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龍龍、陶凱、王曉鵬 /北京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

預先研究肩負著為型號研制打好數據知識基礎、做好技術儲備的使命,是型號研制提高效率、降低風險的重要保證。開展預先研究的技術是概念武器研究確定的經過篩選的專項技術,不是全面開放的,是有所選擇與收斂的。對于重大國防工程的預研工作開展,除常規的方案閉環論證、迭代優化外,還會適應性地引入部分重點產品工程研制工作,此時該產品的工程研制既有預研階段的特征,也包含了工程立項后研制的部分特點,有必要對其質量管控進行專門研究。根據預研工作中重點產品的工程研制規模和側重點,大體可分為關鍵技術演示驗證、核心功能部件驗證和縮比尺度全要素試驗。
本文選取關鍵技術演示驗證的預研項目(即預研項目的工作重點以開展關鍵技術演示驗證為主要內容)開展質量管控方法研究,重點梳理質量管控體系內涵,注重與工程研制質量管控體系的銜接,有利于促進預研效果向工程實踐的快速轉化。
質量管控的目標是質量管控工作開展的重要最頂層依據,對于演示驗證預研項目的質量目標設定需要重點考慮演示驗證預研與工程研制的關系、演示驗證預研對關鍵技術攻關的促進作用、演示驗證預研與現有技術儲備的繼承關系等三方面內容,其中與工程研制的關系是預研工作的本質要求,其余兩方面是演示驗證預研的內在要求。
演示驗證預研項目是型號工程研制的基礎,是工程研制關鍵技術突破的關鍵,同樣兩者的關系也是辯證統一的,有必要在演示驗證預研項目論證之初開展兩者的關系研究,對于演示驗證突破的關鍵技術無法直接應用于型號工程研制的情況需要高度重視,質量管理目標的設定應該重點關注直接應用部分,關注核心。
演示驗證預研項目的開展是要實現對型號發展關鍵技術的突破,掃清型號工程研制的基礎性問題,在設定質量管控目標時,不能僅僅圍繞“成功”開展,必須從對技術突破的角度合理設定目標。
演示驗證預研項目中新技術的應用一定是基于現有技術儲備,開展的創新性發展,且演示項目中一定包含了大量的成熟技術,在質量管控目標設定時必須將兩者區別對待,尤其要避免因為成熟技術未吃透帶來的衍生風險。
預研型號的關鍵技術演示驗證工作,一般包含了方案設計、原理樣機試制、系統聯調試驗、演示驗證總結4大方面。相應地,開展演示驗證項目的質量管控必須涵蓋設計質量控制、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試驗質量控制和演示驗證結果控制等幾方面核心內容。
根據項目管理實踐經驗,對關鍵技術演示驗證預研項目的質量管控必須類比于對進入型號工程研制的項目進行質量管理體系搭建,構建起全面質量管理的先進理念,當前質量管控方面國內外較為先進的理念主要有產品保證模式和全面質量管理模式,在模式的選擇方面有必要借鑒其優點并結合具體的工程實際。本工作的目的是捋順相關方責任、職責,為演示工作開展奠定基礎,做到關鍵要素系統策劃,主要內容包括:
重大國防工程的質量管控指揮體系一般分為管理線和技術線,具體一般包括指揮調度系統、設計師系統、行政管理部門、質量管理部門等,其指揮體系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質量管控指揮體系
演示驗證預研項目因為其技術前沿特征,有必要建立相應的指導專家體系,從項目誕生即深入介入指導各方面工作,其人員構成可從項目參研參試單位中挑選具有相關經驗的技術、管理專家,并在項目管理辦公室注冊管理。
問題糾正管理是預研型號質量管控的重要內容,其體系的構建必須包含信息報送機制、信息管理責任確定,問題處置主管機關等核心內容。
預研型號在項目管理模式上與各系統的工程研制工作體系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實際工作中尤其要辨別相同點和不同點。而根據工程實際操作經驗看,各系統在對預研型號質量管控工作的要求理解上,存在一定的經驗主義和僥幸心理,因此,演示驗證預研項目的質量管控工作非常有必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培訓體系。
經典的質量管理工作必須遵循經典的質量管理PDCA(Plan-Do- Check- Act,策劃—實施—檢查—處置)循環體系,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對于演示驗證項目的質量管控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1)技術風險(含新技術)控制管理
各項目主體責任單位應明確各級責任,配備必要資源,發揮專家組作用,開展技術風險分析與控制工作,在技術風險控制方面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一是重點圍繞演示驗證任務剖面、任務要求,自上而下逐級開展風險辨識,尤其是影響技術指標實現的關鍵項目;
二是風險分析要根據當前階段參試產品特點開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并對技術風險嚴重性,以及發生可能性進行評估;
三是針對影響技術指標實現的風險,需要制定措施,并嚴格落實,對分析的全面性、準確性和應對的有效性進行反復確認,必要時應利用試驗手段開展驗證。
四是新技術的引入與采納需要經過嚴格的控制程序,可行性論證、采用評審、研究實施、試驗與驗證等關鍵環節缺一不可。
(2)技術狀態管理
演示驗證階段的技術狀態管理需要提前啟動,需要做好與工程研制的銜接鋪墊,主要體現在以下內容:
一是演示驗證預研項目需要建立健全狀態標識體系,按照產品的組成,自上而下逐級進行,將各自的系統分解為具有獨立功能、能被單獨管理的硬件、軟件或它們的組合,待確立技術狀態項后,應形成產品技術狀態表。
二是演示驗證實施中的工程更改、偏離和超差,應盡可能遵循“論證充分、各方認可、試驗驗證、審批完備、落實到位”的五項原則開展進行。
