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智莉 黃遠水
(華僑大學旅游學院 福建·泉州)
[提要] 基于南京市2009~2019 年面板數據,借用耦合協調模型分析南京市旅游-交通產業發展的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構建交通-旅游產業評價體系。結果發現:綜合發展水平變化上,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皆保持增加狀態,但交通運輸產業發展速度相對穩定,旅游產業發展速度不穩定;耦合協調度變化上,近十年耦合度處于0.45~0.50 之間,保持在中度耦合關系狀態,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總體上,旅游-交通產業的耦合協調度處于增長狀態,但數值不高,處于瀕臨失調與勉強協調階段之間。
交通運輸產業是社會發展的先行產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強有力支撐。人或貨物通過交通運輸工具實現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的空間轉移。旅游業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是關聯度極強的綜合性產業。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有著天然聯系。交通產業的發展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命脈,是旅游活動完成的先決條件。旅游業通過交通運輸工具把游客輸送至世界各個景點。交通運輸工具是游客抵達目的地的一種途徑,也是游客在目的地的空間內活動往來的手段。交通運輸產業不僅解決旅游涉及的時間距離問題,還解決空間距離問題。旅游活動產生的經濟收入為交通運輸建設提供經濟保障。旅游會為目的地帶來大量的游客涌入,這對交通基礎設施提出更高要求。
國內外關于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互動研究已有成果。高楠以西安市為示范區,通過耦合協調度模型研究旅游經濟與城市協調發展之間的關系。田野以長江經濟帶的景區為例,利用成本距離分析工具,構建旅游吸引力模型分析該地區旅游資源可達性對其旅游業發展的影響。吳寒從全國角度出發,采用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法研究我國旅游業與交通運輸產業耦合協調程度。王兆豐以旅游地理學研究的旅游流方向出發探討城市群陸地交通可達性與旅游流集散發展的演變機制及協調程度。郭向陽運用高德大數據和耦合四象限模型,以云南省為案例地研究旅游地快速交通優勢與旅游流強度的耦合關系。國外也有許多學者對旅游產業與交通運輸產業的耦合進行研究。Raguraman K 探討印度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印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所導致的目的地旅游資源可進性差是導致其旅游業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Prideaux B 從交通運輸成本角度研究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之間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以南京市為案例地,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從時間角度分析2009~2019 年十年間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之間的耦合協調特征,以期為南京市旅游與交通協調發展提供借鑒。
南京,古稱金陵,是江蘇省省會城市,是擁有六朝文化和民國文化的古都。南京地處我國東部,長江下游,水運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優越。南京全市下轄11 個區,總面積6,587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44 萬人,城鎮人口696 萬人,城鎮化率達83%,是長三角和華東地區重要城市。南京作為曾經的政治中心,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近年來,南京市旅游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旅游業發展步伐加快。南京作為國家交通樞紐城市,其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完善,交通運輸方式齊全。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借鑒物理學中的耦合理論,對2009~2019 年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的協調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在物理學中,耦合是指2 個(或2 個以上)系統或運動通過各種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現象。當系統相互運動彼此促進時則稱之為耦合;反之,則為不耦合,例如發展文化事業會在某種程度上對當地旅游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二)數據來源和指標選取。研究所涉及的交通運輸產業和旅游業原始數據主要來自2009~2019 年《南京統計年鑒》和《江蘇省統計年鑒》。南京市旅游經濟數據還來源于2019 年南京市旅游統計公報。
根據已有的耦合研究文獻,結合南京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本研究共選取20 項評價指標,全部為正向指標,其中選取11 項交通運輸產業評價指標,9 項旅游產業評價指標,具體見表1。(表1)

表1 樣本評價指標一覽表
(一)指標處理。對各項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和非負化處理是杜絕數據標準化處理后零值的出現,進而影響后面數據計算。非負化處理的方式是給每個標準化后的數據加0.01。Yij為南京市面板數據中第i 年的第j 項指標,m 表示其面板數據時間跨度,其數據處理公式為:

(二)指標計算。計算每個指標的權重ωj,權重表示某個單項指標在產業發展中所占的比重,其數值越高越好。

計算兩產業各自的綜合發展水平Ui,兩產業的耦合度C,兩產業的耦合協調度D。F(y)與G(x)分別表示旅游產業與交通運輸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α 和β 為待定權重系數,參考已有文獻與結合旅游產業與交通運輸產業的實際情況,兩產業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故取α=β=0.5。

(一)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綜合發展水平分析。對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的面板數據分析,最后得出兩產業各指標的權重數值和兩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數值。(表2、表3)

