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實 / 文

主持:5年前,國務院設立了中國品牌日,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方面上海也要當好排頭兵、先行者,提出了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個品牌,在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上先行一步。您在市場監管局分管質量和標準化工作多年,是質量與品牌方面的專家,請您談談對打造上海質量品牌的一些看法,提一些建議,做一些指導。
沈偉民:中國品牌日的設立,是國家層面的。中國品牌日設立以后的一系列活動,尤其是自主品牌博覽會這個國家級的活動,國務院、發改委明確定在上海舉辦。每年中國品牌日,上海都會有一系列的活動。
講到質量與品牌,品牌由哪些要素構成?我認為有五大要素是和我們的品牌建設直接關聯的。
首先,品牌與創新的關系。一個品牌如果要長盛不衰,創新是源頭,是動力。沒有創新,品牌不可能維持下去,不可能成為長盛不衰的百年老品牌。
第二,品牌和標準的關系。標準是品牌的基石,是品牌的技術支撐。品牌定位有高中低,不同的定位都有相應的標準對它進行描述和衡量。指標是以標準來量化的,品牌獲得的績效也得依靠標準進行評價。
第三,品牌與質量的關系。質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如果沒有質量支撐,品牌價值就無從談起。質量是品牌的生命,這一點非常重要。
與品牌建設直接關聯的五大要素:品牌與創新、品牌與標準、品牌與質量、品牌與信譽、品牌與文化。
第四,品牌與信譽關系。品牌要有忠誠度,要有美譽度,要被認可。如果沒有信譽保障,是支撐不下去的。所以,信譽是品牌的基本保障,或者說是保證。
第五,品牌與文化的關系。很多企業在打造企業文化的時候,都和品牌建設關聯在一起。品牌的形成其實也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企業要形成自己的文化。文化是“魂”,品牌是“標”。
這五大要素和品牌之間的關系如果能夠理順的話,我們就知道品牌建設應從哪里發力了。
主持:記得去年中國品牌日,由您主導推出了一份加強質量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有23條措施。請解讀一下。
沈偉民:這份文件我們醞釀的時間比較長,2019年年底就開始了,也是按照市政府分管領導的要求,質量品牌建設要有政府層面的一個文件指導面上的工作。這份上海市質量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關于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歸納起來,推出了政策措施23條,簡要說就是形成“323”這么一個格局。
第一個“3”就是明確提出要發揮三個作用;“2”是明確了質量品牌建設要服務兩大戰略;后面一個“3”,強調了質量品牌建設要強化三項保障。“323”的重點在第一個“3”,就是要發揮三個作用。
企業的主體作用:制定品牌戰略并落實;要有創新機制;要提升標準水平;要形成品牌長效生命保障機制;打造品牌的策略規劃;振興老品牌;品牌的自我保護。
第一個作用就是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企業要重視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企業質量品牌戰略,并落實實施。二是要強化自主創新。三是要提升標準水平。四是形成品牌的長效生命保障機制。品牌生命的保障就是質量,要強化或者說提高質量管理的水平,這一點非常重要。五是創建質量品牌名片,企業要有自己的一套策略。六是振興老品牌。對企業尤其是老字號品牌企業來說,這是需要重點花力氣的地方。七是加強品牌的自我保護。企業要有品牌保護自我的意識,要主動作為,比如專利和商標等。
主持: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品牌建設的主體。要做好這七方面工作,政府的作用主要在哪里?
沈偉民:政府主要是推動作用,不能無限制地介入到市場經濟活動中去。但是政府得有所作為,在質量品牌建設中,重點在6個方面發揮作用。
一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二是政府質量獎勵制度,發揮正向激勵作用。三是服務中小企業,特別是建立中小企業的質量品牌孵化機制。四是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這是一個大體系的建設。五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商標法、專利法的實施主體,很多是政府的監管部門,要在法制的軌道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六是強化對違法行為的監管執法。
主持:對,政府最重要的事情是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社會各方面也要協同。
沈偉民:這就是我要談的第三個作用,怎么發揮社會組織、專業機構、新聞媒體,包括我們消費者的協同作用。對此,該文件歸結有5個方面的作用發揮。
一是質量品牌評價,這是社會第三方組織大有可為的地方。二是服務企業,把質量技術基礎協同服務的資源能力發揮出來,提供一些社會化的公共服務。三是加大力度進行品牌培育。社會組織、專業機構都可以在這方面發揮作用,幫助企業做一些支持保障工作。四是宣傳、輿論導向作用,我們的媒體、社會組織,在這方面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尤其是輿論引導,新聞媒體可以發揮正向作用,把中國品牌宣揚出去,引導消費。五是發揮消費者的參與和監督作用,消費者和媒體的監督都不可或缺。
政府的推動作用:優化營商環境;質量獎勵;服務中小企業;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監管執法。
主持:“323”中的“2”,您提到服務兩大戰略,可否具體一點?
沈偉民:服務兩大戰略,對上海來說,第一個就是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質量品牌要站在這個高度來展開。第二個就是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品牌要打出去,要通過“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使之向國際化發展。“323”格局中第二個“3”,強調的是強化三個保障,一個是機制,一個是政策,還有一個宣傳,都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協同、配合。
主持:是的,這個文件很有特色,“323”的邏輯非常清楚,強調了質量品牌的因果關系,質量是品牌的基石,品牌是質量的體現;明確了質量品牌建設的路徑,創新提供動力,標準決定質量,質量支撐品牌,監管護航品牌;突出了質量品牌工作的協同,發揮好企業的主體作用、政府的推動作用、社會的協同作用。總之,質量好不好,通過品牌呈現出來,看這個品牌能否被社會認可、能否被消費者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