、胸悶、氣短等癥狀[4]。作為一種慢性疾病,該病不可治愈,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長期治療[5]。因此,探究安全有效的治療至關重要。為了進一步分析谷胱甘肽在慢阻肺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本次取68例患者,進行如下詳細報道。
1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擇68例患者,分為常規、觀察兩組(n=34),患者資料編錄時間: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患者年齡范圍:60~80歲。摸球分組,常規組男性、女性分別19例、15例,平均年齡(67.31±3.42)歲;觀察組男性、女性分別20例、14例,平均年齡(67.01±3.34)歲。納入標準:(1)符合慢阻肺診斷標準;(2)患者清楚研究,同意加入研究,并且自愿簽在同意書。排除標準:(1)既往有高血壓病史;(2)心肺等多器官功能障礙;(3)伴有認知障礙、精神系統疾病,無法正常溝通交流。兩組資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比較。
1.2干預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治療,包括支氣管舒張劑、糖皮質激素等。
觀察組在常規組礎上采取谷胱甘肽干預治療:(1)治療藥物。谷胱甘肽。(2)給藥方式。靜脈滴注。(3)給藥措施。0.9g谷胱甘肽與(0.9%)生理鹽水100m L,充分混合,靜脈進行滴注,1次/d。(4)治療周期。連續治療4周。
1.3觀察指標
(1)評估患者臨床療效。根據患者癥狀恢復情況進行評估。
(2)評估患者肺功能指標。通過監測評估患者肺功能情況。
(3)評估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通過檢測評估患者炎癥指標。
(4)評估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合患者不良反應的癥狀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0.0計算數據,年齡、肺功能指標評分、炎癥因子水平等資料行t檢驗,性別、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資料行2檢驗。P<0.05為差異明顯。
2結果
2.1臨床療效
常規、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相比,觀察組臨床療效較高(P<0.05)。見表1。
2.2肺功能指標
干預前,常規、觀察兩組肺功能指標評分相比(P>0.05)。干預后,常規、觀察兩組肺功能指標評分相比,觀察組用力肺活量較大、第1秒用力呼氣量大、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例較高(P<0.05)。見表2。
2.3炎癥因子水平
干預前,常規、觀察兩組炎癥因子水平相比(P>0.05)。干預后,常規、觀察兩組炎癥因子水平相比,觀察組超敏C反應蛋白較少、白介素-6較少、腫瘤壞死因子-a較少(P<0.05)。見表3。
2.4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常規、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相比,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P<0.05)。如表4所示。
3討論與分析
慢阻肺是肺部發生病變,導致患者肺泡受損,造成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缺氧[6]。早期患者會出現間歇性的咳嗽,主要發生在早晨,后期早晚均會出現咳嗽并且會伴有少量痰液咳出[7]。出現病毒感染時,會使患者病情加重,咳出的痰量增加,加重胸悶氣短等癥狀,進一步對患者肺功能造成損傷,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8]。因此,需要針對患者胸悶、氣短、咳嗽等癥狀施以相應的治療措施。
本研究主要評價了谷胱甘肽在慢阻肺治療中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干預前,常規、觀察兩組肺功能指標評分、炎癥因子水平相比(P>0.05)。干預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較優、炎癥因子水平較低(均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33例(97.06%)高于常規組26例(76.47%)(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生率2例(5.88%)低于常規組9例(26.47%)(P<0.05)。究其原因:常規治療中,支氣管擴張劑屬于治療慢阻肺常用的β2受體激動劑,能夠選擇性地激動平滑肌,起到擴張支氣管的作用,使患者呼吸暢通,還能抑制呼吸道分泌黏液,避免粘液阻塞呼吸道出現呼吸不暢導致的氣短、咳嗽等癥狀。糖皮質激素屬于治療慢阻肺常用的抗炎藥物,具有消炎抗菌的功效,可降低患者體內炎癥因子形成,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現炎癥反應,加重病情。但長期服藥會使藥物的毒性在人體內擠壓殘留,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癥狀的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恢復,降低治療的安全性。谷胱甘肽是解毒的特效物質,能夠解除身體毒素,屬于人體重要的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能夠與人體有害、有毒的物質發生生物化學反應,將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通過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使人體免疫力保持正常水平,降低了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發生率,有效地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加速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谷胱甘肽治療能夠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降低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發生。
參考文獻:
[1]張蘭英.特布他林聯合糖皮質激素與谷胱甘肽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療效及對患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1,29(3):58-59.
[2]劉新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應激與肺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藥,2020,42(16):2490-2492+2496.
[3]劉曉冬,胡克.特布他林聯合糖皮質激素與谷胱甘肽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療效及對患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河北醫學,2020,26(1):71-75.
[4]楊建輝,詹小濤,許增佳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結核患者抗癆聯合抗病毒治療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3):95-96.
[5]陳艷波.探討谷胱甘肽在慢阻肺治療中的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4):57.
[6]朱鴻堂,馬艷霞,王敏等.谷胱甘肽在慢阻肺治療中的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3):36.
[7]馮培峰,賴志斌,鄧明玉等.特布他林分別與糖皮質激素、谷胱甘肽聯合應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療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9):114-115.
[8]潘嘉宇.還原型谷胱甘肽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氧化應激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8,22(2):225-228.
大新縣人民醫院 ?廣西崇左 ?5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