表2 兩產業各指標權重數值一覽表

表3 南京市旅游業與交通運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值一覽表
從旅游產業角度看,旅游產業規模和旅游產業效益的單項指標權重系數約占整個旅游行業權重系數的80%,這說明南京市的旅游產業規模和旅游產業效益對其旅游發展有重要作用,可知擴大旅游產業規模能夠拉動南京市旅游業發展。旅游服務的權重系數在旅游行業權重系數中占比較低,這說明南京市旅游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入境游客人數權重系數高于國內游客權重系數,說明南京市旅游市場對國內游客的吸引力還不足,需要加強南京旅游市場對國內游客的吸引力。從交通運輸產業角度看,交通運輸服務的單項指標權重系數占整個行業的一半以上,這說明提高交通運輸服務能推動交通運輸產業的發展。交通運輸效率的單項指標權重系數占比較低,說明交通運輸效率的提高對交通運輸產業的發展推動效果不明顯。南京是一個樞紐城市,每年的客運周轉量很大,但巨大的客運周轉量對南京市交通運輸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強。民航通航里程數的權重系數在基礎設施建設權重系數中占比較高,這說明航空運輸的發展對南京市基礎交通設施發展的推動作用明顯,南京市應推進航空運輸發展的完善,相反,公路運輸則需進一步改善。
從旅游產業角度看,南京市旅游業綜合發展水平總體上呈提高趨勢,這說明南京市旅游發展越來越好。2009~2012 年南京市旅游業綜合發展一直穩步提高,且2012 年到達第一個高峰,旅游業發展態勢較好。2009 年7 月國務院發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會議決定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南京市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因此旅游產業發展迅速。2013 年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值僅為0.2580,這是近十年來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的最低值。2013 年5 月江蘇省發現H7N9 禽流感病例。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禽流感病毒的爆發對南京市旅游業發展產生巨大負面作用。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是南京市國內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場,禽流感爆發導致南京市的游客數量銳減,由此可見穩定的社會環境對旅游業發展起重要作用。2014 年南京市舉辦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中國繼北京后第二次舉辦奧運賽事,這也是中國舉辦的第一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不僅向全世界展示了南京市的形象,還為南京市帶來大量的客源,因此從2014 年起南京市旅游業綜合發展水平逐漸回升。2014 年南京市旅游發展情況表明舉辦重大賽事對旅游發展有促進作用。2018 年南京市旅游業綜合發展水平同比往年增長7%,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提高較快。2017 年南京市印發《南京市“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該規劃明確指出南京市旅游業發展現狀及發展方向,并提出旅游業發展目標。政府政策的提出推動南京市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提高的步伐。
從交通運輸產業發展角度看,近十年來交通運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總體上呈增長趨勢,且增長較為平緩。交通運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值最低為0.2920,最高為0.5901,年平均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值為0.4713。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狀況與旅游產業有類似情況,但又有些許不同。2009~2013 年5 年間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一直處于穩步發展狀態,且在2013 年發展水平達到近十年的最高峰。2013 年江蘇省爆發H7N9 禽流感病毒,旅游人數銳減,但南京市為迎接2014 年的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政府部門大力增進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同年,南京市還舉辦第二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亞洲青少年運動會,所以2013 年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發展水平達到近十年最高值。2006 年10 月我國交通運輸部門印發《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該規劃明確強調公路水路交通建設需引進科學技術,提高生產力水平,全面提高我國交通運輸的繼續競爭力和國防安全保障能力,需為全社會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運輸服務。從2006 年開始,我國進入公路水路交通發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時期。2011 年我國交通運輸部門頒發《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規劃總結前5 年我國交通運輸產業發展成效,并提出后5 年我國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2006~2016 年是我國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而本研究的南京市2009~2018 年10年間交通運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正處于全國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所以交通運輸產業發展水平一直處于穩步增長狀態。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發展表明良好國家政策的扶持與大型賽事舉辦的結合會促進交通運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的提高。
(二)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分析。參考其他文獻的耦合協調發展等級界定,見表4,結合分析數據得出南京市的交通運輸-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見表5。(表 4、表 5)

表4 旅游-交通系統耦合協調發展等級界定表
表5 總結了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耦合度、耦合協調度及耦合發展關系。從耦合度角度可得出:(1)總體上看,近10 年來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度較高且趨于穩定。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最低耦合度為2013 年的0.456,最高耦合度為0.500,年平均耦合度為0.494。南京市平均每年耦合度較高,說明南京市旅游業發展與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相互促進。(2)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度最低值出現在2013 年,這與2013 年全國爆發禽流感情況相符合。

