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野
摘 要:文章分析了JC煙草公司信息化建設現狀,根據該公司電子運維運行項目的相關內容,總結項目團隊組成情況、項目實施遵循原則、項目范圍、項目難點、項目分解以及項目具體工作內容,并通過網絡計劃編制,識別關鍵鏈、優化時間以及設置緩沖區,完善了JC煙草公司項目進度計劃管理方案,針對性地提出進度控制措施。
關鍵詞:電子運維運行項目 進度管理 關鍵鏈 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F01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1)05-291-02
隨著JC煙草公司科技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逐步形成信息化應用體系,并在煙草公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JC煙草公司實施信息化管理的前期,并沒有很好的結合信息系統建設本身來展開,存在著被動接受、使用和維護的情況。而對于信息系統本身來說,不僅涉及到硬件、軟件的采購問題,更包括了信息系統本身的設計、維護、管理等,特別是對于日常運行過程中的數據存儲、安全等方面,因此,為了滿足運行維護的需要,就需要強化在系統兼容、技術架構等方面的投入,從而建立涵蓋范圍更廣的統一化的運行維護體系。基于此,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運用關鍵鏈理論作為研究的理論指導。在實施過程中,對已制定出來的項目進度進行優化,將其中不同工作內容中的安全時間去除,然后再構建各個工作之間的關系圖,隨后加入資源因素,并對已建立起來的關系圖進行適當地調整,從而找到關鍵鏈。最后在關鍵鏈與非關鍵鏈之間、資源需求關鍵點等環節來設置項目、匯入、資源等三種緩沖區,從而提高對項目實施進度的把控。
一、JC煙草公司電子運維項目建設存在問題
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最大的問題預估時間超期,按照傳統的進度控制方法將無法按期完成整個工作項目,根據詳細的分析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具體工作人員的各自工期估計過長。CPM/PERT主要是對各個子工作任務的逐項考核來對項目進行控制,在實際操作中,即便是某項或某幾項甚至是大多數子工作任務都能順利完成,但是有個別任務拖沓也會間接導致整個項目的延期。
二是CPM/PERT中某些假設條件的不完善。CPM/PERT預先假設了各個子任務是獨立運行的,但是這樣的假設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項目開展,依此為依據制定的網絡計劃圖會給項目帶來很大的失敗風險。
三是傳遞的信息不充分。傳統的CPM/PERT網絡圖給出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隨著當前各類項目類型的不斷演化發展,這僅有的信息量對于高質量完成各類項目顯得捉襟見肘。
四是關鍵路徑并不是關鍵所在。傳統項目管理模式下未考慮資源約束的和關鍵任務的信息是不足的,不能夠全面反映整個項目的內在關鍵環節。
二、JC煙草公司電子運維項目進度管理
(一)網絡計劃編制
利用網絡計劃對整個項目的各個因素進行了詳細地編制和數據分析,最后得出了這些元素之間所存在的邏輯關系和相互依賴性。具體的邏輯關系以及估算時間如表1所示。
可以得到JC煙草公司項目計劃用時183天完成,不符合項目要求工期。根據JC煙草公司項目的工序及天數計劃,對整個邏輯計劃表進行了重點分析,根據一些關鍵路徑對關鍵鏈識別。
(二)關鍵鏈識別
1.單任務時間的確定。在三點估算法中,認為任務時間分為三個類型,即最可能完成的時間、最樂觀完成的時間以及最悲觀完成的時間,這三個時間分別由Tm、To、Tp進行表示。
對以上三種時間配置進行了詳細的數據分析以后,得到任務持續時間估計Te見下公式(1):
除了以上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也可以通過概率統計學來對任務的不確定性進行一定的估算,具體的數據計算見公式(2):
如果是采用經驗估算法的話,為了保證整個工期項目最后能夠得到高效的結果和最高的產品質量,則需要采用悲觀時間概念來對時間進行有效地分配管理,然而這種時間計算方法會導致整個企業帶來巨大的利益損耗,所以決定采用三點估算法來進行時間分配。
2.通過資源平衡化解資源沖突。為防止一個項目中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擁有多任務完成的現象發生,具體的資源分配可以根據以下內容來進行:除了突發事件以外,任何工作人員不得阻止工期的順利進行;對于較為重要的一些工作階段需要優先分配;一些非關鍵的工作路徑則要進行資源的省略,并且要對某些關鍵步驟進行良好的資源整合。
3.識別關鍵鏈流程。步驟1:根據工期到合理資源分配來制定決策點位,將最晚的時間工期設置為某一決策點位置。
步驟2:對上一步驟當中所出現的最晚時間工期進行詳細的戰略部署規劃以后可進行適當的修改,確定任務S。
步驟3:結合中最晚工期來對任務s進行詳細的考察研究。
步驟4:對整個時間規劃進行詳細的考察,保證資源分工合理有效地進行防止由于資源分工不合理而出現的工期延遲現象。
步驟5:若是最后得出的決策點并沒有使任務S順利完成,那么這個步驟將會再次返回到步驟1。
(三)估計優化時間
1.數據模型設計工期優化。采用沿用行業現有成熟數據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新改進的方法,與相關系統的開發人員進行溝通后,確認可以將原有的26天工期壓縮至21天。
