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佛任宣
人大工作,主體是代表、基礎在代表、活力看代表。從完善“雙聯系”制度,到多次組織代表調研視察佛山經濟發展情況,從精心策劃“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到搭建平臺創新代表履職方式……近年來,佛山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尊重人大代表的主體地位,以一系列有力舉措、扎實作風,全面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支持代表在依法履職中“接地氣”,更好投身服務大局的“主戰場”、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推動人大工作贏得民心。
人大及其常委會是代表機關,聯系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性安排,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常委會的基本職責之一。如何健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與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雙聯系”工作機制,成為了人大工作的重要課題。
市人大常委會注重發揮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的作用,2017年印發了《關于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直接聯系市人大代表的通知》,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各直接聯系5名市人大代表,聽取代表的意見建議,了解代表履職情況,為代表釋疑解惑,聯系面涵蓋市直單位和各區。

佛山市人大常委會開展黑臭水體整治情況調研視察
在制度的保駕護航下,本屆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用好聯系代表“小技巧”,通過走訪、電話、信函、視頻、微信、電子郵件、代表在線平臺等多種途徑,行穩民意“直通車”,共同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這項制度很實在,不僅讓代表聲音在閉會期間直通常委會,而且平日交流互動中更加了解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常委會工作重點。”作為常委會組成人員直接聯系的市人大代表覃柳楊對此深有感觸。
多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多措并舉,密切雙向互動交流。比如,有的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有的組織代表遠程集中察看法院庭審活動,有的組織代表專題視察佛山安全生產工作情況,有的指導開展代表小組活動,等等。特別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時間向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發出抗疫倡議書,動員代表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共克時艱為人民。
從征詢代表立法建議、組織代表參加視察調研,到組建代表小組和代表專業小組、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再到組織代表開展專題詢問、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真聯系中,人大代表參與常委會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履職積極性空前高漲。同時,市人大常委會聯系代表工作越來越常態化、機制化、多元化,基本形成互動交流、共同推進工作的局面,不斷凸顯聯系代表實效。

佛山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佛山市的部分全國、省人大代表圍繞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調研
“通過律師團的專業意見建議,我們很大程度上減少法律風險,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2019年,廣東金意陶陶瓷集團有限公司在市民營企業律師團組織的“法治體檢”中受益匪淺。實際上,這背后有著代表議案建議辦理的有力推動作用。
佛山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民營企業占市場主體數量比重超過90%。然而,佛山部分民營企業依然存在法律意識不強、風險意識偏弱、企業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如果不正視上述問題,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甚至不可挽回的損失。為此,在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的議案》被列為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議案。
為加快該議案的落實,市人大常委會加大力度,下好督辦“先手棋”,變“文來文往”為“人來人往”、變“鍵對鍵”為“面對面”,組織提出議案的代表,通過實地視察、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等方式,提升辦理過程“硬質效”。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下,市司法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部門聯合出臺了《佛山律師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十條》,進一步完善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促成“企業有事找上門”轉變為“律師服務送上門”。
事實證明,辦好一件議案建議,或惠及一個行業,或有益一個地方,或造福廣大人民群眾。為了保證代表的議案、建議“提了不白提”,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一方面把人大代表議案、建議辦理納入績效考核體系,要求承辦單位嚴格落實“三見面三溝通”制度,即在辦理前主動與代表見面溝通、在辦理中向代表通報進度、在答復時征詢代表意見,增強辦理剛性;另一方面,實現交辦、督辦、答復“全鏈條”跟進,每月統計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情況,動態跟蹤辦理進度,做到代表議案建議工作“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
“部分公交站亭供市民候車的空間被共享助力車占用,影響市民候車和排隊上車”“廢品收集點經營門檻低,經營者垃圾分類意識不強,隨意亂堆放時有發生”…… 2020年7月21日,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劉珊走進順德區容桂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聽取和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努力推動解決群眾當前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
像這樣的場景,在佛山的人大代表聯絡站是常態。事實上,人大代表聯絡站是市人大常委會發揮代表作用、實現代表履職常態化的有效載體,是人民群眾反映社情民意的“橋頭堡”。截至2020年8月,全市共建成代表聯絡站(點)791個,代表中心聯絡站32個,打通了佛山市各級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織密代表履職的“體系網”,讓每一個群眾都能找到人大代表。
在三水區樂平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全國人大代表、區人大代表、樂平鎮大崗村黨委書記梁德標與村民交流,收集民情民意。“大家相信我人大代表的身份,愿意和我反映問題。我把問題小的交給村委會溝通解決,問題大且具備普遍性的作為議案、建議的鮮活素材。”梁德標說。
代表履職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鎮里有問題就找人大代表反映,人大代表替我們說話。”講起樂平鎮人大代表聯絡站,群眾高大爺就有說不完的話。他說:“以前夜晚降臨,村道比較黑,群眾出行都成了問題。多虧梁代表積極反映,現在主村道以及巷道都安裝了路燈,326盞路燈照亮了群眾的歸家路。”
夜間接待、全天接待、云端接待……在人大代表聯絡站的牽引下,全市3 5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走進社區、走近群眾。每個代表聯絡站如同一個個“連心橋”,成為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好橋梁、成為代表開展活動的好陣地,在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創新人大代表閉會期間履職方式方法,不斷加強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是各級人大常委會面臨的大考題。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進行了有益探索,打出創新活動“組合拳”,激發代表依法履職“新動力”。
寫好主題活動“新文章”。2018年以來,根據省人大常委會的統一部署,佛山市各級人大常委會精心組織安排,寫好“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新文章”。據統計,佛山市每年有3 0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參加,依托代表聯絡站等載體,2018-2020年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近3 500多條,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切的難點堵點問題。
曬好代表履職“成績單”。實踐中,市人大常委會還積極探索代表履職監督,通過“百分制”量化開展代表履職考核工作,把代表履職“成績單”作為推薦代表連任的重要依據;同時,指導縣鄉人大試點開展代表向選民述職活動,將評價權交到選民手中。正如蘆苞鎮人大代表岑杏婉所言,代表述職不僅讓她感受到選民對人大代表的關切,更鞭策著她要積極履職為民。
用好實事票決“試金石”。2020年,市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決定“增加學前及義務教育學位供給”等10項群眾所急所盼的民生實事,給市政府“點菜下單”,把過去“政府為主唱”轉變為“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人大評”。同年12月31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首次開展了對市政府2020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辦理情況的滿意度測評,對民生實事項目辦理情況給予充分肯定。
學好能力提升“必修課”。服務和保障代表參與學習培訓是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一方面將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納入履職培訓范疇,舉辦了多期人大代表履職培訓班,幫助代表學好能力提升“必修課”;另一方面,緊緊圍繞佛山中心工作,年中組織代表開展專題調研、年底開展專題視察,并赴省內外學習借鑒有關城市的先進經驗,開拓代表視野、拓寬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保障。