三是后期應盡快建立“功能基線”,以方便轉入工程研制的初期確認。
四是技術狀態紀實是技術狀態管理的重中之重。狀態記錄需要包含但不限于:技術狀態表;設計輸入和輸出文件清單;更改單;偏離單;技術狀態更改控制記錄等。
(3)技術評審要求
一是關鍵點評審。需要結合演示驗證的規模大小,實施方案評審,具體包括總體方案評審、分系統評審、關鍵單機評審。對交付參試的各類產品必須開展產品質量評審,主要是審查總體、分系統、關鍵單機設計、生產質量是否達到技術指標要求的情況,確認產品能否交付,以及后續使用意見。
二是專項評審。專項評審是關鍵點評審的有效補充,主要包含以下3方面:出廠評審,主要包括評審參試產品技術狀態管理、質量問題歸零情況,以及出廠使用意見;質量問題歸零評審,主要是評審責任單位針對質量問題的歸零情況及措施落實情況;技術狀態變化評審,主要是評審技術狀態變化的合理性、正確性。
(1)物資控制
受限于演示驗證預研項目的規模,其物資控制可與其它項目捆綁開展,關鍵要求有:一是各參試單位訂貨合同必須有質量條款,并經質量部門會簽確認后,方可正式簽訂訂貨合同;二是物資選用采用“誰選用,誰負責”的原則,設計師系統對選用物資方案正確性負責,各參試單位訂貨部門對物資采購計劃到發放、使用全過程實施動態管理和監控;三是物資選用應盡可能選擇本單位合格供方名錄單位里面的合格物資,確因技術要求需要進行超目錄選用時,應首選合格供方單位里面的超目錄物資,其次選擇非合格供方單位的物資,并及時向項目管理機關報送。
(2)外包過程控制
外包是演示驗證預研項目提升項目經濟化的重要手段,在此需要著重關注以下內容:一是承包單位需要是項目參研單位的合格供方,參研單位對本單位外包產品質量負總責;二是任務提出方需要將演示驗證的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以合同形式對承包單位進行確認并以此形成約束;三是各單位在選擇重點新研單機外包供方時,需同時選擇2家以上單位參與研制,各外協供方需在第一方案的基礎上,完成備選方案的設計,以化解外包項目的技術風險。
(3)產品驗收過程控制
產品驗收是檢查產品對技術指標要求符合性的重點過程,是參試產品進入演示驗證大系統各項聯調、聯試的最后把關環節,需要重點關注,具體要求有:一是驗收依據為產品研制任務書、合同(技術協議書)及有關標準、規范、產品設計圖樣、驗收技術條件、工藝文件、產品質量保證要求等文件;二是逐級驗收,逐步確認。單機驗收前,產品須經檢驗合格;分系統驗收前,所有系統單機需完成驗收,且系統各方問題均已完成糾正。
外包是演示驗證預研項目提升項目經濟化的重要手段,在此需要著重關注以下內容:一是承包單位需要是項目參研單位的合格供方,參研單位對本單位外包產品質量負總責;二是任務提出方需要將演示驗證的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以合同形式對承包單位進行確認并以此形成約束;三是各單位在選擇重點新研單機外包供方時,需同時選擇2家以上單位參與研制,各外協供方需在第一方案的基礎上,完成備選方案的設計,以化解外包項目的技術風險。
關鍵技術演示驗證試驗實施難度會隨著參試產品技術狀態、系統接口、試驗條件、試驗環境的差異而呈現較大的差異,高效而周到的組織管理工作是試驗成功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演示驗證試驗組織管理要素及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演示驗證試驗組織管理要素及流程圖例
根據試驗組織規律,具體的試驗組織管理工作可根據工作內容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試驗策劃階段:需完成試驗需求分析,包含必要性、可行性等重點內容,并基于試驗需求編制試驗大綱,并完成審查。
(2)試驗準備階段:編制其余試驗文件,并確定具體參試產品的技術狀態,齊套試驗產品,并準備地面設備。
(3)試驗實施階段:根據試驗文件要求建立試驗工作組織,進行試驗現場確認與管理,開展試驗,并對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置等。
(4)試驗總結階段:開展參試產品撤收,試驗采集數據分析和試驗總結編制與歸檔等工作。
(1)貫標檢查
關鍵技術演示驗證項目所參照的標準應盡可能在當前標準體系文件的指導下進行目錄篩選,并確定合適的控制要求。
在完成標準目錄制定后,需要按照演示驗證的階段性標志在策劃、實施前,以及總結過程中適時開展貫標檢查,重點對演示驗證項目的標準執行率、執行力度進行檢查和總結,以指導工程立項后的項目標準化體系建設。
(2)質量問題的糾錯及更正落實檢查
質量問題的報送采用自下而上的流程開展,由問題發生/發現單位向上層技術抓總單位匯報,直至報送至關鍵技術演示驗證項目管理機關,并由其負責質量信息的收集、統計、分析和傳遞,同時指定項目技術抓總單位參與問題的處置。
(3)文件體系符合性檢查
關鍵技術演示驗證試驗用文件,必須是審簽完備的文件,用以指導設計、生產、試驗等工作,涉及其他單位時,相關單位需會簽確認,并作為最終文件嚴格執行。
生產單位以設計單位出具的審批完備的文件為依據,開展產品的試制和加工,該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技術偏離,必須審批完備。
(4)人員匹配度檢查
關鍵技術演示驗證試驗的所有參試人員必須有相關的工程經驗,且涉及火工品操作、產品吊裝、試驗指揮等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本文結合實際工程項目管理經驗和方法,對基于關鍵技術演示驗證的預研型號的質量管控工作進行了系統梳理,并從需求分析、目標設定、系統策劃、過程實施與控制等方面對基于關鍵技術演示驗證的預研型號的質量管控工作進行了全要素的闡述,對類似重大科技項目質量管控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