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宏
這是山西減貧史上前所未有的8年——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99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2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山西交出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優秀答卷。
山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西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兩次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脫貧地區山鄉巨變、山河錦繡!
“危房改造讓居住條件煥然一新,‘雨露計劃減輕了學費負擔,我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呂梁市石樓縣裴溝鄉馬家山村薛虎平談起現在的生活特別滿足。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黨的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山西和全國一樣,開展了大規模、有計劃、有組織的扶貧開發,為穩定解決群眾溫飽、改變貧困面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堅持把脫貧攻堅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苦干實干,攻堅克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貧困群眾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到2020年年均增長11.4%,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到2020年年均增幅23.9%。
——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脫貧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190萬脫貧人口喝上了安全水,47.2萬搬遷人口全部遷入新居,33.3萬戶農村危房完成改造。
——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顯著變化。統籌生態生計、協調增綠增收,生態扶貧為三晉大地增“顏值”,為脫貧群眾鼓“腰包”。完善提升“五有”機制,特色產業成為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硬支撐”。光伏扶貧收益貧困縣貧困村全覆蓋,電商、鄉村旅游等產業方興未艾。
——貧困地區鄉村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持續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整頓軟弱渙散貧困村黨組織,選優配強、集中輪訓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實施農村本土人才回歸工程,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基層組織戰斗力明顯增強。
打贏脫貧攻堅戰,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把精準方略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根本在于全省上下盡銳出戰,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
——五級書記抓扶貧。堅決落實省負總責要求,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省委組建督導組,專項巡視“回頭看”全覆蓋。凝聚起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工作格局和強大合力,為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精準方略貫穿全過程。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群眾評價精準扶貧政策,點到了穴上、幫到了根上、甜到了心上。
——問題導向推動工作大提升。山西把破解難題、推動工作貫穿脫貧攻堅的全過程,通過進村入戶發現問題,追根溯源抓住癥結整改問題,從嚴從實解決問題,以問題整改牽引整體工作不斷提升,確保把問題解決在決戰過程中。
——強化投入提供硬支撐。多渠道、多元化增加扶貧投入。各級財政扶貧投入1211.45億元,貧困縣統籌整合其他涉農資金296億元,扶貧小額信貸254.7億元,貧困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易地交易資金147.25億元,定點幫扶230.58億元,社會扶貧58.04億元。
——凝聚力量奏響攻堅大合唱。廣泛動員各方力量,組織開展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構建起政府、市場、社會互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聯動的“三位一體”大格局。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山西出臺了《關于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辦法》等相關政策,抓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繼續支持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壯大,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
天鎮縣通航糧貿有限公司保底價收購農戶的紅蕓豆,切實保障農民利益。目前公司業務輻射全縣8個鄉鎮27村,帶動脫貧戶1015戶,戶均增收8000元。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產業興旺鞏固脫貧成果。山西出臺《關于健全完善產業帶貧益貧機制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夯實產業扶貧基石,有效防止脫貧群眾返貧。
鄉村振興從環境整治抓起,鄉寧縣管頭鎮以創建“三盆花微花園、兩棵樹微果園、一畦地微菜園”為抓手,實現了家里門外凈起來、房前屋后綠起來、庭院環境美起來,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提升。
——聚焦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山西出臺《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推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新時代,新征程。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山西將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大力弘揚脫貧攻堅偉大精神,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