2.數據庫與表設計開發工期優化。引入新的數據庫架構技術,對原有的數據庫架構方法進行了改進,經過與具體開發人員的溝通確認后,此項工作的工期從33天減少到25天。
3.資源系統調研工期優化。采用增加工作時間,給付加班費用的方式對有關工作開展工期優化,經過與具體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協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條件下,可以將此項工作提前3個工作日完成。表2為該項目的工序時間改進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經過對可以優化的關鍵任務進行優化后,最后使整個工期的工作時間得到了有效的縮減。
計算工期時間看出整個項目總工期耗時168天,根據計算得出該工期比之前預算的工期整整少了16天,大大地促進了整個項目的順利進行。
為了降低整個項目實施過程當中存在的風險,本文對資源沖突再次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整。經過分析,時間優化后的項目進度可以滿足要求,兩條關鍵路徑的時間相等。
本文采用利用現有數據庫進行更新完善的方法對工期進行壓縮,然后引用新的數據庫設計架構方法對數據庫的設計進一步壓縮了工期,最后采取增加工作時間的方法對項目工期進行了進一步壓縮,得出總的項目優化時間如圖表3所示,所壓縮的工期符合系統上線時間要求。
(四)設置緩沖區
1.該計算流程采用了所需要的正常工序時間,具體的計算內容如公式(3)所示:
通過對項目所有關鍵鏈上的工序的安全時間計算,根據以上計算公式,對于利用了關鍵鏈的工作時間進行了數據整理,最后的緩沖區結果得出PB為4.4天。
2.緊接著對利用非關鍵鏈和關鍵鏈兩個不同的攻擊時間進行了進一步的計算,得到接駁緩沖區的數據,具體的計算公式如公式(4)所示:
對分解表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本項目中需要額外增加四個接駁緩沖區來保證整個工期的順利進行。其中按順序FB1為2天FB2為1天,FB3為1天。
3.增加資源緩沖區RB,對項目實施過程當中所實現的資源配置進行了討論和研究,估算得出整個資源配置分工可能存在許多決策點和障礙點。
緩沖區的設置如表4所示。
三、JC煙草公司電子運維項目進度控制策略
(一)完善項目進度控制管理模式
1.電子運維運行項目管理架構的調整。對現場工程師的權限進行了調整,使得現場工程師在項目中的層級進一步上掛,并為項目經理配備了一名技術顧問,這便于項目的現場工程師能夠及時收集和匯總項目情況向上級匯報,技術顧問的配備也部分彌補了項目經理與具體業務工作的認知脫節。
2.完善人員激勵制度。首先由項目經理制定出考核方案,然后由資源配置整理人員來進行報告整理,將報告匯報給上級審核通過以后將該考核方案下發到各部門負責人當中,負責人根據考核方案來進行最后的工作考核。
3.會議制度。進一步強化例會制度,可以讓參與項目的所有人實時地了解自身工作以及其他相關工作的進展情況,進一步強化各任務之間的協作性與統一性。
(二)構建風險評估體系
1.安全區間。安全區間的危險程度最弱,因為它所出現的問題并不是突發問題,而是包含在預料之中,它的解決方式并不是由所屬部門負責人直接解決,所以風險指數較低。
2.警惕區間。警惕區間的風險指數比安全期間要更高一級,該區間內所發生的突發事件和意外狀況同樣也需要撰寫報告書向上級匯報,需要上級部門召集相關人員來召開緊急會議,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來降低風險。
3.危險區間。該區間的風險指數已經達到最高級,它需要上級部門直接召集各部門人員召開緊急會議,并需要向專業人員尋求幫助,防止項目工程的延期而造成利益的虧損。
(三)建設項目進度偏差處理體系
1.項目決策層。當遇到項目危險期并且項目權力職責權力所限無法獨立進行解決時,項目經理要及時上報決策層,并由決策層領導根據此項目所遇到問題的具體情況研究解決處理對策,直接組織有關資源加以應對,確保項目偏差能夠及時被糾正。
2.項目執行層。執行層要時刻跟蹤監督項目執行的進展情況,對項目進度、各單元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實時關注,每天對項目的上述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找出可能影響項目進度、項目質量等的蛛絲馬跡,向有關人員進行溝通確認,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3.項目操作層。項目執行層盡量不要對制約因素進行私自重新調配,但要及時將有關情況反映給上一層級領導者。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探索重大科技項目組織模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8-16(007)
[2] 王愛宗,焦喜娟.基于ITIL的場景化配置管理思考與應用[J].中國金融電腦,2019(09):55-57.
[3] 陳興喆.天津市科技創新券管理服務系統設計與實現[J].科技與創新,2019(17):117-118+120.
[4] 陳紅文.生態浮島在城市河流治理中的應用——以常德市穿紫河為例[J].林業與生態,2019(06):35-36.
(作者單位:晉城市煙草專賣局 山西晉城 048000)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