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世銀 陳皓東 張通 余履明
[摘要]本文論述了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在分析金融服務養老存在的審計監督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金融服務養老? ? 審計? ? 監督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金融服務養老的理論框架、國際經驗、中國路徑研究”(17ZDA072)成果
隨著金融服務養老的興起與發展,如何加強金融服務養老的審計監督已刻不容緩。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可以確保金融服務養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逐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服務養老道路,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一、借鑒國外經驗,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一)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的必要性
從目前來看,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的成本高、收益少、效率低,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金融服務養老的審計監督還不適應金融服務養老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缺少金融服務養老的責任審計、績效審計和大數據審計。金融服務養老風險隨時隨地都存在。要么金融服務養老因監督過嚴而受到影響,要么因監督過松而出現問題。從目前的金融服務養老活動來看,因監督不到位導致的問題很多,如養老金資產投資的保值增值問題,養老保險基金給付問題等。為了保證金融服務養老的安全運營,強有力的審計監督不可或缺。因此,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非常必要。
(二)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的緊迫性
大多數老年人的資金不多、資產有限、權益保障困難。金融服務養老參與人數眾多,財務數據繁雜、龐大,不管是自身管理還是專業監管都有可能出現不到位的問題,致使風險越變越大。除了加強內部管理和由專門監管機構進行監管外,金融服務養老運行需要內部審計和專業的外部審計監督。由于金融服務養老監管存在道德風險,一般的監督管理都難以及時發現問題,而金融審計監督可以從內部和外部共同進行監督,因此,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特別重要和緊迫。
(三)國外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經驗借鑒
1.充分發揮審計對金融服務養老的監督作用。在金融服務養老體系中,國外審計機構不僅按照相關要求獨立地對金融服務養老進行監督,而且還能代表國家對權力監管部門和被監管部門進行審計。一些國家在金融服務養老中主動購買審計服務,獲得公允簽證服務。另外,審計還對參與金融服務養老的待遇資格進行審核,甚至可以延伸到家庭財富審查或調查中。而績效審計重點關注監管部門的財務合規性問題,更好地促進政策和法規的完善。中國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充分利用審計的監督職能,廣泛監督金融服務養老。各類金融服務養老機構應自覺接受和積極利用審計監督,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服務。
2.實現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的轉變與全覆蓋。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審計需要實現三大轉變。一是從被動審計轉到主動審計。在傳統觀念中,審計被認為是一種對違規單位或者違法行為的審查,因此要轉變觀念,形成審計服務是提供信用和對投資收益能力監督的認識。二是從合規性審計監督轉到可持續審計監督。審計既要注重涉及養老服務的資金管理者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又要進行金融服務養老政策實施跟蹤審計。從當前的審計內容看,審計主要還停留在對養老金征收、管理和使用的合規性問題層面,尚未涉及投資的可持續性等內容。一些西方國家非常注重養老資金與養老資產的審計監督,全程跟蹤資金的流入、流出,全面監督養老資產的運行情況。三是從資金、資產的審計轉到既包含資金資產又包含政策實施跟蹤的全面性審計。金融服務養老,既要審計養老資金和養老資產的投資、運營、管理、效益情況,又要進行政策實施全程跟蹤審計;既要審計提供養老服務的金融機構與養老機構,又要審計金融服務養老監管機構,實現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的全覆蓋。借鑒國外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經驗,充分發揮審計對金融服務養老的監督作用,為金融服務養老建立起一道外部防火墻。