表5 南京市的交通運輸-旅游產業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一覽表
從耦合協調度角度可以得出:(1)總體上看,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處于穩步增長狀態,其耦合協調度最低值出現于2009 年,最高值出現于2018 年,年平均耦合協調度為0.474。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的年平均耦合協調度值不高,處于瀕臨衰退型的耦合發展類型,說明其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的協調水平不高。(2)2009~2012 年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耦合協調度數值也一直處于緩慢增長狀態。前三年交通運輸產業的發展水平略微滯后于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到2012 年交通運輸業發展水平基本追齊旅游業,到達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業發展的第一個小高峰。(3)2013 年江蘇省發現禽流感病毒,導致游客量銳減。南京市旅游業發展遭遇挫折,而交通運輸產業發展一直保持穩定步伐,其旅游產業與交通運輸產業的耦合度數值與耦合協調度數值皆有所下降。耦合協調度數值下降幅度較大,說明南京市旅游產業與交通運輸產業的相互協調發展水平較低。(4)2013~2015 年南京市的旅游業發展處于恢復期,旅游產業與交通運輸產業的耦合發展協調度數值緩慢增長。這三年旅游業發展水平一直滯后于交通行業的發展,兩產業的協調發展水平處于瀕臨衰退類型。2015 年兩產業的發展水平基本同步,旅游業發展與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相互協調。(5)2015~2018 年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處于勉強發展類型,兩產業的耦合協調度逐年增加。2018 年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耦合協調度水平達到最高值,兩產業的發展水平也到達最高值,但交通運輸產業的發展水平相對滯后,因此在今后需要提高交通產業的發展水平,促進兩產業更好更快地融合發展。
(一)優化交通運輸產業結構,提高交通運輸產業發展速度。截至2018 年,南京市旅游業與交通運輸產業的耦合協調度數值達到0.579,這是目前南京市旅游產業與交通運輸產業最高的協調發展水平,但南京市交通運輸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遠低于旅游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這說明南京市的交通運輸發展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南京市歷年客運周轉量大,但是停留下來作為游客的人卻很少,這與南京市的交通運輸產業結構有很大關系。未來南京市交通運輸的建設應以公路為主,普通公路、高速公路都應是其建設重點。南京市的國內客流主要來自其周邊地區,且周邊地區各城市居民相對富裕,私家車擁有數量略高。公路的建設能維持周邊地區客流量。另一個交通運輸建設的重點是水陸交通的建設。南京市地處長江下游,長三角地區,水路交通是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交通運輸方式。2016 年國家印發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級、多點”的發展格局,南京市處于“三級”的發展格局中,這對整個南京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水路交通能連接南京市與長江上游地區的發展,并且水路交通也是南京市旅游業的一項重要景觀,因此南京市必須注重水路交通的建設。
(二)調整旅游產品開發策略,著重打造復合型新興旅游產品。南京市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歷史文化豐富悠久。南京市旅游資源豐富,但旅游產品較為單一。旅游產品市場以歷史文化旅游產品為主,吸引的游客群體較為單一,不利于應對目前的市場多元化,因此南京市應調整旅游產品開發策略。針對作為主要旅游收入來源的歷史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要深入挖掘,充分發揮其文化魅力。南京市的歷史文化旅游產品主要來自于總統府、夫子廟、中山陵景區、明孝陵、秦淮河景區。歷史文化旅游產品的打造可著重挖掘南京的明朝文化、清朝文化、民國文化和特色現代文化,注重歷史文化與現代摩登相結合,把特色歷史文化旅游產品打造成歷史文化旅游精品。除此之外,休閑是未來十年旅游發展的方向。南京旅游市場要追求未來發展必須迎合這一趨勢,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發展休閑旅游市場,開發休閑旅游類產品。
(三)加強旅游管理部門與交通管理部門的協調合作。旅游產業與交通運輸產業協調發展必須政府管理部門先行。首先,從兩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的角度,南京市的旅游管理政府部門和交通管理政府部門可以合作制定發展規劃。發展規劃從政策角度引領交通運輸產業與旅游產業的協調發展,將交通建設融入到旅游建設的各個方面,如旅游景區打造與交通集散中心相結合、旅游景點標識與交通指示標識相結合、城市休閑帶建設與休閑旅游帶建設相結合等。其次,融合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兩產業如何協調發展是市場難以解決的,必須從政府管理部門出發。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加快智慧旅游建設為智慧旅游提供基礎,智慧旅游建設反過來促進智慧交通建設。未來政府管理部分聯合民間團體開發智慧旅游交通系統,將各地交通系統數據與旅游數據相結合發布給大眾,進而引導景區的游客流量,促進旅游景區宣傳,提高旅游服務,實現旅游系統與交通運輸系統的優質化管理。
首先,受疫情影響,本研究只對南京市2009~2019 年旅游-交通產業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進行分析,未考慮更長時間跨度的耦合協調性分析;其次,在旅游-交通產業各指標的選取上由于部分數據缺失,指標選取不夠全面;最后,在對數據結果的分析以及相應建議給出方面并未充分考慮到南京市的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