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莉,李 震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休閑農業是能夠將一二三產業融合起來的農業發展形式,同時也是解決傳統農業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休閑農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現代農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有助于加快我國農業改革,促進農村經濟轉型,使我國農村從依靠農畜牧業的傳統模式轉變為以傳統農畜牧為基礎,現代工業、商業、服務業、旅游業、戶外休閑業相結合的多功能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我國鄉村經濟發展。
休閑農業是以實現城鄉居民休閑為目的,以傳統農業為載體,利用農業景觀、農業生產過程和農村居民生活方式,融合工業、文化、商業、旅游等產業,發展休閑度假、觀光體驗的一種新型產業形態[1]。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樂山市大力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2018 年上半年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 277.1 萬人次,綜合收入138 644.79 萬元。目前,樂山市已打造了以峨眉河流域為特色的農業休閑體驗產業帶,創建現代農業融合示范園區11 個、省級示范休閑農莊12 個,啟動建設農業主題公園8 個。利用彝族文化和農耕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采摘游、體驗游、度假游、民族風情游等,重點建設馬邊河流域生態水產休閑農業園區、五馬坪外環線有機觀光農業園區、沐川竹海環線山區民俗體驗游休閑農業園區。創建四川犍為縣茉莉花融合發展園區、沐川縣“沐綠沁氧”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
在休閑農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休閑農業整體規劃不足,經營主體缺乏管理,休閑農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樂山市政府需要做好休閑農業系統的頂層設計,優化系統主體結構,深化休閑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求從根本上解決休閑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生態是生物在一定環境下的生存發展狀態,生態系統是自然界一定空間內生物和環境構成的一個整體。休閑農業生態系統可以理解為以休閑農業為核心、產業鏈為基礎,休閑農業生產和服務所包含的各主體以及協作配套的整個外部支持要素環境。
休閑農業產業鏈以農業為核心,提供休閑、觀光、度假、體驗、運動健身、科普教育等服務,通過相應節點形成網狀鏈條,實現人、資金、信息、物流的連接[2]。休閑農業產業鏈節點眾多,鏈條整合復雜,需要從頂層對產業結構進行整合優化,引導行成良性的生態系統。通過對休閑農業生態系統中的各級主體及協作要素進行研究,將休閑農業生態系統整體結構劃為3 個層次,最頂層是總規層,中間層為休閑農業輔助銜接層,底層為休閑農業產業鏈要素層。
3.2.1 總規層功能設計
總規層位于金字塔結構頂層,意味著它在整個休閑農業生態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位于這一層的組織機構對當地的休閑農業生態系統建設負有規劃、引領、指揮、協調、監管的重任。可以說,這一層次的主體是整個生態系統的戰略規劃者。總規層能夠對當地各項資源的優劣勢進行合理分析,結合當地資源綜合條件以及全國各地休閑農業發展情況,對當地的休閑農業發展戰略進行規劃,對當地的休閑農產品進行定位,圍繞產品定位進行當地休閑農業品牌的營銷戰略規劃、產能設計規劃、產品質量規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配套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等。目前,樂山市政府網站上能看到的與休閑農業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分別為市農村農業局和市扶貧開發局,需要從總規層明晰具體部門的責任劃分。
3.2.2 支撐銜接層功能設計
支撐銜接層中的組織主要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總規層的休閑農業發展指導方針、政策、制度進行細化、落實,對要素層組織推動休閑農業發展、經營提供指導、建議并進行監督,定期向總規層反饋要素層的執行情況,為總規層的政策優化、制度改進提供現實依據。這一層級中的組織機構數量相對較多,而且組織機構的性質多樣,可以采取半官方性質的形式,也可以是民營性質的第三方服務組織,比如各地休閑農業發展研究中心、休閑農業發展協會、人力資源發展協會、休閑農業建設評估中心、休閑農業服務質量評估中心等。這一層級的組織要從技術、經營、商業服務、人力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5 個方面對要素層組織進行業務指導和服務,傳達當地休閑農業發展的有關指令,評估要素層業務的開展情況,對于不合規的經營行為督促其整改,對要素層組織在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專業指導,幫助其解決問題,協助要素層尋找所需資源,提升服務品質;對要素層的從業人員進行系統性培訓,幫助休閑農業從業人員提升職業素養;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出具體的配套建設方案,開展招投標及競標等。
3.2.3 要素層功能設計
要素層位于生態系統的最底層,是休閑農業生態系統中最龐大的組織層。要素層組織數量眾多,類型多樣,位于休閑農業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例如為休閑農莊進行產品設計的商業公司、為休閑農莊品牌宣傳的營銷策劃公司、為休閑農莊提供所需物資的各類資料供應公司、為休閑農莊提供資金支持的金融服務機構。數量最多且是整個產業鏈核心的是提供休閑農產品和項目的各類休閑農莊。要素層的發展一定要在總規層的規劃引領下,有序開展休閑農業服務。但是由于要素層的組織負責具體的經營業務,容易從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作出經營決策,建設容易獲利的項目,待項目建好后,周圍地區都有同樣的項目,出現了同質化競爭的情況。另外,大部分從業人員是普通農戶,而他們最擅長的是傳統的農業種植和畜牧業養殖,對市場經營了解甚少,對于生產什么類型的休閑產品,如何包裝、宣傳、整合自己的農莊,如何留住游客,如何拓展收入來源的了解不足,因此需要總規層和支撐銜接層給予要素層明確的方向和信息指令,為農戶發展休閑農莊提供便利。優化后的休閑農業生態系統層次結構及功能設計情況見表1。

表1 樂山市休閑農業生態系統結構層次及功能設計
應從供給側角度出發,有目的地構建結構合理的休閑農業生態系統,使系統中的各個主體各司其職,在建設樂山市休閑農業中發揮各自的優勢,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有效解決觀光休閑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實現休閑農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