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強
(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250101)
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工程是一家典型的知識密集型企業,對國際工程員工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研究,并借助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 26(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進行數據分析,有助于公司了解員工真實的滿意度情況,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改善措施,促進員工滿意度提升,為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奠定基礎。對同類型知識密集型企業的員工滿意度管理,也能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本次研究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借鑒國內外成熟的對員工滿意度研究成果,提煉出影響員工滿意度的企業文化、薪酬福利、績效考核、職業發展、員工培訓、同事關系、領導關系、工作環境、工作本身9個因素。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法,將“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分別設置為1分、2分、3分、4分、5分。
本次參與調查成員227人,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51份,占整個調查人數的約66%,占公司總人數的約58%。問卷調查通過匿名反饋、網上進行,答卷人數超過公司總人數的半數以上,問卷調查的結果具有代表性,相關數據具有一定的參考和研究價值。
對員工滿意度調查問題進行信度分析,克隆巴赫系數為0.949,基于標準化項的克隆巴赫系數為0.95,均>0.9,表明問卷調查問題具有較高的信度。
利用SPSS 26 軟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對問卷結構效度進行檢驗。首先進行KMO(Kaiser-Meyer-Olkin)和巴特利特檢驗,KMO 數值為0.9>0.6。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數值為1 324.943,顯著性P 值<0.05,說明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其次對調查因素進行因子分析,得到一個提取因子,累計解釋方差為71.508%,>60%,提取因子有效。且各影響因素在提取因子的載荷均>0.5,說明各因素均為有效因素,數據效度通過檢驗。
從員工滿意度調查結果來看,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各影響因素的滿意程度依次為:同事關系4.12、工作環境4.11、領導關系4.07、企業文化3.96、工作本身3.89、績效考核3.76、薪酬福利3.75、職業發展3.73、員工培訓3.65。
本次調查的9 項影響因素中,“同事關系”等3項因素得分超過4分,評價在“滿意”與“非常滿意”之間,“企業文化”等6項因素得分超過3分,評價在“一般”與“滿意之間”。為比較評價得分值與檢驗基準值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分別對這兩類因素進行單樣本t檢驗分析。
對前3項因素的檢驗值取4,檢驗結果表明,顯著性水平P 值均>0.05,說明與檢驗值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這3項影響因素的評價等級應為“滿意”。
對后6項的檢驗值取3,檢驗結果表明,顯著性水平P值均<0.05,說明與檢驗值存在顯著性差異,這6項影響因素的評價等級應為“滿意”。
本次調查的9 項滿意度影響因素最終的平均評價等級均為“滿意”,雖然沒有達到“非常滿意”的水平,但都在“一般”之上,說明員工對公司的各個方面還比較認可。
1)性別差異分析。從統計結果看,女性員工各項因素的滿意度均高于男性員工。這可能與男性員工社會壓力更大、自我設定的心理預期標準更高有關。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員工滿意度(性別差異)
2)年齡差異分析。統計結果表明,年齡越低的員工滿意度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員工滿意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員工滿意度(年齡差異)
3)學歷差異分析。統計結果表明,學歷越低的員工,整體滿意度越高,隨之學歷的增加,員工滿意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員工滿意度(學歷差異)
4)工作年限影響統計。根據滿意度的高低排序,按照在公司工作的年限進行統計,3 a以下的員工>6~10 a 的員工>11 a 以上的員工>3~5 a 的員工。具體結果見表4。

表4 員工滿意度(工作年限差異)
5)職稱差異分析。與學歷影響因素類似,職稱越低的員工,整體滿意度越高,隨著職稱的增加,員工滿意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具體結果見表5。
6)職務差異分析。本次參與調查的公司高層只有1 人,調查數據太少,本次不做分析。基層員工的滿意度普遍高于收入相對更高的中層員工。具體結果見表6。
7)業務板塊影響統計。根據統計結果,設計板塊員工滿意度最高,市場板塊員工滿意度最低。設計板塊員工對“員工培訓”最不滿意,市場板塊員工對“績效考核”最不滿意,管理板塊員工對“職業發展”最不滿意,與各個板塊實際的“痛點”基本相符。具體見表7。

表5 員工滿意度(職稱差異)

表6 員工滿意度(職務差異)

表7 員工滿意度(業務板塊差異)
對員工滿意度各影響因素進行相關性分析,各因素之間均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對其中任意一個因素滿意度進行改善,其他因素的滿意度均會隨之改善。具體見表8。
1)加強對員工培訓的組織力度。有效的業務培訓是員工實現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公司員工普遍對“員工培訓”最不滿意,在“設計板塊”和“中層”員工中表現尤其明顯。公司下一步應加強與公司中層和設計員工的溝通,了解其具體的培訓需求,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有針對性的開展員工培訓,更好地滿足公司員工業務培訓的需求。
2)加強對員工職業發展的引導和設計。職業發展空間受限,也是公司員工較不滿意的因素之一,在市場板塊和管理板塊的員工表現更為突出一些,這與公司在傳統上比較重視設計,干部多從設計板塊提拔有關。相對而言,干設計出身、設計工作突出的員工,其上升發展的機會更多一些。下一步公司可考慮在市場板塊設置更多的“崗位層級”,如將商務經理、采購經理、項目經理劃分為多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不同的崗位收入,以增加市場板塊職業發展的“上升空間”。同時,合理引導管理板塊的員工到其他板塊交流,推行“輪崗制”,通過到不同的崗位進行鍛煉,增加員工職業發展的各種可能性。
3)提高工資待遇,完善績效分配。“薪酬福利”和“績效考核”也是員工滿意度排名比較靠后的兩個因素。據了解,越是處于相對較高層次的員工,比如“高工”和“中層”,相比集團內部同級別的員工,越是沒有收入優勢可言,反而是層次相對較低的員工收入要高于集團其他類似的職工。下一步公司既要從整體上想方設法增加員工的工資收入,提高福利水平,又要完善現有的績效分配方式,適當拉開差距,在兼顧公平的同時,有意識的提高骨干、高層次人才的待遇水平。

表8 員工滿意度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
4)員工意見調查常態化。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對員工意見進行調查和收集的效率越來越高。在一些重大問題和決策上,特別是關系員工切身利益的政策上,公司應注意傾聽和收集員工意見,將員工意見調查常態化,促進公司的決策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