二、金融服務養老存在的審計監督問題
由于我國金融服務養老興起的時間不長,對其的審計監督還沒有實現全覆蓋,已納入審計監督的服務范圍非常小,大部分養老資金或養老資產還沒有納入審計監督。金融服務養老監管的績效不佳,一些消極的金融服務養老現象屢禁不止,時有泛濫和反復,如還存在證券回購、高利吸存、賬外賬、假數據、違章違規的行為,不良養老資產比例居高不下,非法融資現象嚴重。
(一)金融服務養老的審計監督覆蓋問題
金融服務養老興起的時間不長,金融服務養老的目的、內容、形式、方式、方法等還在不斷地變化之中,審計僅僅涉及國有及國有占控股地位的金融資產或活動,對非國有部分參與養老服務的審計較少或幾乎沒有涉及。在金融服務養老過程中,大多數金融機構都未從審計角度密切監督政策變化帶來的投資策略影響,極易在此過程中產生風險。另外,還缺少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的操作流程和經驗。將金融服務養老的各種資金往來、資產運作和政策實施跟蹤納入審計監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還沒有實現全覆蓋。
(二)金融服務養老的審計監督作用缺失問題
有關養老服務發展的項目融資、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土地融資等缺少全面的審計監督。金融服務養老普遍存在審計監督作用缺失問題,包括制度缺失、操作缺失、經驗缺失等。涉及一些金融服務養老的審計監督還不完善。促進金融服務養老制度建立、體制改革等都還存在不少問題。
(三)金融服務養老的審計監督機制問題
目前,審計對金融服務養老只是事后監督,還缺少長期有效的監督機制。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金融服務養老難以實現良性運行與協調發展,老年人的權益也容易受到損失。
三、加強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的建議
(一)實現金融服務養老的審計監督全覆蓋
實現金融服務養老審計監督全覆蓋就是由審計機構對提供養老服務的金融機構、金融服務養老資金運行、養老資產運作、養老資金管理和政策實施跟蹤等進行監督,目的是維護養老者的合法權益,監督相關機構開展合規的養老服務,維持金融服務養老資金或資產的安全運行等。
要實現對金融服務養老的審計監督全覆蓋,就需要將相關金融機構、資產、資金、項目、產品、服務、產業等全部納入審計監督范圍。從機構上來說,不管是國有、國有占控股地位的金融機構,還是非國有、非國有占控股地位的金融機構都要納入審計監督范圍。從資金或資產來說,不管是國有養老資金、資產,還是養老者的資金、資產都要納入審計,包括所有者權益審計、養老收費與支付審計、養老投資收益審計、養老投資風險審計、養老經營成本及費用審計、營業稅金及附加審計等。
(二)充分發揮審計對金融服務養老的監督作用
審計監督既要掌握每個金融服務養老機構的風險情況,也要掌握整個金融服務養老行業的風險情況,并提出金融服務養老風險防范建議和整改措施,既揭示其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情況,也能揭露和糾正違規違法的金融服務養老,同時要促進其加強內部控制與管理、健全規章制度、依法合規經營、提高經濟社會效益,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維護金融穩定服務。
(三)建立適應金融服務養老運行的審計監督機制
建立適應金融服務養老運行的審計監督機制是建立健全金融服務養老監管機制的重要內容。審計人員需要認真學習金融服務養老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了解金融服務養老的發展態勢,按照嚴格的審計程序和使用最新的審計方法,保證審計人員有能力對金融服務養老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并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
金融服務養老過程中的審計監督不是階段性的,而是常態化的過程。實施常態化的審計監督制度,要讓審計監督成為金融服務養老的組成部分,是金融服務養老良性運行的重要保證。適應金融服務養老發展的需要,整合審計機關中涉及金融服務養老的相關審計資源進行綜合審計,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養老的需要,促進金融服務養老的發展。
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要發揮合力。對于政府提供金融服務養老的資金扶持要進行全程審計,并由國家審計承擔。對于社會民間資本、老年人的私人資本參與的金融服務養老由專門的社會機構進行專門的審計。社會審計由具有資格、條件的審計師事務所承擔。對于政府制定的金融服務養老政策實施進行全過程的跟蹤審計。對于涉及的養老資金、養老資產、養老權益等,不管是公有還是私有,都要進行嚴格的內部審計。
(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大學金融學院,郵政編碼:211815,電子郵箱:jiangshiyin@sina.com)
主要參考文獻
審計署金融審計司課題組.審計機關在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方面發揮作用的機制與路徑[J].審計研究, 2020(1):18-22
王志成.關于深化金融審計的幾點思考[J].審計研究, 2018(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