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娟
摘要:語文在小學、初中、高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因為語文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但是隨著新課改革背景下,旨在將德育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進行文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能夠不斷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在今后有一個更好地發展。因為良好的品德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利的,并且這樣的教學方法也符合社會的發展方向,能讓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質。
關鍵詞:新課;小學低段語文課堂;德育創新;融合與思考
一、 引言
一個好的學生并不是要學好自己所學的知識,而是要在學習過程中做好一個正直,有道德的一個人。語文凝聚著古人智慧的結晶,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筆來之不易的財富,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也要將其發揮到極致,讓學生學會更多的文化知識,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隨著新課改革下的語文教學,不再推崇只是進行知識層面的教學,更加重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增加對德育方面的教學,使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同時也能夠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從而樹立一個良好的道德規范。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懂得創新采用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今天主要探究的問題就是如何將德育創新更好地融入學生的語文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學習好知識的同時,也具備好的品德,爭做社會的多方面人才。同時如何將德育更好地融入教學中,也是我們需要認真去思考的問題,要做出努力去更好地發展德育,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品德兼備的人才。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質量不達標
小學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開始,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從小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對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對于教師招聘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由于小學的語文知識比較簡單,就使得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教師質量不達標。教師質量不達標,就使得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大大減弱,不能夠發現課堂上存在的問題,也不能使學生融入學習語文的學習氛圍之中,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生產生對學習的抵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習內容或者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枯燥,興趣可以作為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使學生去探索問題從而掌握知識,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其次,在信息技術的融合下,教師所展現的課堂將會是豐富具體的,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集中注意力較難,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教學內容具體化、豐富化,將教材中的文字轉化為視頻,更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深切感受文字所帶來的魅力。同時教師也不懂得將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自身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此外教師質量不達標,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因為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比較善于模仿別人的行為舉止,教師知識儲量不達標對于學生的影響遠遠小于教師行為的影響,更不要說發展學生的道德品行了。這就要求學校在進行教師招聘過程中,要加強對教師的要求,為學生選擇最優質的教師,在提高學生文化底蘊的同時使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
由于學生對一切事物都比較好奇,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本身就是十分枯燥無味的,這就使的學生在上課時難以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再加上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十分淺薄,同時也不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教師要盡可能地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教育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完善,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式教學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使學生更加直觀清楚地觀察事情發展的全過程,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將一個新知識以多種方式展示出來,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注重知識的綜合性和趣味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在通過個別案例進行分析與總結。這種教學方式人生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包括教師教學和教師教學觀念等多種問題,使得師生之間沒有互動,也學習不到實質性的知識。此外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更注重學生的知識層面的問題,從而忽略了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所以說,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緊跟時代的潮流,懂得創新,采用趣味性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本著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原則進行教學,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 小學低段語文課堂與德育創新融合的措施
(一)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科目之一,因為識字、讀音、閱讀是小學語文的基礎教學,所以語文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除了要學習知識以外也應該在課堂上能接收到德育知識的教育。當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定的德育教育的時候,那么他們就能夠很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并且在之后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都會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德育教育,是對學生的負責。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地融入德育教育。在講解一些漢字或者是拼音的時候,也能夠融入德育教育。給學生講解這些知識點,能夠讓他們融會貫通,從心底里接受這些知識點,并且能夠記憶到自己的腦海深處。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孔融讓梨》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就能夠讓學生從孔融的身上體會到一些良好的品質。這些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并且去與伙伴交流,講出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真實看法??梢宰尳處煂W生內心的想法得到一定的了解,并做出一定的講解。學生在剛進入小學的時候,能夠成功塑造出一些良好品質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些品質將會伴隨著學生的一生。能夠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體會到良好品質的浸潤。這是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做到的。
(二)在上課過程當中給予一定的活動
當小學語文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學生做一些活動,可以讓他們在實踐當中獲得良好品質。做活動可以讓學生能從實踐當中得到語文知識的了解,并增加對這一門科目的興趣?;顒涌梢允嵌喾N多樣的。可以讓教師在上課的過程當中開展學生之間互動的活動,教師也可以在課上給學生觀看一些關于德育教育和小學語文結合的視頻。可以提高他們在上課時的注意力,并且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適當的放松。因為小學學生剛步入小學,注意力不是很容易集中,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輔助手段,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提高學習效率。小學學生對于圖像和聲音的辨識能力非常的強。所以教師應該很好地利用這一優勢。而且活動能夠很好地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讓他們自主地去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能夠自主的去將德育教育與學習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