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凱

浙北安吉縣余村,三面環山,村口一塊石碑矗立,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余村靠著優質的礦石資源成為安吉“首富村”,卻也付出了環境污染等代價。
這不僅是余村的挑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數十年持續增長,不少地方面臨資源與環境的壓力,遭遇“成長中的煩惱”。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安吉余村考察,對余村主動關停礦山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并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兩山”理論因礦而起,卻早已超越了礦業,上升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國策。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013年,習近平對“兩山”重要思想進一步完善,闡釋如何辯證看待經濟社會發展(金山銀山)與生態環境保護(綠水青山)的關系。
57歲的葛元德身上有兩道傷疤,一道在下巴,像臥著條黑色蚯蚓,一道在左臂內側,像不規則的蓋章。這是早年礦工生涯留下的印記。
葛元德是浙江湖州安吉縣余村村民,上世紀九十年代,在余村僅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個礦山、一個水泥廠,俗稱“一廠三礦”。村里和葛元德一樣的礦工有兩三百人。
5820平方公里的湖州,高峰時期有礦山超千個——不到6平方公里就有一個礦山。位于長三角腹地、優質的石材、發達的水運,湖州一度成為華東重要的建材基地之一。當時的湖州人津津樂道,“上海一棟樓,湖州一座山?!?/p>
“一廠三礦”讓余村迅速成為安吉縣“首富村”,但余村的青山綠水卻在砰砰炮聲和隆隆煙霧中變了樣。在廠礦工作的不少村民落下了腰疼、塵肺病甚至終身傷殘。
2003年1月,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推動下,浙江成為全國第5個“生態省”建設試點省。同時,湖州啟動全市礦山整治,余村廠礦從2003年起陸續關停。2005年8月,習近平視察余村時指出,“過去我們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經歷多年治礦改造,如今,余村已是遠近聞名的3A級旅游景區,從“賣礦石”變成了“賣風景”、“賣文創”,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也刻在余村村頭的一塊大石頭上,迎接八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